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中华文学>>>诸子百家>>>韩非子·初见秦第一
 
 文章   发布文章 >>>
韩非子·初见秦第一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09年09月19日 21时06分40秒   来源: 翰艺佳画   部落主人: 韩非子 打印】【纠错

    《初见秦》,顾名思义是作者初次进见秦王的一篇奏章,文章要秦王凭借有利形势图王霸大业,实际是实行强道,运用战争手段一统天下。本篇虽为《韩非子》的首篇,但关于其作者却众说纷纭,有人根据《战国策·秦策一》中有一段张仪的说辞与本文相似,因而认定本文作者为张仪,然而本文所述史事多发生在张仪死后,故不足为凭;也有学者怀疑本文系秦相范雎所作,可是文中所指责的谋臣中正有范雎,故此说也在不可信之列;还有猜测作者为蔡泽、吕不韦的,但其所举证者皆不能使人奉为确证。前人所据以质疑者,无非是以下二条:一是本篇亡韩的观点与下篇《存韩》相悖,二是本篇次段所述为六国合纵时的形势,与韩非入秦时的韩国形势有出入。其实,存韩与亡韩,虽持论相反,全视说者之术售与不售、说者本人遇与不遇而定,任何一个观点都未必是作者本意,韩非的先辈商鞅先后说秦孝公以帝道、王道、霸道、强道适可资参证。至于所述之内容与事实有出入,则更是辩才无碍的说客和文思泉涌的文人常犯的通病,不足为奇。《战国策》的成书显然晚于《韩非子》,只能理解为韩非的说辞误置到张仪名下,而不是相反。因此之故今仍其旧,以存古书之真。

    臣作者自称闻:“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当死,谓应该被判死罪;言而不当,亦当死。虽然,臣愿悉全部言所闻,唯表希望的句首语气助词大王大王,这里是对秦王的尊称裁裁断其指代作者罪。

    臣闻:天下天下,这里指代当时的战国形势阴北燕阳南魏,连联合荆楚固结合,与“连”互文齐,收聚合韩而成从通“纵”,合纵。这里在关东六国中唯独不提赵国,而从“阴燕阳魏”分析,又是以赵国为中心,故事实上已将六国全数包括,将西面西面,作动词,面对西方以与强秦为难为难,是六国联合攻秦的委婉说法。臣窃谦词,私下笑之。世有三亡三亡,三种导致灭亡的原因,而天下天下,这里指六国得之,其此之谓乎!臣闻之曰:“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今天下之府库不盈,囷qūn仓囷仓,贮藏粮食的仓库,圆形的叫囷,方形的叫仓,浑言之则同空虚,悉其士这里指士兵民,张扩充军数十百万数十百万,数十万,上百万,这是先秦时期的一种数量词表达式,下同,其顿首顿首,《周礼·大祝》郑注:“拜头叩地也。”这里指俯伏听令戴羽戴羽,军士系上羽毛作为标志,为将军,断死断死,拚力死战于前,不至通“止”千人,皆以言死。白刃在前,斧锧zhì,铁砧。斧锧,这里指代刑具在后,而却退却走逃避不能死也,非其士民不能死也,上君上不能不能,不能使士民死战故也。言赏则不与通“予”,言罚则不行实施,赏罚不信不信,承上文“不与”、“不行”,言不付诸实施,故士民不死也。今秦出号令而行赏罚,有功无功相事治也句谓分别有功无功不得混淆。出其父母怀衽rèn,衣襟。怀衽,借代怀抱之中,生未尝见寇耳用法和意义同“也”,《战国策·秦策》正作“也”。闻战,顿足徒裼xī,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此句写士兵上战场的勇武之状,犯白刃,蹈炉炭,断死于前者皆是代词,指代前文的勇武也。夫断死与断生断生,决意求生者不同,而民为之者,是贵奋死贵奋死,以奋战而死为贵也。夫一人奋死可以对十,十可以对百,百可以对千,千可以对万,万可以克天下矣。今秦地折犹“截”也长补短,方“方圆”的省文数千里,名师这里指士兵。名师,名震天下的精锐部队数十百万。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利害,偏义复词,这里指地势险要,天下莫若如。莫若,比不上也。以此与同“举”,攻取,下同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是故秦战未尝不克,攻未尝不取,所当同“挡”,抵挡未尝不破,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然而兵甲顿破败,士民病,蓄积索尽,完,田畴田畴,农田荒,囷仓虚,四邻诸侯不服,霸王之名不成。此无异故无异故,没有特殊原因,其谋臣皆不尽其忠也。

    臣敢言之:往者齐南破荆,东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役使,使唤韩、魏,土地广而兵强,战克攻取,诏令天下。齐之清济齐国境内的一条河流浊河,足以为限险阻,与下句“塞”互文;长城巨防,足以为塞。齐,五战之国也,一战不克而无齐句指燕国乐毅于济西大破齐国之事。由此观之,夫战者,万乘万乘,古时万乘代天子,这里借指大国之存亡也。且臣闻之曰:“削迹无遗根句犹今之“斩草除根”之意,无通“毋”与祸邻作动词,句谓不要与祸败之事相邻,即行事谨慎,远离祸害,祸乃不存。”本段言秦宜以齐为戒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yǐng,战国时楚国都城,即今湖北江陵,取洞庭、五湖、江南,荆王君臣亡走,东服《战国策》作“伏”,义为窜伏于陈地名,在今河南省境内。《史记·楚世家》记其事云“东保于陈”。当此时也,随追击荆以兵则荆可举,荆可举,则民足贪与下文“利”互文,俱为夺取之意也,地足利也。东以弱齐、燕,中以凌凌驾三晋三晋,战国初年,晋国分裂为韩、魏、赵三国,故后世称晋国旧地为三晋。然则是一举而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作使动用法,谓使之朝拜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复与荆人为和,令荆人得收整顿亡国,聚散民,立社稷《战国策·秦策》无“稷”字,皆以三字成句,俞樾疑为衍文,可从。下文“令魏氏……立社稷主”同主句犹“立社稷之主”,与下句“宗庙”同为国家的象征,置宗庙,令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本来以通“已”,下同失霸王之道一矣。天下又比周比周,朋党勾结,这里指关东六国合纵缔交与秦国抗衡而军驻军华韩国地名“华阳”的简称下,大王以诏破之,兵至梁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郭外城,这里指代都城下,围梁数旬则梁可拔攻取,拔梁则魏可举,举魏则荆、赵之意合纵抗秦的意图绝,荆、赵之意绝则赵危,赵危而荆狐疑狐疑,犹豫,狐狸多疑,故云,此指楚国在战、守、和的策略上举棋不定,东以弱齐、燕,中以凌三晋。然则是一举而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复与魏氏为和,令魏氏反收亡国,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令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二矣。前者穰ráng,地名,位于今河南省邓县境内侯穰侯,楚人魏冉,秦昭襄王时四次为相,封于穰,故称之治秦也,用一国之兵而欲以成两国之功,是故是故,表结果的复合词兵终身暴pù露暴露,日晒雨淋于外,士民疲病于内,霸王之名不成,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三矣。

    赵氏,中央中央,赵之东南西北分别是齐、魏、韩、燕,故云之国也,杂赵居中央,四方之人出入其中,故云民所居也,其民轻轻佻,浮躁而难用管治也。号令不治不治,没有条理,赏罚不信,地形不便不便,无险可守,成为四战之国,下当从《战国策·秦策》作“上”不能尽其民力。彼固亡国之形形势也,而不忧民萌通“氓”,民众,与“民”为同义合成,下同,悉其士民军于长平长平,赵国地名。《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秦昭王四十七年,白起破赵长平,杀卒四十五万。”之下,以争韩上党上党,韩国地名,在今山西省东南部。大王以诏破之,拔武安。当是时也,赵氏上下不相亲也,贵贱不相信与上句“亲”互文,谓亲睦也,然则邯郸不守。拔邯郸,筦包围山东、河间河间,古地名,在今黄河以北、漳水以南,地属今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引军而去,西攻修武修武,赵国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境内,逾羊肠羊肠,古要塞名,位于今山西省境内,绛、上党,代赵国地名,位于今山西省境内。顾广圻云当从《战国策》作“降代、上党”,可从四十六县,上党七十县顾广圻谓当依《战国策·赵策》和《史记·赵世家》作“十七”,不用一领量词甲铠甲,这里代武器,不苦一士民二句极言秦得赵之易,此皆秦有也。代、上党不战而毕为秦矣,东阳东阳,赵国地名,位于太行山以东,今河北省南部、河外河外,滹(hū)沱河以南不战而毕反为齐矣,中山中山,古国名,位于今河北省中部、呼沱以北不战而毕为燕矣。然则是赵举,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独立,单独保全,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dù,蛀虫,这里作动词,与上句“坏”互训,谓使溃败魏、拔荆,东以弱齐、燕,决白马白马,古黄河渡口,位于今河南省境内之口以沃这里指用水淹魏氏,是一举而三晋亡,从通“纵”者败也。大王垂拱垂拱,拱手,极言其从容轻松以须等待之,天下编随编随,排列相从而服矣,霸王之名可成;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复与赵氏为和。夫以大王之明,秦兵之强,弃霸王之业,地曾竟不可得,乃取欺于亡国,是谋臣之拙也。且夫赵当亡而不亡,秦当霸而不霸,天下固以量测度秦之谋臣一矣。乃复悉士卒以攻邯郸,不能拔也,弃甲兵弩句谓丢弃铠甲和长短武器,战竦sǒng,通“悚”,战竦,恐惧害怕而却,天下固已量秦力二矣。军乃引而复,并会师于李下李下,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境内,大王又并军而至,与战与战,“与赵战”的省文不能克之也,又不能反通“返”,运“运”字异说颇多,而皆不免牵强。刘向《战国策·序》有“转危为安,运亡为存”句,是“运”与“转”可互训,此“运”即“转”义罢通“疲”,劳顿而去,天下固量秦力三矣。内者量吾谋臣,外者极耗尽吾兵力,由是观之,臣以为天下之从通“纵”,几近也不难矣。内者吾甲兵顿,士民病,蓄积索,田畴荒,囷仓虚,外者天下皆《战国策·秦策》本句作“外者天下比志甚固”,无“皆”字,此盖因“比”字而衍比意比意,这里指关东六国合纵以抗秦的意图甚固。愿大王有以虑之也。

    且臣闻之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苟慎其道,天下可有。”何以知其然也?昔者纣商朝的最后一个君王,以暴虐著名为天子,将作动词,与“率”同义率天下甲兵甲兵,带甲之兵,代士兵百万,左饮于淇溪淇溪,水名,与洹溪同在今河南省境内,右饮于洹溪,淇水竭而洹水不流,以与周武王为难为难,为敌。武王将素甲素甲,白色盔甲,武王举兵时,文王新死,周人穿着白色的丧服进攻商纣王的军队三千,战一日,而破纣之国,禽通“擒”,下同其身,据其地而有其民,天下莫伤愍,哀伤。知通“智”伯知伯,即智伯,名瑶,春秋末期晋国六卿之一,他与赵、韩、魏灭了范、中行,瓜分其土地,后又联合韩、魏攻打赵襄主,反为赵、韩、魏三家所灭,国亡身死率三国三国,即智伯和韩、魏之众以攻赵襄主于晋阳,决水这里指晋水而灌之三月,城且将要拔矣,襄主钻龟筮shì,作动词,指占筮,与“钻龟”俱为古代的占卜术。筮,《战国策》作“数策”二字,本书《饰邪》也有“凿龟数策”语,可从占问兆占兆,卜问吉凶,以视利害,何国可降。乃使其臣张孟谈张孟谈,赵襄主谋臣,于是乃潜暗中行而出,反知伯之约韩、魏两国与智伯的盟约,得两国两国,指韩、魏之众,以攻知伯,禽其身,以复襄主之初句谓恢复了赵襄主原有的势力。今秦地折长补短,方数千里,名师数十百万;秦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以此与天下,天下可兼而有也。臣昧同“冒”死昧死,谓冒着被处死的危险愿希望望见大王,言“言”字下贯到“朝四邻诸侯之道”所以破天下之从,举赵,亡韩,臣使……称臣荆、魏,亲齐、燕,以成霸王之名,朝四邻诸侯之道。大王诚若,《战国策·秦策》作“试”,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云“‘试’亦‘若’也”听其代自己说,一举而天下之从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亲,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巡行示众国国都。徇国,“徇于国”的省文,以为以为,“以之为”的省文,之,代“斩臣以徇”王谋不忠者戒也。

上一篇 : 《鬼谷子》却乱第十四   下一篇 : 韩非子·存韩第二
您是浏览 芷嫣 文章【韩非子·初见秦第一】的第 2753 位网友!
 部落主人 芷嫣 相关文章
装饰摆设工艺品:挂盘.花
《老子》
《老子》第一章[天地之始]
《老子》第二章[美之为美]
《老子》第三章[圣人之治]
《老子》第四章[象帝之先]
《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
《老子》第六章[玄牝之门]
《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
《老子》第八章[不争无尤]
 部落主人 芷嫣 热门文章诸子百家
《淮南子》卷一 原道训
《淮南子》卷十四  诠言训
《淮南子》卷九 主术训
《淮南子》卷十一 齐俗训
《淮南子》卷二十一 要略
《淮南子》卷八 本经训
《淮南子》卷十九 修务训
《淮南子》
《淮南子》卷二 俶真训
《淮南子》卷四 墬形训
 部落文章诸子百家
《淮南子》
《淮南子》卷一 原道训
《淮南子》卷二 俶真训
《淮南子》卷三 天文训
《淮南子》卷四 墬形训
《淮南子》卷五 时则训
《淮南子》卷六 览冥训
《淮南子》卷七 精神训
《淮南子》卷八 本经训
《淮南子》卷九 主术训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35942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