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顾名思义,是根的艺术。它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根。
没有根就不可能进行根雕创作。有了各种形态的自然根,作者才能见物生情,激发创作灵感,施展聪明才智,进行设想构思。所以寻找、发现、收集具有内在美的各种废根,是根雕创作者的首要任务。
相根
大自然造就了千姿百态的根,为根艺工作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材料。一块自然根不经加工就是一件根艺作品的情况,几乎是没有的。但具有自然美的根材却是极其丰富的,到处都有。能否发现它的美,这取决于人们是否留心及审美能力如何。山村的农家长年以树根、树枝为薪做饭,但没有创作出根雕作品来。因为一块具有自然美的根材,对于不从事根艺创作的人来说,一般是视而不见其美,引不起注意的。但是根艺爱好者却能彗眼识材,进而创作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品。
王朝闻先生为《中国根艺》的题词说“根艺发展的基本保证,在于拥有审美的敏感与丰富的文化素养。发现树根的美有偶然性,这种发现美的能力却有必然性。”“为什么有些美的东西,不为别人所注意,你不去找它,它却向你走来,这其实是自己平时关心某些美的形态的结果。”因此,能否从大自然这个宝库中寻觅到理想的根材,关键是要具有审美慧眼和丰富的文化素养。
所有根雕工作者都应经常到大自然中去,多与干奇百怪的根打交道,逐步养成相根的习惯,在实践中提高审美洞察力和理解力,能够透过纷乱复杂的现象,捕捉有生命力的形象。
根材的来源
根雕创作的根材,主要是两个来源:一是拣。从山坡上、道路旁、梯田边拣;从农家的柴火堆和园林丢弃的桩头、废根小挑选。二是从市场上选购。一到春天,花木小市上有出售花木盆景桩头和树根的,花钱不多,得来较易,既省时又省力。
有些刚刚从事根雕创作的爱好者,认为找根就是自己去挖,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做要毁坏树木或破坏水土保持。有损于自然环境,同时也是事倍功半或劳而无获的。根长在地下,什么样不知道,往往费很大力挖出来,没有可以利用的形态,只得丢掉。
寻找根材的过程,是运用生活经验和艺术修养寻找创作题材的过程。但寻觅根材也不能没有重点。根艺家的共同经验是:奇特的根往往生长在环境最险恶、最艰苦的条件下。正是这些艰苦条件的限制,根才长的奇形佯状。因而到山区、林区、悬崖峭壁处、沟壑边寻觅,易有收获。相反在乎原上、沃土里生长的根,则很少有奇特形态,到这类地方寻觅个易有获。因此,要根据各自的生活环境,确定寻根的重点方向。
根材的种类
自然界可供选择的根材是很多的,有乔木、灌木、藤萝、竹子等。占入进行根雕创作的根材有檀香、紫檀、樟木、松、竹、藤、桑等。质地坚硬、光滑、细腻,纹理清晰,适宜进行艺术加工。现在根艺家拓宽了用材的品类。各地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不同,可供选择的根也不同。在东北有柞、栎、杨、檎、椴、桦、映山红等硬杂木的根。华北地区有山枣(也叫酸枣)、荆条、松树、刺槐、椿树、山葡萄等。在南方打黄杨、铁杉、金钱松、龙眼、老君、紫香、竹、藤等木本植物的根。在西北和西南也有一些奇根可供选用。这些树木之报因生长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天然的奇态怪形,可供根艺爱好者借以造型,实现“奇”与“巧”的结合,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总之,大自然为人们准备了千姿百态的材料,尽管它是被丢弃的、僵死的废物,下堪完美或似是而非,但它潜藏着可供利用的美,这就为根艺家提供了施展形象思维,创作有生命力作品的物质条件。
工具及辅助材料
一般说来进行木雕创作的工具,如锯、木锉、凿子、刻刀、扁铲、斧头、木钻、木锤、刨子等,都可以用来进行根雕创作。
除此之外还需要剪刀(剪枝用的剪刀)、刀子、毛刷、砂纸(布)、粗细布、棉纱、绳子等基本用具。特殊加工时,如火烤、蒸煮、防虫处理吋还需要一些用具,一般家庭常有的可以代用,不一定另备。
用以根雕制作的材料,主要是根材。除此之外,还有些辅助材料,如胶(水胶、乳胶)、石蜡、漆(清漆、生漆、漆片)等。需要着色时,还要准备所需的颜料。
上述工具和材料,初学者可逐步备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