
【拼音】yu
豫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十六卦。雷地豫(豫卦)顺时依势,属中中卦。象曰:太公插下杏黄旗,收妖为徒归西歧,自此青龙得了位,一旦谋望百事宜。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震)相叠,坤为地,为顺;震为雷,为动。雷依时出,预示大地回春。因顺而动,和乐之源。此卦与谦卦互为综卦,交互作用。《豫》卦是《谦》卦的对应卦,它从另一个侧面论述了建侯行师征邑国的策略问题。这里面包括由于“鸣豫”带来泄密的恶果;包括不愿做豫备的 “盱豫”和迟迟不做豫备的“迟(豫)”带来的“有悔”。
坤下震上
豫①:利建侯行师。
初六,鸣豫②,凶。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③,贞吉。
六三,盱豫悔④;迟有悔⑤。
九四,由豫⑥,大有得;勿疑,朋盍簪⑦
六五,贞疾,恒不死⑧。
上六,冥豫⑨成,有渝⑩无咎。
注释:
①豫: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为建侯行师所设豫备、豫防、豫谋之卦。
②鸣豫:与《谦》卦的“鸣谦”相对应,指大张旗鼓地宣扬豫备、豫防、豫谋等,含有泄密之义。
③介于石,不终日:“介于石”,有《困》卦的“困于石,据于疾藜” 之义,指处境困难,消息闭塞。“不终日”,指不到一日便明白掌握了情况。全句是说如能在消息极为闭塞的情况下,也能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掌握敌情。
④盱豫:“盱”(xu需),忧愁。“盱豫”,指害怕和不愿意做豫备工作。
⑤迟有悔:此句全句当“迟豫有悔”。即迟迟不作豫备,后悔无穷。
⑥由豫:“由”,由于。“由豫”,由于豫备。
⑦朋盍簪:“朋”,群(见《泰》卦注⑧)。“盍”,合。“簪”,为古“(无左上+竖)”的俗字,首笄,即今束发的簪子。此处“朋”“盍”“簪”皆有聚汇云集之义。“朋盍簪”,实乃《泰》卦“拨茅茹,以其汇”的另一种用法。
⑧贞疾,恒不死:“疾”,灾祸,危难。“恒不死”,永不会灭亡。全句是说一个国家能常备不懈,即就是出现一些灾祸和危难也不会灭亡。
⑨冥豫:“冥”,暗。“冥豫”,暗暗豫备。
⑩有渝:“渝”,改变。“有渝”,有所改变。此处指改变原来某种结盟性质或缔约性质的东西。
全卦内容
此卦由地下雷上组成。
卦辞的“豫:利建侯行师”,是说《豫》卦乃论述豫备、豫防、豫谋之卦,它利于一个国家政权的建设,亦利于行师去征伐别的国家。
“初六”爻辞的“鸣豫,凶”,这是和《谦》卦“鸣谦,贞吉”对应的一爻,“谦”,可以“鸣”,“鸣”则吉祥,它可以利用他的声名去德服一些邑国;而“豫”则不可“鸣”,“鸣”则泄密,泄密则有覆军亡国之祸,故曰“鸣豫,凶”。
“六二”爻辞的“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这一爻粗粗看起来好像与 《豫》卦无涉,但实际上则不然,也可以说它乃是设“豫”的前提,无它,“豫”则无法成立之。此句是说作为一个国君或将帅,能够在消息极为闭塞的情况下,能在不用一日便能了解情况,明白敌情,由于能及时了解情况,自然能早豫防之,如能这样,自然是贞正吉祥的。
“六三”爻辞的“盱豫悔;迟(豫)有悔”,是说对于豫备工作,忧愁害怕豫备不行,它会后悔;但明明知道有危险,仍迟迟不作豫备,将更后悔莫及。
“九四”爻辞的“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前半句是说,由于作了充分的豫备,一切已经就绪,自然就有所收益;后半句是说,既然一切豫备已经准备就绪,既然已经聚汇云集了天下所有的力量,实力已甚为雄厚,此时还有什么疑虑之有。
“六五”爻辞的“贞疾,恒不死”,是说一个国家若能常备不懈,既就 是其国家发生祸殃灾变,其国家也不会灭亡。
“上六”爻辞的“冥豫成,有渝无咎”,是说作为战争的敌对双方,为了需要,由于自己一方已暗暗地豫备就绪,就当改变原来的某种结盟性质或其它条文约束性的东西,这样将不至发生什么祸患。这一爻辞,实际上就是后来孙子所说的“兵以诈立”这一含义。这里仅指战争而言,它不牵涉背信弃义的道德问题。
综述:(雷地豫卦)
上震下坤,中存坎艮,上方动验,中方满险,下又止之,则其险无所用矣,雷在地上,震惊万物,屈者伸,藏者露,顺以动之,动以顺豫,君子则为逸豫之象,有贵合五行吉。
豫者悦也,卦中缺父母,以震卦初爻子水父母,伏于本卦初爻未土之下,未土是飞神,子水是伏神,土克水,谓之飞来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