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历史的烟尘
作者李菁 东方出版社出版
因为姐姐的这桩婚姻,润麒(编者注:末代皇后婉容之弟)被母亲带去第一次见到了溥仪。而溥仪好像也很喜欢小自己五六岁的小舅子,每次去溥仪就会把他留在宫里玩一两个月,“那时,我白天在溥仪的养心殿玩,晚上回到婉容的储秀宫住”。后来母亲怕耽误小润麒学业,“溥仪打三次电话,母亲才让我去一次”。“有一次溥仪想见我,赏了我四匹马,皇上赏马就得去谢恩呐,我一去谢又扣了我一个多月”。
那时的溥仪给润麒的印象是宽容而随和,远非后来做了伪皇帝的猜忌和无常。小时候的润麒淘气得近乎“无法无天”,“我拿着皇帝"永保天命"的印章,在皇宫的柱子上一会正、一会反地乱盖”,溥仪丝毫不以为意。后来其父亲载沣进得宫来,看到柱子上印倒的“永保天命”,皱着眉说这一定是润麒干的。以至于后来溥仪的妹妹三格格、也是润麒青梅竹马的小伙伴要嫁给润麒时,母亲、婉容和溥仪都同意这桩婚事,唯独溥仪的父亲不同意。“因为我小时候淘气,他怕女儿嫁给我受气”润麒乐呵呵地说。
电影《末代皇帝》里有一个情节,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把自行车带到了紫禁城,让溥仪和婉容充满好奇地骑上了这个象征西方工业文明的交通工具。但润麒老人特地更正:“自行车是我带进宫里的。”润麒说,自己的母亲先有了一辆26自行车,润麒学会了后,带到了宫里,一下子引起大家的好奇。不光溥仪、婉容和太监们要学,甚至光绪的妃子、已67岁的端康太妃也嚷嚷着学自行车。于是故宫里出现这样的场景:穿着厚跟鞋的老太妃兴致勃勃地骑在专门为她定做的三个轱辘的自行车,后面跟着两个保护她的太监。“为了学车方便,把宫里很多门槛都锯掉了”老人微笑着说,“我是罪魁祸首。”
在跨过沉重的大红门的那一刻,10岁的润麒不会意识到,自己未来几十载的命运自此已与这走到尽头的皇室纠缠在一起,他们一道卷入时代的大旋涡里,颠簸起伏,身不由己。
此时的溥仪,正享受着他“大清皇帝”最后的荣光。辛亥革命虽废除了封建帝制,但溥仪及原皇室成员仍住在故宫后半部,一批清朝遗老旧臣,仍然顶戴花翎身着黻服向溥仪跪拜称臣。一些社会名流,包括胡适在内,也对这位末代皇帝不失礼节上的尊重。
1924年4月,大文豪泰戈尔访华时,还专程去故宫拜访了溥仪。“那天,我正在宫里玩,溥仪告诉我泰戈尔来了,说他是一位很有名的大诗人,叫我见了面之后不要瞎闹,那天我表现得还是很规矩的。”老人不无幽默地回忆。仍保留下来的一张黑白老照片为这一次特殊的会面留下了见证,不过在大诗人以及徐志摩、林徽因这一对“金童玉女”的耀眼光芒下,几乎没有人会注意到角落里那个身着制服、但仍挡不住满脸稚气的润麒。但7个月之后—1924年11月5日,正在天津外祖母家的润麒在“周围人都纷纷鼓掌”的环境中,获知溥仪被冯玉祥部下鹿钟麟赶出故宫的消息。
“其实溥仪很早就预感到京城待不住了,受庄士敦影响,他和溥杰一直想去英国留学。”润麒说,为了这个计划,溥仪还秘密安排溥杰从皇宫里带出很多字画到外边变卖,以筹集资金,但这个计划遭到遗老们的一片反对。留学英国不成,1928年,溥杰偷偷逃出天津,想跟随张学良进奉天的讲武堂,结果在大连被抓了回来。那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对溥仪来说比被驱逐出宫“刺激还大”的事—葬有乾隆和慈禧的清东陵被军阀孙殿英盗掘。决意寻求兵权实力、恢复大清王朝以报仇的溥仪。“决定派我身边最亲信的亲族子弟去日本学陆军”溥仪后来在《我的前半生》里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