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美术常识>>>绘画艺术>>>造型绘画最终合流 彩瓷百色争辉
 
 文章   发布文章 >>>
造型绘画最终合流 彩瓷百色争辉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08年06月30日 17时06分36秒   来源: 河南频道   部落主人: 打印】【纠错

 

青花滕王阁图缸,清朝

    直至宋朝,中国瓷器都始终保持着以青瓷、白瓷等单一色调为主流的发展趋势。到元明清时期,这种局面被完全打破,出现了五彩纷呈、百色争辉的各种彩瓷。这些彩瓷,精美艳丽,标志着中国古瓷器造型艺术与绘画艺术的最终合流。

    青花 元明清彩瓷成就最高、影响最大者首推青花。青花是指用钴料在瓷胎上作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的原料,即含钴的天然矿物,在中国云南、浙江、江西多有出产,也有的是由国外进口。青花瓷诞生以前,各类瓷器的表面装饰上,刻花、划花、印花技法远远超过笔绘技法;青花瓷出现以后,刻、划、印花装饰技法便退居其次,将首位让于笔绘技法。青花瓷的优点主要是青花的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呈色稳定,因属釉下彩,纹饰永不褪脱。更重要的是,青花以白地蓝花的鲜明对比,给人以明净、素雅之感,在某种程度上极富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效果。这使得青花瓷自问世后随即风靡各地,亦使它的盛产地江西景德镇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的“瓷都”,并闻名世界。

    明永乐至宣德年间(1403年—1436年),青花瓷质量最高,被称为中国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这时期的青花瓷,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纹饰优美。传说这时期的青料,是郑和出航西洋从伊斯兰地区带回的所谓“苏麻离青”。这种青花料含锰量较低,含铁量较高,在适当的火候下能烧成蓝宝石一样浓艳的色泽。此期青花瓷的图案装饰以植物纹饰为主,如缠枝纹、牡丹、蔷薇、山茶、菊等;动物纹除少数麒麟、海兽外,主要为龙凤纹;也有仙女楼阁、婴戏图等画面。

    斗彩 继青花瓷之后,明清彩瓷中又出现了斗彩。斗彩是先用釉下青花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烧成后再在釉上按照图案的需要,填绘各种色彩,复以800摄氏度的窑火最终烧成。因此,斗彩是一种釉下青花勾勒和釉上填彩相结合的复合式彩瓷工艺。所谓“斗彩”,正是指釉下青花和釉上填彩争辉斗艳之意。

    斗彩工艺开始于明宣德年间(1426年—1436年),以成化年间(1465年—1488年)斗彩最为有名,史称成化斗彩。宣德斗彩的釉上彩主要是单一的红彩,成化斗彩的釉上彩一般都有三四种颜色,有的达6种以上。所施色彩的特征又极其鲜明,鲜红则色艳如血,油红则色重艳而有光,拙绿则色深浓而闪青,孔雀绿则浅翠透明……成化斗彩多为小型器物,如各式酒杯、高足杯、小型盖罐等。

    除斗彩外,明代还有一种五彩瓷,其烧造原理与斗彩相同,只是釉下青花所绘图案与釉上其它色彩绘制的图案并无勾填的关系,而仅表现为色彩和构图的互补。

    珐琅彩 珐琅彩瓷器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极为名贵的宫廷御瓷,过去俗称“古月轩”瓷器。经化学分析,其彩料不是中国的传统彩料,而是从国外引进的。匠师们在胎质细腻、洁白如雪的瓷器上以色调丰富的珐琅彩作画,由于彩料较厚,使得花纹凸起,富有立体感。珐琅彩瓷器秘制于宫禁之中,是先从景德镇成批定烧的素烧白瓷器中选其精品送至北京,再由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专门安排画师和技工进行彩绘和再烘烧。因这种精美的瓷器完全是清代宫廷的垄断品,所以产量很少,也从未流出宫禁,因此,有清一代,民间绝无仿品。

    粉彩 粉彩瓷器是在五彩瓷基础上,吸收珐琅彩制作工艺而创制的另一种釉上彩瓷器。雍正朝粉彩尤为精致,是在彩绘画面的某些部分以玻璃白粉打底,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没骨法渲染,突出了阴阳、浓淡的立体感。所绘花鸟、人物、鱼虫,形态逼真,线条柔和。色彩亦很丰富,除白色地外,还有珊瑚红地、绿地等,十分娇艳柔丽。

    明初开始,由于以景德镇为代表的全国瓷器生产的巨大发展,加之郑和7次下西洋的贸易刺激,中国瓷器外销量激增,一年出口达数十万件。除日本、朝鲜、东南亚地区外,还远销到欧洲、美洲、非洲各地。这些瓷器深受外国人欢迎,不少王侯贵族和富商大贾将他们得到的中国瓷器陈列在宫殿和住宅中,甚至视作比黄金还贵重的宝物。进行瓷器贸易的主要海上商路,则被学者称为“陶瓷之路”。

上一篇 : 《养正图》   下一篇 : 古代游牧民族心中的神:贺兰山岩画中的太阳神
您是浏览 晓含 文章【造型绘画最终合流 彩瓷百色争辉】的第 4609 位网友!
 部落主人 晓含 相关文章
改 琦
清代冷枚《十美图》走出“深闺”
“野逸”画风看徐熙
中国画的发展之路(发展)
黄 均
关于中国画论
袁江、袁耀及其绘画艺术
黄庭坚的诗歌艺术
文徵明<行书赤壁赋册>考略
“笔筒”:文玩清供一枝秀
 部落主人 晓含 热门文章绘画艺术
洋画师眼里的中国皇妃
汉画像石上的升仙图
徐扬和《姑苏繁华图》
仇英青绿重彩工笔《清明上河图》
绝世孤本《圆明园四十景图》的价值
中国艺术史上的波斯风
谈绘画中的艺术格调
雍正妃行乐图 十二美人
画家罗中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父...
看懂艺术展还需做功课
 部落文章绘画艺术
董其昌的眼力:闲雅享乐和艺术市场
看懂艺术展还需做功课
画家罗中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父...
绝世孤本《圆明园四十景图》的价值
雍正妃行乐图 十二美人
黄筌《写生珍禽图》:一幅精妙的课徒稿
一千年来中国画家笔下的鸡
超越时空的世界艺术文化宝藏
民国工笔画师胡也佛作品赏析
恽寿平没骨花卉技法详解(续一)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126686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