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中华文学>>>诸子百家>>>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
 
 文章   发布文章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09年09月19日 19时53分58秒   来源: 翰艺佳画   部落主人: 韩非子 打印】【纠错

    本文分五部分,经、说一阐明君主的威德不能分于臣下;经、说二阐明君主恃势不恃爱;经、说三阐明君主不能借权于臣下,应处处保持独尊地位;经、说四将老子的无为学说落实到政治哲学上,提出君主“不亲细民,不躬小事”,要“有术以御之”;经、说五是对“术”的补充和展开,具体说明如何“因事之理,则不劳而成”。全文始终围绕着巩固君主地位这个中心,教导君主如何对付群臣──他们时时处处在打着篡窃的主意。韩非学说的深刻性在此,其让人恐怖的地方也在此。

    经一

    赏罚共作动词。三字谓赏罚的权柄由君臣双方共同掌握则禁令不行。何以明证明之?以造父、于期又作王子於期、王子期、王良。子罕为出彘解见《说》,田恒为圃池,故宋君、简公弑被弑。患在王良、造父之共车,田连、成窍之共琴也。

    经二

    治强生于法作动词,明法,弱乱生于阿枉法,君明于此,则正赏罚而非仁下仁下,仁爱地对待下属也。爵禄生于功,诛罚生于罪,臣明于此,则尽死力而非忠君也句谓尽死力不是为了忠君而是为了得到爵禄。君通明白于不仁,臣通于不忠,则可以王矣。昭襄昭襄,秦昭襄王知主情主情,做君主的道理而不发五苑,田鲔wěi知臣情故教田章,而公仪公仪,公仪休,鲁博士,曾任鲁相,事见《史记·循吏列传》辞鱼。

    经三

    明主者,鉴于外也,而外事外事,外交活动不得与下文“适”互训,适当不成,故苏代苏代,苏秦之弟,曾游说齐、燕非指责齐王。人主鉴于上也,而居者居者,隐士不适不显,故潘寿言禹情。人主无所觉悟,方吾方吾,人名知之,故恐同衣于“于”字衍族同衣族,穿一样衣服、同一家族的人在一起,而况借于权借于权,是“借臣于权”的省文乎!吴章知之,故说以佯假装,而况借于诚真情乎?赵王恶虎目而壅。明主之道, 如周行人周行人,周王朝的外交官之却阻挡卫侯也。

    经四

人主者,守法责成责成,责令臣下完成任务以立功者也。闻有吏虽乱而有独善之民,不闻有乱民而有独治之吏,故明主治吏不治民。说在摇木之本与引拉网之纲。故失张觉谓当系“走”字因下文而误火之啬夫啬夫,官名,不可不论也。救火者“救火者……万夫”依文例当是因注文阑入,吏操壶走火,则一人之用也;操鞭使人则役差遣万夫。故所遇陈奇猷云系“谓”字之误术者,如造父之遇惊马,牵马推车则不能进,代御执辔持策则马咸都骛wù,奔驰矣。是以说在椎捶击的工具锻铁砧。与下句“榜檠”皆喻法平夷,榜檠qíng,榜、檠,用来矫正弓弩的工具矫直。不然,败在淖齿用齐戮闵王闵王,即齐湣(mǐn)王,李兑用赵饿主父也注见《奸劫弑臣》。

    经五

    因事之理,则不劳而成。故兹郑之踞辕而歌以上高梁也。其患在赵简主税吏请轻重;薄疑之言“国中饱”,简主喜而府库虚,百姓饿而奸吏富也。故桓公巡民而管仲省腐财怨女。不然,则字当是“败”的形近而误在延陵乘马不得进,造父过之而为之泣也。

    说一

    造父御四马,驰骤义同“驰”周旋而恣欲于马恣欲于马,旧注:意所欲,马必随之也。恣欲于马者,擅独掌辔策之制擅……制,犹专制也二句谓对马能随心所欲的原因在于独掌御马的权力。然马惊于出彘zhì,出彘,突然窜出的猪。马惊于出彘,马儿被突然窜出的猪吓坏了而造父不能禁制者,非辔策之严威不足也,威分分散于出彘也。王子于期为驸驾附驾,副车,辔策不用而择欲于马择欲于马,挑选马所喜欢的东西(去驯服马),擅刍水之利也句谓专靠草料和水去控制马。然马过于圃池而驸马顾广圻云:“马”当作“驾”败散驾者,非刍水之利不足也,德分于圃池也。故王良、造父,天下之善御者也,然而使王良操左革通“勒”,带嚼子的马笼头而叱咤叱咤,吆喝之,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马不能行十里,共共御故也。田连、成窍,天下善鼓琴者也,然而田连鼓上、成窍擑通“擪”,用一指按下而不能成曲,亦共共奏故也。夫以王良、造父之巧,共辔而御,不能使马,人主安能与其臣共权以为治?以田连、成窍之巧,共琴而不能成曲,人主又安能与其臣共势以成功乎?

    一曰:造父为齐王驸驾,渴马服成句谓用让马儿干渴的方法成功地把马驯服了,效驾效驾,试验马拉车的情况圃中。渴马见圃池,去车走池句谓挣脱车子奔向水池,驾败。王子于期为赵简主取通“趋”,奔驰道争千里之表标。千里之表,犹千里赛马的锦标,其始发也,彘伏沟中,王子于期齐辔策齐辔策,一面拉缰绳,一面执马鞭而进之,彘突出于沟中,马惊驾败。

    司城子罕谓宋君曰:“庆赏赐与通“予”,民之所喜也,君自行之;杀戮诛罚,民之所恶也,臣请当承担之。”宋君曰:“诺。”于是出威令,诛大臣,君曰“问子罕”也。于是大臣畏之,细民细民,小民,平民归之。处期年期年,一年,子罕杀宋君而夺政。故子罕为出彘以夺其君国此言子罕分君之威。

    简公简公,齐简公在上位,罚重而诛严,厚赋敛而杀戮民。田成恒设慈爱,明宽厚。简公以齐民齐民,百姓为渴马,不以恩加民,而田成恒以仁厚为圃池也此言田成分君之德。

    一曰:造父为齐王驸驾,以渴服马,百日而服成。服成,请效驾齐王,王曰:“效驾于圃中。”造父驱车入圃,马见圃池而走,造父不能禁。造父以渴服马久矣,今马见池,駻音义同“悍”而走,虽造父不能治。今简公之以法禁其众久矣,而田成恒利之利之,给民众以好处,是田成恒倾圃池而示渴民也。

    一曰:王子于期为宋君为千里之逐角逐。已驾,察通“擦”手吻文“纹”的本字。句意谓往手心吐唾沫,为驾车作准备。且发矣,驱而前之,轮中符合绳;引而却之,马掩迹句谓后退时马蹄踩在原来的蹄印上。四句极言王子期马术之高超和马的驯服。拊fǔ,击而发之,彘逸逃逸出于窦本义为洞,这里指沟中,马退而却,策不能进前也;马駻而走,辔不能正也。

    一曰:司城子罕谓宋君曰:“庆赏赐予者,民之所好也,君自行之;诛罚杀戮者,民之所恶也,臣请当之。”于是戮细民而诛大臣,君曰:“与子罕议之。”居期年,民知杀生杀生,使人死或生之命制于子罕也,故一国归焉“于之”的合音词。故子罕劫宋君而夺其政,法不能禁也。故曰:“子罕为出彘,而田成常田成常,即田成恒为圃池也。”令王良、造父共车,人操一边辔而入当作“出”门闾,驾必败而道不至也。令田连、成窍共琴,人抚一弦而挥,则音必败,曲不遂成矣。

    说二

    秦昭王有病,百姓里古时百姓居住区,人数多少不一买牛而家家家为王祷祷祝昭王早日康复。公孙述出见之,入贺王曰:“百姓乃竟然皆里买牛为王祷。”王使人问之,果有之。王曰:“訾zī,小罚之人二甲铠甲。句谓罚他们每人出两副铠甲。夫非令而擅祷,是爱寡人也。夫爱寡人,寡人亦且改法而心与之相循依循者,是法不立;法不立,乱亡之道也。不如人罚二甲而复与“与”下省“之”字,代百姓为治。”

    一曰:秦襄王病,百姓为之祷,病愈,杀牛塞祷塞祷,向神灵还愿。郎中阎遏、公孙衍出见之,曰:“非社腊腊祭之时也,奚自杀牛而祠社祠社,祭祀土地神?”怪而问之。百姓曰:“人主病,为之祷,今病愈,杀牛塞祷。”阎遏、公孙衍说通“悦”,见王,拜贺曰:“过尧、舜矣。”王惊曰:“何谓也?”对曰:“尧、舜,其民未至为之祷也。今王病而民以牛祷,病愈,杀牛塞祷,故臣窃以王为过尧、舜也。”王因使人问之何里为之,訾其里正长与伍五户为伍老伍老,伍长屯义近后世“村”二甲句谓责令里正与伍老每屯出二副铠甲。阎遏、公孙衍愧不敢言。居数月,王饮酒酣乐,阎遏、公孙衍谓王曰:“前时臣窃以王为过尧、舜,非直故意敢谀讨好也。尧、舜病,且尚且其民未至为之祷也。今王病,而民以牛祷,病愈,杀牛塞祷。今乃却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臣窃怪之。”王曰:“子何故不知于此?彼民之所以为我用者,非以吾爱之而,下句同为我用者也,以吾势之为我用者也。吾释势与民相收接纳,若是,吾适偶尔不爱而民因不为我用也,故遂绝爱道也。”

    秦大饥,应侯应侯,范雎,封于应,故称请曰:“五苑古代养禽兽植林木以供帝王游猎的地方之草著“著”字有误,或以为“薯”,或以为“蓍”,或以为衍,无考,姑存疑、蔬菜、橡果、枣栗,足以活民活民,使民活,请发开放之。”昭襄王曰:“吾秦法,使民有功而受赏,有罪而受诛。今发五苑之蔬草者,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也。夫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者,此乱之道也。夫发五苑而乱,不如弃枣蔬而治。”一曰:“令发五苑之蓏luǒ,瓜类植物的果实、蔬、枣、栗,足以活民,是用使民有功与无功争取也。夫生而乱,不如死而治,大夫其释之。”

    田鲔wěi教其子田章曰:“欲利而通“尔”身,先利而君;欲富而家,先富而国。”

    一曰:田鲔教其子田章曰:“主卖官爵,臣卖智力,故自恃无恃人。”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公仪子,对公仪休的敬称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假如受鱼,必有下人之色下人之色,卑己以待人的表现;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能自给致给我《韩诗外传》、《淮南子》无“致我”二字,盖因涉“给”字的注文而衍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通“毋“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说三

    子之相燕,贵而主断。苏代为齐使燕,王问之曰:“齐王亦何如主也?”对曰:“必不霸矣。”燕王曰:“何也?”对曰:“昔桓公之霸也,内事属托付鲍叔,外事属管仲,桓公被通“披”发而御妇人御妇人,与妇人交媾,日游于市。今齐王不信其大臣。”于是燕王因益大信子之。子之闻之,使人遗苏代金百镒yì,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或说二十四两)为一镒,而听其所使之“之”字衍。句谓子之听凭苏代的使唤。

    一曰:苏代为秦当作“齐”使燕,见无益子之,则必不得事不得事,办不成事而还,贡、赐贡、赐,燕国给齐国的贡品和给他自己的赏赐又不出,于是见燕王,乃誉齐王。燕王曰:“齐王何若是之贤也!则将必王乎?”苏代曰:“救亡不暇,安得王哉?”燕王曰:“何也?”曰:“其任所爱不均通“钧”,重也。”燕王曰:“其亡何也?”曰:“昔者齐桓公爱管仲,置以为仲父,内事理焉“于之”的合音字,理焉,理于管仲,外事断焉,举国而归之,故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今齐任所爱不均,是以知其亡也。”燕王曰:“今吾任子之,天下未之闻也。”于是明日张朝张朝,盛设朝会而听子之。

    潘寿谓燕王曰:“王不如以国让子之。人所以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传说中上古高士,尧让君位于他,他逃至箕山下,躬耕而食,许由必不受也,则是尧有让许由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也。今王以国让子之,子之必不受也,则是王有让子之之名而与尧同行高行也。”于是燕王因举国而属之,子之大重。

    一曰:潘寿,阚当是“隐”字之误者,燕使人聘之。潘寿见燕王曰:“臣恐子之之如益伯益,禹之大臣也。”王曰:“何益哉句谓怎么跟益一样呢?”对曰:“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禹之子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今王信爱子之,将传国子之,太子之人尽怀印怀印,怀有官印,指掌权,为子之之人无一人在朝廷者。王不幸弃群臣句是对君王死亡的委婉说法,则子之亦益也。”王因收吏玺,自三百石dàn,三百石,这里以官的俸禄代表其级别以上皆效献,这里是交给之意之子之,子之大重。夫人主之所以镜照镜照,犹借鉴者,诸侯之士徒也,今诸侯之士徒皆私门之党也。人主之所以自浅娋shāo,当与“斗筲”、“肖小”近义,自浅娋,犹自惭形秽者,岩穴之士徒也指隐居林泉者,今岩穴之士徒皆私门之舍人舍人,门客也。是何也?夺褫chǐ,剥夺之资条件,这里指生杀予夺的权力在子之也。故吴章曰:“人主不佯假装憎爱人。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

    一曰:燕王欲传国于子之也,问之潘寿,对曰:“禹爱益而任天下于益,已而以启人启人,启之徒党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故传天下于益,而势重尽在启也。已而启与友党友党,朋友和党徒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也。此禹之不及尧、舜明矣。今王欲传之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之人也,是名传之而实令太子自取之也。”燕王乃收玺,自三百石以上皆效之子之,子之遂重。

    方吾子曰:“吾闻之古礼:行不与同服者同车,不与同族者共家,而况君人者乃借其权而外其势乎句谓君王要处处保持自己的独尊地位!”

    吴章谓韩宣王曰:“人主不可佯爱人,一日不可复憎;不可以佯憎人,一日不可复爱也。故佯憎佯爱之征迹象见通“现”,则谀者因资因资,犹乘机而毁誉之。虽有明主,不能复收,而况于以诚借人也!”

    赵王赵王,赵孝成王游于圃中,左右以兔与通“予”虎而辍之句谓左右拿兔子给老虎吃,很快又收回来,虎盼当是“盻”(xì)的形近致误,盻,怒视然环其眼句谓老虎愤怒地圆瞪双眼。王曰:“可恶哉,虎目也!”左右曰:“平阳君平阳君,赵孝成王叔父赵豹之封号之目可恶过此。见此未有害也,见平阳君之目如此者,则必死矣。”其明日,平阳君闻之,使人杀言者,而王不诛也。

    卫君入朝于周,周行人问其号,对曰:“诸侯辟疆辟疆,有开辟疆土之意,其号只能为天子所独擅。”周行人却拒绝之曰:“诸侯不得与天子同号。”卫君乃自更改名曰“诸侯燬”,而后内通“纳”之。仲尼闻之曰:“远哉禁逼!虚名不以借人,况实事乎?”

    说四

    摇木者一一摄《说文》:“摄,引持也”其叶,则劳而不遍;左右拊击其本根,而叶遍摇矣。临渊而摇木,鸟惊而高,鱼恐而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当作“若”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则是劳而难;引其纲,而鱼已囊作动词,网住矣。故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

    救火者,令吏挈qiè,提壶瓮而走火走火,奔向失火处(扑火),则一人之用也;操鞭箠chuí,义同策指麾指麾,犹指挥而趣同“促”,督促使人,则制万夫。是以圣人不亲细民,明主不躬小事。

    造父方耨锄草,得俞曲园认为系“见”字的古体形近致误有子父乘车过者,马惊而不行,其子下车牵马,父子“子”字衍推车,请造父助我推车。造父因收器,辍停止(锄草)而寄载之寄载之,把农具放到车上,援其子之乘,乃始检辔持策句谓才开始拽好缰绳扬起马鞭,未之用也,而马辔惊辔惊当作“咸骛”矣。使造父而不能御,虽尽力劳身助之推车,马犹不肯行也。今身使佚通“逸”,下“佚”同。使逸,轻松地使唤,且寄载,有通“又”德于人者,有术而御之也。故国者,君之车也;势者,君之马也。无术以御之,身虽劳,犹不免乱;有术以御之,身处佚乐之地,又致帝王之功也。

    椎锻者,所以平不夷也;榜檠者,所以矫不直也。圣人之为法也,所以平不夷、矫不直也。

    淖齿之用齐也,擢zhuó,抽闵王之筋;李兑之用赵也,饿杀主父。此二君者,皆不能用其椎锻、榜檠,故身死为戮,而为天下笑。

    一曰:入齐,则独闻淖齿而不闻齐王;入赵,则独闻李兑而不闻赵王。故曰:人主者不操术,则威势轻而臣擅名。

    一曰:武灵王使惠文王莅政,李兑为相,武灵王不以身躬亲躬亲,作动词,亲自执掌杀生之柄,故劫于李兑。

    一曰:田婴相齐,人有说劝说王者曰:“终岁之计帐目,王不一逐一以数日之间自听处理之,则无以知吏之奸邪、得失得失,偏义复词,偏于“失”也。”王曰:“善。”田婴闻之,即遽请于王而听其计。王将听之矣,田婴令官具呈上押券押券,签过约的票证斗石参升之计斗石参升之计,三升以上或满斗或满石的收支帐目。王自听计,计不胜听,罢食罢食,犹食罢,后复坐,不复暮食矣。田婴复谓曰:“群臣所终岁日夜不敢偷怠之事也,王以一夕听之,则群臣有为劝勉矣句谓群臣因此而得到鼓励了。”王曰:“诺。”俄而王已睡矣,吏尽揄引刀削其押券升石之计句谓官吏抽出刀来把记在竹木简上的大小帐目全数刮削干净。王自听之,乱乃始生。

    一曰:武灵王使惠文王莅政,李兑为相,武灵王不以身躬亲躬亲,作动词,谓亲自掌握杀生之柄,故劫于李兑。

    说五

    兹郑子引辇niǎn,古时一种人力车上高梁桥而不能支支持。兹郑踞辕而歌,前者止,后者趋,辇乃上。使兹郑无术以致招揽人,则身虽绝力绝力,耗尽力气至死,辇犹不上也。今身不至不至,不必劳苦而辇以上者,有术以致人之故也。

    赵简主出税出税,派出收税的官吏者,吏请轻重句谓收税官请示收税标准。简主曰:“勿轻勿重。重则利入于上;若轻,则利归于民。吏无私利而则正中矣句谓官吏从中捞不到私利就行了。”

    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处在君与民中间的官吏饱富裕。”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

    齐桓公微服以巡民家,人有年老而自养自养,自己料理生活者,桓公问其故。对曰:“臣有子三人,家贫无以妻之,佣未反句谓替人帮工还没回来。”桓公归,以告管仲。管仲曰:“畜通“蓄”积有腐弃之财,则人饥饿;宫中有怨女,则民无妻。”桓公曰:“善。”乃论调查宫中有妇人而嫁之。下令于民曰:“丈夫丈夫,这里指男人二十而室娶妻成家,妇人十五而嫁。”

    一曰:桓公微服而行于民间,有鹿门稷鹿门稷,复姓鹿门,名稷,事迹无考者,行年七十而无妻。桓公问管仲曰:“有民老而无妻者乎?”管仲曰:“有鹿门稷者,行年七十矣而无妻。”桓公曰:“何以令之有妻?”管仲曰:“臣闻之:上有积财,则民臣必匮乏于下;宫中有怨女,则有老而无妻者。”桓公曰:“善。”令于宫中:“女子未尝御被君主亲幸,出嫁之。”乃令男子年二十而室,女年十五而嫁。则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延陵卓子乘苍龙挑通“翟”,长尾野鸡文“纹”的本字之乘前“乘”作动词,后“乘”作名词,钩饰错饰,即错勒,马前交错的马嚼子在前,错錣错錣,马鞭上交错的鞭针在后,马欲进则钩饰禁之,欲退则错錣贯之,马因旁出。造父过而为之泣涕曰:“古之治人亦然矣。夫赏所以劝之,而毁存焉;罚所以禁之,而誉加焉。民中立而不知所由句谓民进退不得,不知所措,此亦圣人之所为泣也。”

    一曰:延陵卓子乘苍龙与翟文之乘,前则有错饰,后则有利錣,进则引之引之,刺之使退,退则策之策之使进。马前不得进,后不得退,遂避而逸,因下抽刀而刎这里是截断之意其脚。造父见之,泣,终日不食,因仰天而叹曰:“策,所以进之也,错饰在前;引,所以退之也,利錣在后。今人主以其清洁清洁,清正廉洁也进之,以其不适迎合左右也退之;以其公正也誉之,以其不听从句谓公正,故不会曲意逢迎主上也废之。民惧,中立而不知所由,此圣人之所为泣也。”

上一篇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   下一篇 : 韩非子·难一第三十六
您是浏览 芷嫣 文章【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的第 2171 位网友!
 部落主人 芷嫣 相关文章
装饰摆设工艺品:挂盘.花
《老子》
《老子》第一章[天地之始]
《老子》第二章[美之为美]
《老子》第三章[圣人之治]
《老子》第四章[象帝之先]
《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
《老子》第六章[玄牝之门]
《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
《老子》第八章[不争无尤]
 部落主人 芷嫣 热门文章诸子百家
《淮南子》卷一 原道训
《淮南子》卷十四  诠言训
《淮南子》卷九 主术训
《淮南子》卷十一 齐俗训
《淮南子》卷二十一 要略
《淮南子》卷八 本经训
《淮南子》卷十九 修务训
《淮南子》
《淮南子》卷二 俶真训
《淮南子》卷四 墬形训
 部落文章诸子百家
《淮南子》
《淮南子》卷一 原道训
《淮南子》卷二 俶真训
《淮南子》卷三 天文训
《淮南子》卷四 墬形训
《淮南子》卷五 时则训
《淮南子》卷六 览冥训
《淮南子》卷七 精神训
《淮南子》卷八 本经训
《淮南子》卷九 主术训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36851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