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美术常识>>>绘画艺术>>>凤画欣赏
 
 文章   发布文章 >>>
凤画欣赏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07年10月18日 10时13分16秒   来源: 中国民间艺术中心   部落主人: 打印】【纠错

      阳凤画(又称龙凤画)源于明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凤阳凤画经历代艺人不断创造,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和陈式,其凤凰造型必须是“蛇头、龟背、鹰嘴、鹤腿、如意冠、九尾十八翅”等,聚集了百鸟之长。在绘制技法上,以民间工艺色彩为主,并吸取了工笔花鸟画的勾线敷色技法,又兼蓄年画通俗画风,有“五彩、素彩、水墨”的色彩表现手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凤画的题材很多,其中有:丹凤朝阳、百鸟朝凤、带子上朝、五凤楼、龙凤图、凤撵麒麟、百鸟献寿、四扇屏等传统佳作,故深为广大群众喜爱。

历史沿革

      凤画,即凤凰画,据《凤阳县志》记载,凤画起源于明朝初年,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

  凤阳兴起凤画和朱元璋当皇帝有直接的关系。为了说明朱元璋做皇帝乃是“天意”,有人就根据“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的传说,编造出“凤阳南乡朱元璋母亲的葬身处,在明朝开国的500年前,曾降落过一只凤凰”的神话。后来民间绘画艺人根据传说中的凤凰的起落形态,创造了凤凰美妙多姿的艺术形象,这便是凤画的起源。

  明初,朱元璋于凤凰山之阳营建中都皇城,定家乡名为“凤阳”,使凤阳成为“龙凤之乡”,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凤凰画得以广泛流传。晚清时凤画最为兴盛。过新年时,皇宫内都是悬挂着凤画以示吉祥。由于凤画成为贡品,凤画生意更加兴隆。外国传教士回国时也曾带往本国收藏转卖。

  凤画昌盛时期,从事绘画的人,大多聚居于府城的东街,该街也因此而称为“凤画街”。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老艺人、文化工作者及业余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精神及新内容的凤画精品,部分作品分别在国家、省、市及香港各主要报刊、杂志上介绍发表,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美展并获奖,还进入艺术市场,被各界人士收藏及远销海外。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曾专题制作新闻电影片及地方电视台多次录制专题片播放。展望未来凤画事业前程似锦,凤凰会更高地翱翔。

  2006年12月,入选我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造型

      凤画是凤阳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凤阳独有的民间绘画艺术。由于凤画造型独特,色调明丽,手法细腻严谨,因而在民间有一定的影响,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凤阳凤画经历代艺人不断创造,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和绘画程式,其凤凰造型必须是“蛇头、龟背、鹰嘴、鹤腿、如意冠、九尾十八翅”等,它聚集了百鸟之长。凤画以色彩分类有三种:即全彩凤画、素彩凤画、全水墨凤画。凤画的题材很多,其中有:丹凤朝阳、百鸟朝凤、带子上朝、五凤楼、龙凤图、凤撵麒麟、百鸟献寿、四扇屏等传统佳作。
编辑本段作画手法
 
      其作画手法,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以单线勾勒,墨色晕染的水墨凤画;一是以墨线勾勒,施以重彩的五彩凤画。五彩凤画的颜料以朱砂、朱石票、藤黄、石肝、石绿为主,兼用勾金装饰。画中的凤凰栩栩如生,金光灿烂,五彩缤纷,使凤画作品富有很强的装饰性和浓厚的民间色彩。   

      由于凤画艺术起源自民间,植根于民间,虽然历经人世沧桑,朝代更迭,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却代代相传,越发显示出特有的光彩。




龙凤呈祥

上一篇 : 解读古埃及绘画艺术   下一篇 : 安塞农民画
您是浏览 晓含 文章【凤画欣赏】的第 5279 位网友!
 部落主人 晓含 相关文章
改 琦
清代冷枚《十美图》走出“深闺”
“野逸”画风看徐熙
中国画的发展之路(发展)
黄 均
关于中国画论
袁江、袁耀及其绘画艺术
黄庭坚的诗歌艺术
文徵明<行书赤壁赋册>考略
“笔筒”:文玩清供一枝秀
 部落主人 晓含 热门文章绘画艺术
洋画师眼里的中国皇妃
汉画像石上的升仙图
徐扬和《姑苏繁华图》
仇英青绿重彩工笔《清明上河图》
绝世孤本《圆明园四十景图》的价值
中国艺术史上的波斯风
谈绘画中的艺术格调
雍正妃行乐图 十二美人
画家罗中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父...
看懂艺术展还需做功课
 部落文章绘画艺术
董其昌的眼力:闲雅享乐和艺术市场
看懂艺术展还需做功课
画家罗中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父...
绝世孤本《圆明园四十景图》的价值
雍正妃行乐图 十二美人
黄筌《写生珍禽图》:一幅精妙的课徒稿
一千年来中国画家笔下的鸡
超越时空的世界艺术文化宝藏
民国工笔画师胡也佛作品赏析
恽寿平没骨花卉技法详解(续一)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30730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