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文学频道>>>《易经》第三十六卦《明夷》
猜你喜欢的文章 
 3000年前,这个女人的出现,使危机中的华夏民族得以延续至今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读懂这几个关键词 你就读懂了《庄子》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40年前,邓小平访美旋风九日轰动世界!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美国人为我们保留的清朝的珍贵老照片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30年后人工智能入侵,做不到这四点的孩子将被淘汰! / 编辑:一花雾人 为您推荐  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特展重现失传唐代古物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日本前首相向中国捐赠4175册汉籍,含失传千年唐代典籍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晚清时著名预言大师赵烈文神级预言屡屡应验!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土尔扈特民族拒绝外族统治,以巨大牺牲回归祖国!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哪个人不孤独?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千年预言?!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300年后的人类社会将发展到你不敢相信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全部应验神奇预言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王阳明、曾国藩家书对比:为人忌“傲”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山西元代壁画中的运动“捶丸”:和高尔夫极其相似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揭秘甲午海战谍报战场:日本情报准备20多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乾隆帝过端午节有多奢华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立夏—大自然的成人礼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清明上河图出自谁手?张择端公开记录几乎为零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末代皇帝溥仪:把自行车带进了紫禁城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易经》第三十六卦《明夷》
文章作者:周易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29日 15时31分46秒   文章来源: 百度百科    浏览人气:11161 人次 【打印】 【纠错

  【拼音】mingyi
 
   明夷卦,易经六十四卦第36卦。地火明夷(明夷卦)晦而转明 中下卦 象曰:时乖运拙走不着,急忙过河拆了桥,恩人无义反为怨,凡事无功枉受劳。

原文   

   明夷:利艰贞。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卦辞解析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坤)相叠。离为明,坤为顺;离为日;坤为地。日没入地,光明受损,前途不明,环境困难,宜遵时养晦,坚守正道,外愚内慧,韬光养晦。   

   明夷:利艰贞。   

 〔释诠〕明夷卦:得道之人,身遭乱世,宜于退隐静修,以保持人格的完整。   

 〔把握〕文明发展,是整个人类的事业。民富国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先知先觉者,不可因一己之聪明,就意志执行“善良”的理念。那样,只能两败俱伤。只有从文化民众开始,启智,发蒙,才可以规避小人之害。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释诠〕《彖传》说:道被阴阳构形的器物包裹隐饰着,这就是遮蔽。把握住事物内在的、形而上的本质、法则、规律的不可违抗性,也就知晓了其外部的强硬只是一种现象,是由其内在因素决定的。这一道理,是周文王事殷蒙难被囚羑里时,通过推演六十四卦之后得到的。“逢乱世退身自保”,是因为邪魔歪道气势正盛,正义的力量太弱小,还不适合于进攻策略。但是,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退隐自守不是妥协投降,而是采用佯饰的一种手段,以达存续传承文明之道的“载体”之身。这时心灵无论有多少苦难,都不应放弃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殷纣王囚其叔父,箕子佯狂为奴,就是一个最好的非暴力抵抗的典范。   

 〔把握〕必须清楚,决不能望文生义地以为“明夷”,就是“光明殒伤”或“光明没了”。而是道本就在器物之型的遮蔽之下。这里说的光明,其实就是“文明”。是指事物的本质,或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在其身,为文、为光;在我思,为明。所以,所谓文明,其实就是合道的同义词。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释诠〕《大象传》说:道在阴阳构形之器物的生成、发展和变化过程中。道的必然性就是潜藏在事物之后的。公务人员揭示并运用这潜藏隐蔽的道治理国家,社会才能走向道德文明。   
 〔把握〕此“晦”是对道的直接揭示,如同《老子》中的“无”。此处之明,则是针对于人类社会的思想、行为了。千万不要将“晦”与“文明”摆在一起做矛盾观。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之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释诠〕初爻:以飞鸟做比喻,道,就是鸟收拢翅膀后滑翔的行迹。用三天不吃饭打比方,说明公务行为一离开道,就对一切现象都无能为力,甚至连自身都控制不了了。这里存在一个阴阳突变关系,既有型之物与形上之道的关系和认识属性,也有阴阳相应变化的轨迹就是道的本质。问题在于,道只能在思想上用“在”来把握,而不能用“真”来触摸、听闻或以味觉、嗅觉来感受得到的。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释诠〕《小象传》说:“公务行为悖道而执”,志士仁人就应该以食禄为耻了。   

 〔把握〕“主人有言”,《易》之又一绝妙好辞。只能用语言来陈述,却无法在现象中“抓住”。此为道之魂、实质和本质。哲学正因此才“玄”起来的。这不是“唯心”,而是试图指出道的潜藏性和自发的主导作用。   

  六二,明夷,夷于左腹,用拯马壮吉。   

 〔释诠〕二爻:心灵被遮蔽,源于道的形而上之所在,消弥在了有型的器物之中。如果人们能够理解事物生成、发展、变化的自发性,就能够勉强体会道的能动作用了。   

 《象》曰:六二之吉,顺而则也。   

 〔释诠〕《小象传》说:懂得了事物的自然规律,自在法则,就通晓了文明之道。人们就能因此而构造和谐世界了。   

 〔把握〕“用拯马壮”:哲学范畴下的形象描述。用,能动性。拯,济,互济。马,四象之四“马”。既纯粹一对阴阳之形构。壮,生成、发展、变化的逻辑过程。   

  左腹,逻辑思想上,左是向善的乌托邦;心灵意识中的“防火墙”。或者:形而上,左腹;心灵意识,中腹;身躯精气,右腹。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释诠〕三爻:人像火一样,有向上的能动性,因此而成为万物的灵长。但是,人类也决不能因科技的超越能力,而忘记整体生成的逻辑,去意志地或随心所欲地称王称霸,毁灭生灵。那样,只能共同被埋葬。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释诠〕《小象传》说:昂扬向上的动力,就是大道的作用显现。   

 〔把握〕“大首”,“大得”在人。“大道”在于自然,“大德”在于人向上的精神品质。

卦意

   第36卦地火明夷(明夷卦)晦而转明   

中下卦   

   象曰:时乖运拙走不着,急忙过河拆了桥,恩人无义反为怨,凡事无功枉受劳。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坤)相叠。离为明,坤为顺;离为日;坤为地。日没入地,光明受损,前途不明,环境困难,宜遵时养晦,坚守正道,外愚内慧,韬光养晦。  

  事业:处于不利的环境,宜心境坦然地处置险恶的条件,增强心理素质,承受各种压力。表面柔顺小心,内心洞察事理,当离去则离去,避免灾祸,脱离危险。防患于未然,坚持逆境中奋斗。  

  经商:认真观察言市场动态,待机行动,但须坚持商业道德,即使处于不利情况下,也要冒险向前,特别是要向南方发展,会大有收获。  

  求名:内心保持大志,行动刻苦忍耐,奋斗于逆境,自守其志,收敛聪明而不外露,于混乱中更应坚持正义,藏拙守愚。  

  外出:最好不要马上行动,再等待一个时期,做好充分准备。  

  婚恋:必须全面分析对方情况,不能因小失大。注意大节。  

  决策:处在不佳的状况下,环境困难,前途不明。但若能坦处厄运,能伸能屈,前景会变光明。尤其应加强修养,隐忍行志,外愚内慧,可以遇难呈祥。如能谨慎行事,处处小心,更能有所作为。

编辑:画香亭园 
上一篇 : 《易经》第三十七卦《家人》   下一篇 : 《易经》第三十五卦《晋》
  相关文章 (古典名篇
 
《易经》
《易经》第一卦《乾》
《易经》第二卦《坤》
《易经》第三卦《屯》
《易经》第四卦《蒙》
  热门文章 (古典名篇
《牛郎织女传》第十二回 天孙如愿鹊桥重会 七夕相逢留名千载
《牛郎织女传》第十一回 李金星二次解围 再遭贬各分东西
《易经》第四十二卦《益》
《牛郎织女传》第五回 金牛星下凡救金郎 恶马氏存心害小叔
《易经》第二卦《坤》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2506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