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镇,字仲圭,与王蒙、黄公望、倪瓒齐名,并称“元四家”。祖父吴泽是宋代抗金将领,吴镇年少好剑术,似乎想当个靠一柄剑闯荡天下的侠客—生逢乱世,剑比笔好用,这道理谁都懂。习剑之余,他研究《易经》,学习天命人相之术,曾在村塾中教书,后一度辗转钱塘等地卖卜为生。 吴镇师承五代南唐画家董源、巨然所得最多。董源“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所画山形,丘陵起伏,很少作陡峭之状。董源的山水画得到当时巨然和尚的追随,二人同为江南山水画派的奠基者,后世以董、巨并称。北宋米芾盛赞:“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董、巨平淡天真、朴拙高雅的山水画风,正是宋代以后文人画家所追求的气韵。吴镇论董源:“笔法苍劲,世所罕见,因观其真迹,摹其万一。”
《双松图》
画中双树擎天而立,树後有一条蜿蜒的溪流渐渐地向後推延,几户房舍座落在岸边,空间深邃。虽然这件画轴的画题是《双松图》 ,可是从画上两棵树的枝干看来,吴镇画的应该是桧树才对。画中桧树的枝枒纠结,仍然保存了李成、郭熙画树的风貌。树皮以长披麻皴来表现,笔法又和董源、巨然相似。坡岸多作矾头,也是董巨山水画的重要特色。全作的笔力雄劲,墨气沈厚,有一种平淡天真的韵致。

《洞庭渔隐图》 纸本墨笔
吴镇的《洞庭渔隐图》,画嘉兴洞庭湖山水景色,近处坡岸画 3 株树,两株松树高大挺直,一株柏树侧其后,藤蔓缠绕,中间湖水浩渺,一小舟载渔父荡漾其中,远山树木茂盛,水边草苇丛生,充分发挥了水墨特性,抒发了幽闲澹远的情致。以诗言志,画上题:碧波千顷晚风生,舟泊湖边一叶横。兰棹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

《芦花寒雁图》绢本墨笔 83×29.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再看《芦花寒雁图》,水中露出几块大大小小的石头,近处芦苇丛生,船上渔父正抬头眺望,飞起两只寒雁,水面上细密的波纹好似寒雁鸣叫所留下的痕迹。坐看云起时,远天飘出画面以外的云像是一阕阕词。“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驾一叶扁舟已经渐行渐远。这里的渔父形象,已然成为一种符号,一种坚持操守、追求自由的代称。“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西风送走琴弦上的前朝前代词人,吴镇则化身渔父逍遥浪迹于山水之间。赵孟頫、黄公望、王蒙等均有《渔父图》传世。当然,吴镇更是属于有“渔父情结”之人。

《梅花卷》 纸本墨笔 29

墨竹谱册页之二十四(二十四开) 纸本墨笔
此画:“梅花庵中吴道人,写遍君蔬何德色。怪我坐客寒无毡,床头却有买菜钱。四时之蔬悉嘉味,乃知此味吾尤便。”其意义已经超出了菜蔬本身,更多的是包含了一种“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品质。

《秋江渔隐图》 绢本墨笔 189

元 吴镇 《清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