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女”成了香烟广告图案设计中的绝对主角,占据着整幅广告画的绝大部分画面,有些商家为了达到广告效应,使用媚俗的美女形象广告,甚至不惜使用带有情色内容的画面,以求人们“爱屋及乌”,让利益最大化。

这些“香烟美女”活泼自信,烫着发,穿着高跟鞋。

有高雅气质的香烟美女。

与美景相伴的女子,她们中的大部分虽然是以侧倚、斜坐或手托香腮的姿势为主,但也不乏放肆惹火的坐姿出现。

旗袍美女无疑是民国商标、广告中最光鲜的画面。旗袍本源于满族服饰,然而到了上世纪20年代,旗袍迅速融入了西方服饰的理念。

画中人的袖口裤口加肥上提,露出了粉嫩的手臂和黑色的筒袜,下摆呈弧线形的上衣也塑造了温文尔雅的女性形象。

君不见广告上旗袍的长短、领子的高低有无等,特别是三围的收紧和开衩的高低,均表现出空前的改良风,东方女性特有的曲线与丽质被张扬着。

在当时无序、浮华的社会背景下,女人的浪漫生活不免产生了颓废、骄奢、淫逸的风习。

女人们阳光的神采被商人和广告画家及时地、典型化地记录在画面上,不仅吸引着男人,也感召着女人,广告商品的社会效应便不言而喻。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郑曼陀、谢之光等人为代表的上海广告画家们正是少壮一派,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又勇于接受西学和革新思想,以敏锐的目光、鲜活的笔触顺应时势,革命性地将东方淑女与现实的、理想的新生活场景一并绘入图画。

上世纪20年代初郑曼陀等人的广告画可见,女装逐渐向短小化发展,女子除穿裙子之外,裤子的式样也由大裤管向小裤筒转变,并在裤口加镶花饰。裙子则更为耀眼,洋印花面料质地柔软,花色清丽繁多。
图集详情:
晚清至民国时期,铺天盖地的美女商标与淑媛广告,那摩登的图画形同会集都市人文的闪亮橱窗,展现着女人们往昔生活的细节。
烟草业广告在近现代中国兴起较早,它的广告设计大量运用丰满逼真的彩色图画,走“美女形象”路线,以迎合和吸引大众的注意力。这些“香烟美女”活泼自信,烫着发,穿着高跟鞋、旗袍高开叉,或弹钢琴,或看书,或照镜子,无一例外地散发着诱人的女性魅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