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定点加工、销售单位2017年12月31日前全部停业
国务院办公厅今年1月份发布《关于有序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的通知》,确定2017年12月31日前分期分批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旨在进一步打击象牙等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
通知明确,禁止在市场摆卖或通过网络等渠道交易象牙及制品。相关单位按要求停止相关象牙及制品加工销售活动后,还应当及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注销相应的经营内容。文化部门要引导象牙雕刻技艺传承人和相关从业者转型。
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我国现有象牙定点加工企业34家、象牙定点销售场所143处。在2017年3月31日前停业10家至15家象牙定点加工企业和50处至60处象牙定点销售场所,剩余象牙定点加工、销售单位将于2017年12月31日前全部停业。
自2010年以来,全球盗猎非洲象、走私象牙等现象快速上升,我国于2016年3月发布了为期三年暂停进口象牙及制品措施,非法携带象牙及制品入境现象明显下降。
象牙雕莲花童子钓鱼摆件
牙雕-困惑
古老艺术以何为续
据《中国文化报》报道,“关于燕京八绝的正确说法”是2017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道试题,被考生们称为史上最具“老北京范儿”的考题。
“燕京八绝”是指玉雕、牙雕、景泰蓝、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京绣和宫毯八大工艺门类,自2006年起,这些项目先后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并以各自的传承保护方式得以延续和发展。
《关于有序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的通知》),明确中国将在2017年12月31日前分期分批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这让许多从事象牙雕刻工艺的手艺人感到彷徨。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古老的艺术该以何为续?
牙雕-人物
柴慈继:半路“出家”爱一生
柴慈继是象牙雕刻项目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68岁的他从事牙雕事业已经整整40年了,至今回忆起与牙雕结缘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我是半路出家,却爱了一生。”他告诉记者。
自幼喜欢美术的柴慈继家中并无艺术渊源,十多岁时上山下乡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待了9年,其间自学雕塑、雕刻。那时兵团时常会组织产品展览,有农副产品、生产工具等,柴慈继也把自己的雕塑展示出来,没想到受到工友们的一致好评。
1971年回京探亲时,柴慈继偶然在一个美术展上看到了一件牙雕作品《草原英雄小姐妹》并一见倾心,因此他记下了作者的名字“孙森”。
1976年柴慈继回到北京后,考入了北京市象牙雕刻厂。进厂后他才知道,多年前看到的那件牙雕只是沧海一粟。牙雕技艺南派牙雕以镂空细刻、玲珑精巧为长;北派牙雕则以刻制人物、花卉、草虫为主,尤以刻制人物闻名,艺人充分利用象牙质地细腻坚韧的特点,精确表达人物的神态感情。这对于常年在泥巴和树根上“动刀子”的柴慈继来说并非易事。然而,让他惊喜的是,孙森竟成了自己的师傅。
曾经的北京象牙雕刻厂有人物、侍女、花卉3个车间,每个车间都有老师傅带着徒弟。身怀绝技的师傅们从不藏私,只要徒弟愿意学,就将一身技艺倾囊相授。柴慈继成长得很快,学习一年后接到了师傅给的第一个作业——制作一套象牙国际象棋。当他圆满完成任务时,很多一起进厂的年轻人因吃不了这份苦已经离开了。
牙雕-未来
传承探索仍在继续
这次的《通知》中提到:“文化部门要引导象牙雕刻技艺传承人和相关从业者转型。对象牙雕刻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留下其完整的工艺流程和核心技艺等详细资料;对象牙雕刻技艺名师,鼓励其到博物馆等机构从事相关艺术品修复工作;对象牙雕刻技艺传承人,引导其用替代材料发展其他牙雕、骨雕等技艺。”
《通知》的颁布让柴慈继等老艺人有些落寞。“在原料紧缺的情况下,我们曾研究象牙与木雕、根雕、葫芦等其他材料相结合,也尝试用合法进口的猛犸象牙做代替品,但这些材料在很多方面还不能满足牙雕艺术的需要。”他表示,一方面,对原材料的探索仍在继续;另一方面,希望未来针对牙雕艺术有专门的政策和解读。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象牙雕刻委员会主任肖广义也向记者表示,目前的原料存货十分有限,因此他希望今后出自工艺师之手的每一件牙雕作品都是精品,同时希望能与社会力量合作建一家牙雕博物馆,把这些牙雕艺术品长久地保留下来,也许这会是这门老手艺的一个出路。
牙雕-历史
牙雕始于7000多年前
象牙,质地细密,色泽温润,自古珍贵稀有。中国牙雕技艺肇始于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发于汉唐,盛于明清,至清末民国走向没落。作为一门历经千年沧桑的传统艺术,2006年5月20日,象牙雕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牙雕风格流派,主要有以北京为主产地的“北派”牙雕,以苏州、扬州为主产地的“苏派”牙雕和以广州、江浙为主产地的“南派”牙雕。这三大流派,构成了工艺精美绝伦、技艺各有所长的中国牙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