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中华文学>>>诸子百家>>>韩非子·饰邪第十九
 
 文章   发布文章 >>>
韩非子·饰邪第十九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09年09月19日 20时32分44秒   来源: 翰艺佳画   部落主人: 韩非子 打印】【纠错

    饰,通“饬”,意为整治,饰邪即整治邪恶邪妄。从文章最后“君臣之交,计也。害身而利国,臣弗为也;富国而利臣,君不行也”的结论看来,文中所要整治的邪恶邪妄是针对臣子而言的,其中涉及的恃鬼神、恃诸侯、赏罚失当、小智小忠见用、私义私心见重等都是臣下借以进身的手段,因而韩非要求君王整治以上诸种邪恶邪妄,“明赏以劝之,严刑以威之”。

    凿龟凿龟,即钻龟,与数策同为古代卜问吉凶的一种方法,通过钻烧龟甲,根据龟甲所出现的裂纹来推断吉凶数筴数筴,用五十根蓍草茎作工具,根据《周易》规定的占筮方法组成卦象,再以卦象去推断吉凶,兆征兆,即龟甲烧出的裂纹和蓍草组成的卦象曰“大吉”,而以攻燕者,赵也。凿龟数筴,兆曰“大吉”,而以攻赵者,燕也。剧辛剧辛,战国时燕将,原为赵人,与赵人庞煖友善,后出奔燕,为燕攻赵,被庞煖所率的赵兵击败,身为俘虏。事见《史记·燕召公世家》和《史记·赵世家》之事燕,无功而社稷危;邹衍邹衍,战国时齐人,先秦阴阳家的代表人物,后到燕国,燕昭王奉之为师之事燕,无功而国道绝国道绝,义同上句“社稷危”,国家昌盛之道堵塞。赵代赵国重镇,与赵连用,也即赵国先得意于燕,后得意于齐,国乱节意气高,自以为与秦提衡提衡,平起平坐,非赵龟神而燕龟欺也。赵又尝凿龟数筴而北伐燕,将劫燕以逆秦,兆曰“大吉”,始攻大梁与下文釐、阳城俱为燕地名而秦出上党上党,原属韩国,当时为秦所占矣,兵至釐而六城六城,赵国的六座城池拔被秦攻取矣,至阳城,秦拔邺与鄣俱为赵地名矣,庞援庞援,即庞煖,赵将揄yú,引兵而南,则鄣尽全部落入秦军手中矣。臣故曰:赵龟虽无远见于燕,且宜近见于秦。秦以其大吉,辟地有实,救燕有通“又”有名。赵以其大吉,地削兵辱,主不得意而死。又非秦龟神而赵龟欺也。初时者,魏数年东乡通“向”,下同攻尽陶、卫,数年西乡秦在魏西,西乡即攻秦以失其国失其国,谓失其大片国土,此非丰隆、五行、太一、王相、摄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抢、岁星丰隆以下至此皆吉星名,古代星相家认为吉星当头则吉非涉上“非”字衍数年在西指秦也,又非天缺、弧逆、刑星、荧惑、奎台天缺至此皆凶星名非涉上“非”字衍数年在东指赵也。故曰:龟策鬼神不足举胜举胜,推断战争的胜负,左右背乡通“向”,左右背乡,指上述吉凶之星的分属不足以专决断战。然而恃之,愚莫大焉。

    古者先王尽力于亲通“新”民韩非之亲民与儒家德化政治异趣,这是建立在严刑峻法基础上使臣民不敢为非因而得以全身远害的理念,《爱臣》篇之“爱”可相参,加事加事,尽心竭力地从事于明法。彼法明,则忠臣劝;罚必不宽贷,则邪臣止。忠劝邪止而地广主尊者,秦是也。群臣朋党比周,以隐正道、行私曲而地削主卑者,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中原各国是也。乱弱者亡,人之性也;治强者王称王,实际上是称霸,古之道也。越王勾践恃大朋先秦货币单位,上古以贝壳为货币,贝壳与贝壳相联即为朋。大朋,言其价之高之龟与吴战而不胜,身臣顾广圻曰“臣”字当衍入宦于吴;反通“返”国弃龟,明法亲民以报吴,则夫差为擒。故恃鬼神者慢于《古书虚字集释》:“‘于’犹‘其’也。”二字互训法,恃诸侯者危其国。曹恃齐而不听宋,齐攻荆而宋灭曹。荆与下句二“荆”字不明所指,要非楚国也,因下文致误。顾广圻谓当作“邢”恃吴而不听齐,越伐吴而齐灭荆。许恃荆而不听魏,荆攻宋而魏灭许。郑恃魏而不听韩,魏攻荆而韩灭郑。今者韩国小而恃大国,主慢怠慢,疏忽而听秦魏,恃齐荆为用,而小国愈亡顾广圻云:此复说上文邢、郑、曹、许之事。故恃人不足以广壤广壤,开疆拓土,而韩不见也。荆为攻魏而加兵于许、鄢yān,与下句任、扈俱为魏国地名,齐攻任、扈而削魏, 不足以存郑新郑,位于今河南省新郑县,当时韩都,这里代韩国。顾广圻谓以上皆有脱误,而韩弗知也。此皆不明其法禁以治其国,恃外以灭其社稷者也。

    臣故曰:明于治之数,则国虽小,富。赏罚敬慎信,民虽寡,强。赏罚无度,国虽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无地无民,尧、舜不能以王,三代三代,指夏、商、周不能以强。人主又以过予过予,不适当地赏赐给了臣下,人臣又以徒取徒取,无功而受封赏。舍法律而言先王明君之功者,上任之以国。臣故曰:是愿指望古之功,以古之赏赏今之人也,主以是过予,而臣以此徒取矣。主过予,则臣偷幸偷幸,苟且,侥幸;臣徒取,则功不尊句谓大臣们无功受封赏,那么有功劳的人反而不会被尊重。无功者受赏,则财匮匮乏而民望怨,怨望;财匮而民望,则民不尽力矣。故用赏过者失民,用刑过者民不畏。有赏不足以劝,有刑不足以禁,则国虽大,必危。故曰:小知通“智”,小智,犹今云小慧,小聪明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主法,掌管法制。荆恭王荆恭王,《十过》篇作楚共王。以下事已见《十过》篇,唯文字略有出入,注见前与晋厉公战于鄢陵,荆师败,恭王伤,酣战,而司马子反渴而求饮,其乃友通“有”。其友,于是有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子反曰:“去之,此酒也。”竖谷阳曰:“非也。”子反受而饮之。子反为人嗜酒,甘之,不能绝之于口,醉而卧。恭王欲复战而谋事,使人召子反,子反辞以心疾。恭王驾而往视之,入幄中,闻酒臭而还,曰:“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所恃者司马,司马又如此,是亡荆国之社稷而不恤吾众也,寡人无与复战矣。”罢师而去之,斩子反以为大戮。故曰:竖谷阳之进酒也,非以端故意恶子反也,实心以忠爱之,而适足以杀之而已矣。此行小忠而贼大忠者也。故曰:小忠,大忠之贼也。若使小忠主法,则必将赦罪以相爱,是与下安矣,然而妨害于治民者也。

    当魏之方正当明作动词立辟法也。一说立辟与下文国律、奉法皆为刑书名称,从宪令行根据上下文文气,“行”字衍之时这里指魏文侯、武侯变法之时,有功者必赏,有罪者必诛,强匡匡正天下,威行四邻;及法慢松弛,妄予二字犹滥赏,而国日削矣。当赵之方明国律国律,国法,从大军之时这里指赵武灵王进行的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国势大盛,“明国律”事则未闻,人众兵强,辟开辟地齐、燕;及国律慢,用者弱句谓执政者懦弱无能,而国日削矣。当燕之方明奉法、审官断审官断,强化官府的决策之时这里指燕昭王改革政治,招揽人才,后联合五国破齐,是燕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事见《战国策·燕策二》,东县抗齐国,南尽中山之地;及奉法已亡,官断不用,左右左右,君王身边的近臣交争交争,互相争斗,论从其下句谓政令听由臣下发出,则兵弱而地削,国制于邻敌矣。故曰:明法者强,慢法者弱。强弱如是其明矣,而世主弗为,国亡宜矣。语曰:“家有常业,虽饥荒年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夫舍常法而从私意,则臣下饰通“饬”,整治,修治于智能;臣下饰于智能,则法禁不立矣。是妄意妄意,犹云随心所欲之道行,治国之道废也。治国之道,去害法者,则不惑于智能,不矫这里是欺骗于名誉矣。

昔者舜使吏决排泄鸿通“洪”水,先令有功先令有功,在命令下达以前就立了功而舜杀之;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防风,一名防风氏,古史传说人物,事见《国语·鲁语》、《竹书纪年》等,这里作防风之君,则防风似又为地名或部落名之君后至而禹斩之。以此观之,先令者杀,后令后令,后于令而至者斩,则古之先贵如令如令,依令而行。句谓先贤以遵令而行为贵矣。故镜执清而无事,美恶从而比比并,即从比较中得到鉴别焉;衡秤执正而无事,轻重从而载焉。夫摇镜则不得为明,摇衡则不得为正,法之谓也。故先王以道为常,以法为本。本治者名正,本乱者名绝。凡智能明通,有以依据则行,无以则止。故智能单道,不可传于人。而道法万全,智能多失。夫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万全之道也。明主使民饰于道之故顾广圻据王渭云“于”下当有“法知”二字,认为“法”句绝,“知”下属,故佚通“逸”,安闲而有功。释规而任巧,释法而任智,惑乱之道也。乱主使民饰于智,不知道即法之故,故劳而无功。

释法禁而听请谒,群臣卖官于上,取赏于下,是以利在私家而威在群臣,故民无尽力事主之心,而务为交于上。民好上交,则货财上流货财上流,谓钱财积聚到重臣手中,而巧说者用。若是,则有功者愈少。奸臣愈进而材通“才”臣退,则主惑而不知所行,民聚而不知所道由。此废法禁、后功劳后功劳,不重视有功劳之人、举名誉举名誉,重用徒有虚名的人、听请谒之失也。凡败法之人,必设诈托物以来同“徕”,招徕亲,又好言天下之所希通“稀”有,此暴君乱主之所以惑也,人臣此人臣指明法术之士,下“人臣”乃泛指贤佐之所以侵见侵也。故人臣称伊尹、管仲之功,则背法饰智有资凭借;称比干、子胥之忠而见杀,则疾顾广圻云“疾”下当有脱字,据上句语法,可从强谏有辞托辞,借口。夫上称贤明,下称暴乱,不可以取类句谓上下古今人我不同,其间皆不可比,若是者禁。君之立法,以为是也,今人臣多立其私智,以法为非者,是邪“邪”字衍文以智私智过法过法,责怪法度,或以法度为过立智句谓人臣以私智责备公法,自立私意,如是者禁,主之道也。

禁涉上“禁”字衍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人主之公义也。必行其私,信于朋友,不可为赏劝,不可为罚沮jǔ,阻止,人臣之私义也。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故公私有分。人臣有私心,有公义。修身洁白洁白,这里指品德,而行公行正本句与下句义重,“行公正”似是对“洁白”的注文而衍,又因为三字与上下文四字句式不类,于是一误再误,遂成现今模样,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也;污行从通“纵”欲,安身利家,人臣之私心也。明主在上,则人臣去私心行公义;乱主在上,则人臣去公义行私心。故君臣异心,君以计畜臣,臣以计事君,君臣之交,计也。害身而利国,臣弗为也;害国而利臣,君不行也。臣之情,害身无利;君之情,害国无亲。君臣也者,以计合者也。至夫临难必死,尽智竭力,为法为之句谓因为是法度使他们这样做的。故先王明赏以劝之,严刑以威之。赏刑明,则民尽死;民尽死,则兵强主尊。刑赏不察,则民无功而求得,有罪而幸侥幸免,则兵弱主卑。故先王贤佐尽力竭智。故曰:公私不可不明,法禁不可不审,先王先王,这里是法家眼中能明赏必罚的先王知之矣。

上一篇 : 韩非子·南面第十八   下一篇 : 韩非子·解老第二十
您是浏览 芷嫣 文章【韩非子·饰邪第十九】的第 2829 位网友!
 部落主人 芷嫣 相关文章
装饰摆设工艺品:挂盘.花
《老子》
《老子》第一章[天地之始]
《老子》第二章[美之为美]
《老子》第三章[圣人之治]
《老子》第四章[象帝之先]
《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
《老子》第六章[玄牝之门]
《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
《老子》第八章[不争无尤]
 部落主人 芷嫣 热门文章诸子百家
《淮南子》卷一 原道训
《淮南子》卷十四  诠言训
《淮南子》卷九 主术训
《淮南子》卷十一 齐俗训
《淮南子》卷二十一 要略
《淮南子》卷八 本经训
《淮南子》卷十九 修务训
《淮南子》
《淮南子》卷二 俶真训
《淮南子》卷四 墬形训
 部落文章诸子百家
《淮南子》
《淮南子》卷一 原道训
《淮南子》卷二 俶真训
《淮南子》卷三 天文训
《淮南子》卷四 墬形训
《淮南子》卷五 时则训
《淮南子》卷六 览冥训
《淮南子》卷七 精神训
《淮南子》卷八 本经训
《淮南子》卷九 主术训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36814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