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中华文学>>>诸子百家>>>韩非子·说林上第二十二
 
 文章   发布文章 >>>
韩非子·说林上第二十二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09年09月19日 20时26分19秒   来源: 翰艺佳画   部落主人: 韩非子 打印】【纠错

    《史记·韩非传》索隐:“《说林》者,广说诸事,其多若林,故曰《说林》也。”分上下二篇,上篇汇集了三十四则故事,下篇三十七则。内容广泛,涉及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可读性强。学者们认为是韩非为写作和游说所准备的材料,因而都能围绕韩非的学说,且多在他篇中出现过。吕思勉《经子解题》谓“此可见古人‘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之义”。

    汤以通“已”伐桀,而恐天下言己为贪也,因乃疑因注文衍入让天下于务光务光,传说中夏末商初隐居的高士,而恐务光之受之也,乃使人说务光曰:“汤杀君,而欲传恶声于子,故让天下于子。”务光因自投于河。

    秦武王令甘茂甘茂,战国时楚人,后入秦为客卿,曾任秦武王左相择所欲为于仆与行行人,犹外交官事俞樾认为系因下句“佩仆玺而为行事”而衍,,孟卯孟卯,战国时齐人,能言善辩,后为魏国大将曰:“公不如为仆。公所长擅长者,使出使也,公虽为仆,王犹使之于公也。公佩仆玺xǐ,印而为行事,是兼官也。”

    子圉yǔ见孔子于商即宋,宋为商后,故称太宰太宰,官名,犹后世丞相。孔子出,子圉入,请问客这里指孔子,太宰曰:“吾已见孔子,则视子犹蚤虱之细者也。吾今见之于君。”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因谓太宰曰:“君已见孔子,亦将视子犹蚤虱也。”太宰因弗复见也。

    魏惠王魏惠王,魏国君主,在位时迁都大梁,故典籍又称梁惠王为臼里臼里,地名,东周王城,位于今河南省境内之盟盟会,将复立于《战国策》无“立于”二字,疑衍天子句谓将恢复周天子的地位。彭喜谓郑君郑君,即韩君,韩灭郑后迁都郑,故又称郑,与梁惠王之称同曰:“君勿听,大国恶有天子,小国利之。若君与大《战国策·韩策》“大”与下句“小”下皆有“国”字不听,魏焉能以小立之二句谓如果君王您与力量强大的国家都不听他的,魏国又怎能与力量弱小的国家拥戴天子呢??”

    晋人伐邢周时分封的诸侯国,位于今河北山东境内,晋人伐邢于史无考,齐桓公将救之。鲍叔鲍叔,即鲍叔牙,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桓公时让贤于管仲,齐国大治曰:“太蚤。邢不亡,晋不敝通“弊”,下同;晋不敝,齐不重。且夫持扶持,这里作挽救解危之功,不如存这里作恢复解亡之德大。君不如晚救之以敝晋,齐实利。待邢亡而复存之,其名实美。”桓公乃弗救。

    子胥出走,边侯边侯,守卫边境的官吏得之。子胥曰:“上索追捕我者,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之矣,我且曰,子取吞之。”侯因释之。

    庆封庆封,春秋时齐国大夫,崔杼弑齐庄公,拥立景公,与他分任右相左相,后因权力斗争奔吴,楚灵王伐吴时被擒,灭族为乱于齐而欲走越,其族人曰:“晋近,奚不之到,往晋?”庆封曰:“越远,利以于避难。”族人曰:“变是心也,居晋而可;不变是心也,虽远越,其可以安乎!”

    智伯索地于魏宣子,魏宣子弗予。任章曰:“何故不予?”宣子曰:“无故请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索要地,邻国必恐。彼重欲无厌四字犹贪得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智伯必骄而轻敌,邻邦必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则智伯之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姑且,先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老子》第三十六章“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义与此同’君不如予之以骄智伯,且君何释放弃以天下图犹对付智氏,而独以吾国为智氏质攻击目标乎?”君曰:“善。”乃与之万户之邑。智伯大悦,因索地于赵,弗与,因围晋阳。韩、魏反之外,赵氏应之内,智氏自《古书虚字集释》:“‘自’犹‘即’也。”亡《战国策·赵策》作“智氏遂亡。”。

    秦康公秦康公,春秋时秦国君主,穆公之子筑台三年,荆人起兵,将欲以兵攻齐。任妄曰:“饥召招致兵战争,疾召兵,劳召兵,乱召兵。君筑台三年,今荆人起兵,将攻齐,臣恐其攻齐为声虚声,幌子,而以袭秦为实也,不如备之。”戍东边,荆人辍行。

    齐攻宋,宋使臧孙《战国策·宋、卫策》无“孙”字子南求救于荆。荆大说,许答应救之,甚欢顾广圻谓当从《战国策》作“劝”,卖力。臧孙子忧而反,其御曰:“索救而得,今有忧色,何也?”臧孙子曰:“宋小而齐大,夫救小宋而恶于大齐,此人之所以忧也,而荆王说,必以坚我坚我,坚定我们抗齐的决心也。我坚而齐敝,荆之所利也。”臧孙子乃归。齐人拔五城于宋而荆救不至。

    魏文侯魏文侯,战国时魏国的建立者,在位时任用李悝为相,吴起为将,西门豹为邺令,国势大盛借道于赵而攻中山,赵肃侯以年代论,肃侯当是烈侯之误将不许,赵刻《战国策·赵策》作“利”曰:“君过矣。魏攻中山而弗能取,则魏必罢,罢则魏轻,魏轻则赵重。魏拔中山,必不能越赵而有中山也赵在魏与中山之间,是用兵者魏也,而得地者赵也。君必许之。许之而大欢,彼将知君利之也,必将辍行。君不如借之道,示以不得已也句谓装出一副迫不得已的样子给他看。”

    鸱chī夷子皮鸱夷子皮,这里指春秋时期齐国执政田成子的谋士事侍奉田成子,田成子去齐,走而之燕,鸱夷子皮负传古时出入关卡之凭证而从。至望邑,子皮曰:“子独不闻涸泽之蛇乎?泽涸,蛇将徙,有小蛇谓大蛇曰:‘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行者,过路的耳,必有杀子者,子不如相衔负我以行,人必以我为神君也。’乃相衔负以越公道公道,大路,人皆避之,曰:‘神君也’。今子美而我恶长得丑陋,以子为我上客,千乘之君也;以子为我使者,万乘之卿也。子不如为我舍人。”田成子因负传而随之,至逆旅逆旅,旅店,逆旅之君待之甚敬,因献酒肉。

    温地名,在今河南省温县人之周指周都雒(luò)邑,周不纳客,问之曰:“客耶?”对曰:“主人。”问其巷而不知也,吏因囚之。君使人问之曰:“子非周人也,而自谓非客,何也?”对曰:“臣少也诵《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循,沿着土之滨句谓从这里到海边(的人),莫非王臣。’引诗见《诗经·小雅·北山》今君,天子,则我天子之臣也。岂有为人之臣而又为之客哉?故曰主人也。”君使出释放之。

   韩宣王韩宣王,即韩宣惠王,战国时韩国君主谓樛jiū留曰:“吾欲两用两用,同时任用公仲、公叔公仲、公叔,二人俱为韩国贵族,其可乎?”对曰:“不可。晋用六卿而国分,简公简公,齐简公,春秋末期齐国君主两用田成、阚kàn止阚止,又作监止,简公宠臣而简公杀被杀。事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魏两用犀首犀首,战国时魏国公孙衍之号,主张合纵,魏惠王时为相、张仪张仪,战国时魏国贵族之后,先以连横帮助秦惠文君,任秦相,封武信君,晚年入魏为相而西河之外西河之外,黄河以西原属魏国的土地亡丧失。魏失西河事发生在张仪相秦之时,其中言说于史实有出入。今王两用之,其多力者树其党,寡力者借外权。群臣有内树党以骄主骄主,骄慢地对待君主,有外为交以削地《韩策》作“或为外交以裂其地”,则王之国危矣。”

    绍绩昧绍绩昧,姓绍绩,名昧,事迹不详醉寐而亡丢失其裘皮衣。宋君曰:“醉足以亡裘乎?”对曰:“桀以醉亡天下,而《康诰》曰:‘毋彝常酒作动词,酗酒’者;彝酒,常酒也。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匹夫失其身。”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孤竹,古国名,位于今河北、辽宁一带,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古代计量单位,相当于今天的七尺或八尺有水句谓凡是蚂蚁洞口的土堆高一寸,地下七八尺的地方就会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与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中射之士,卫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大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楚策三》“曰”上有“谒者”二字‘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句谓杀我无罪之人从而将别人欺骗了君主的事情张扬出去,不如释臣。”王乃不杀。

    田驷欺邹君,邹君将使人杀之。田驷恐,告惠子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名家的代表人物,曾任魏相。惠子见邹君曰:“今有人见君,则*jiá,闭目其一目*其一目,表示轻视,奚如?”君曰:“我必杀之。”惠子曰:“瞽盲人,两目*,君奚为不杀?”君曰:“不能勿*句谓盲人不能不闭着双眼。”惠子曰:“田驷东慢与“欺”对文,亦欺也齐候,南欺荆王。驷之于欺人,瞽也,君奚怨焉?”邹君乃不杀。

    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仕宦,做官于晋,或宦于荆。犁鉏jū,一作犁且,曾在齐为官曰:“假通“借”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指“溺子”必不生活矣。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二句谓若是齐国攻打鲁国,鲁国的兵患恐怕无法得到解救了!”

    严遂严遂,战国时韩哀侯的臣子不善周君周君,位于韩国西边的小国西周国的国君,患之本句主语是周君。冯沮冯沮,一作冯且,西周君的臣子曰:“严遂相,而韩傀韩傀,韩哀侯相贵于君。不如行贼贼害,这里指刺杀于韩傀,则君必以为严氏也。”

    张谴相韩,病将死。公乘无正公乘无正,复姓公乘,名无正,生平不详怀三十金而问其疾。居一月,公原本无,王先慎据《御览》所引补自问张谴曰:“若子死,将谁使代子?”答曰:“无正重法重法,重视法治,这里是张谴对公乘无正的溢美之辞而畏上,虽然,不如公子食我公子食我,韩国宗室贵族之得民也。”张谴死,因相公乘无正。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chuò,喝之,尽一杯。文侯文侯,即魏文侯谓堵师赞曰:“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古书虚字集释》:“‘而’犹‘尚’也。”食之,且用法同“其”谁不食?《战国策·魏策一》作“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谁不食?””乐羊罢中山罢中山,自中山而归,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孟孙猎,得麑ní,小鹿,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其母,小鹿的母亲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狠心而与之。孟孙归,至而求麑。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傅。其御驾车者曰:“囊从前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不忍麑,又且忍吾子乎?”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曾从子,善相剑者也。卫君怨吴王,曾从子曰:“吴王好剑,臣相剑者也。臣请为吴王相剑,拔而示之,因为君刺之。”卫君曰:“子为之为之,当是“之为”之误是也,非缘义缘义,依义而行也,为利也。吴强而富,卫弱而贫。子必苟,假如往,吾恐子为吴王用之于我也。”乃逐之。

    纣为象箸而箕子怖本节已见《解老》篇,以为象箸必不盛羹于土簋,则必犀、玉之杯,玉杯象箸必不盛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则必锦衣九重、高台广室也。称此以求句谓依此推论,则天下不足矣。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周公旦周公旦,姓姬,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周初有名的政治家已胜殷,将攻商盖商盖,即商奄,在今山东省境内。辛公甲辛公甲,即辛甲,周太史曰:“大难攻,小易服,不如服众小以劫大。”乃攻九夷而商盖服矣。

纣为长夜之饮,惧顾广圻曰:“‘惧’当作‘欢’”以失日失日,忘记了日期,问其左右,尽不知也。乃使人问箕子。箕子谓其徒曰:“为天下主而一国皆失日,天下其危矣。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辞以醉而不知。

    鲁人身自己善织屦jù,草鞋、麻鞋,妻善织缟gǎo,白色绢,可以制帽,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履之,穿在脚上也,而越人跣xiǎn行跣行,光着脚走路;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同“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陈轸《魏策》作“需”贵于魏王句谓陈轸被魏王器重。惠子曰:“必善事左右左右,君王的近臣。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毋生杨矣句谓(这样)就没有活着的杨树了。至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子虽工善于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子必危矣。”

    鲁季孙季孙,即季孙氏,春秋后期把持鲁国政权的贵族新刚刚弑其君指鲁悼公,吴起仕焉。或谓起曰:“夫死者,始死而血出血,已血而衄nǚ,皮肉萎缩,已衄而灰变成灰,已灰而土。及其土也,无可为者矣句谓不能再作祟了。今季孙乃始血,其毋乃毋乃,恐怕未可知也句谓季孙氏的结局还不能预料。”吴起因去之晋此与《史记·吴起列传》所载有出入。

隰斯弥见田成子,田成子与登台四望。三面皆畅,南望,隰子家之树蔽之。田成子亦不言。隰子归,使人伐之。斧离割数创句谓斧头刚砍了几下,隰子止之。其相室相室,这里指管家曰:“何变之数通“速”也?”隰子曰:“古者有谚曰:‘知渊中之鱼者不祥。’夫田子将有大事大事,指篡权之事,而我示之知微知微,见微知著,我必危矣。不伐树,未有罪也;知人之所不言,其罪大矣。”乃不伐也。

    杨子杨子,即杨朱,战国时道家人物,主张贵身重己过于宋,东之王先慎曰:“东之”二字当从《庄子·山木》作“宿于”,下重“逆旅”逆旅。有妾二人,其恶丑陋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自美,自以为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其事又载于《庄子·山木》和《列子·黄帝》,盖战国时流传之故事也。

    卫人嫁其子女儿而教之曰:“必私积聚句谓一定要私下积聚财物。为人妇而出被休,常也;其成终居,幸也二句谓终身与丈夫厮守在一起是侥幸的事。”其子因私积聚,其姑婆婆以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通“返”者,倍其所以嫁二句谓女儿所带回来的财物,成倍地超过了她的嫁妆。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而自知通“智”,作意动用其益富。今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

    鲁丹三说中山之君而不受也,因散五十金事其左右其左右,指中山君之近臣。复见,未语而君与之食。鲁丹出不反舍,遂去中山三句谓鲁丹从中山君那边出来,连住所都没回去,就离开了中山国。其御曰:“及见,乃始乃始,才开始善我,何故去之?”鲁丹曰:“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未出境,而公子恶之曰:“为赵来间窥探中山。”君因索搜捕而罪之。

    田伯鼎好士而存其君存其君,保全了他的君主,白公白公,即白公胜,解见《喻老》好士而乱荆。其好士则同,其所以王先慎据下二句句例谓“以”下脱“好士之”三字为则异。公孙友自刖公孙友事迹无考而尊百里百里,即百里奚,复姓百里,名奚,春秋时虞国大夫,后为秦穆公相,竖刁自宫而谄桓公。其自刑则同,其所以自刑之为则异。慧同“惠”子曰:“狂者东走,逐者亦东走。其东走则同,其所以东走之为则异。故曰:‘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

上一篇 : 韩非子·喻老第二十一   下一篇 : 韩非子·说林下第二十三
您是浏览 芷嫣 文章【韩非子·说林上第二十二】的第 2494 位网友!
 部落主人 芷嫣 相关文章
装饰摆设工艺品:挂盘.花
《老子》
《老子》第一章[天地之始]
《老子》第二章[美之为美]
《老子》第三章[圣人之治]
《老子》第四章[象帝之先]
《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
《老子》第六章[玄牝之门]
《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
《老子》第八章[不争无尤]
 部落主人 芷嫣 热门文章诸子百家
《淮南子》卷一 原道训
《淮南子》卷十四  诠言训
《淮南子》卷九 主术训
《淮南子》卷十一 齐俗训
《淮南子》卷二十一 要略
《淮南子》卷八 本经训
《淮南子》卷十九 修务训
《淮南子》
《淮南子》卷二 俶真训
《淮南子》卷四 墬形训
 部落文章诸子百家
《淮南子》
《淮南子》卷一 原道训
《淮南子》卷二 俶真训
《淮南子》卷三 天文训
《淮南子》卷四 墬形训
《淮南子》卷五 时则训
《淮南子》卷六 览冥训
《淮南子》卷七 精神训
《淮南子》卷八 本经训
《淮南子》卷九 主术训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36864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