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光:砚若置于窗前案头,应避阳光直射,否则砚质会出现干燥的迹象,日晒过久砚匣也易于干裂。玩赏:佳砚玩赏,桌上宜铺毛毡,不可使砚接触金属及玻璃等器物;更不可将砚重叠放置,以防碰伤。
涂蜡:对于涂蜡古人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砚之涂蜡后,透过蜡看石砚如隔云见日,大失情趣。且涂过蜡的石砚不发墨。这是极有道理的。现在有不少制砚人将蜡涂遍砚身,有的还涂抹植物油,更有的涂墨 ,以为可以养砚,给人一种滋润古朴的感觉。但这些做法并不妥,涂蜡封石是可以的,但方法须得当。蜡可以涂于砚四周,底部要薄而适中;切忌将蜡涂于砚堂磨墨的部分,因为此处涂蜡,则水墨不融,亦不能发墨了。砚上抹植物油的作法也是不妥的,因为植物油属慢干性油脂,砚面有油多招尘土,使砚污秽不堪,并且日久油腻也会散发出一种怪味来令人生厌,或者植物油产生霉变,在砚的表面出现一块块的霉斑,擦洗不去大煞风景。
取砚:遇到砚卡在砚匣之内,应双手将砚匣倒置于有毡的桌面上,轻敲匣边,使砚身重堕出匣为宜,切不可用金属物撬弄,以免损伤砚。
放砚:砚放在匣内,要依砚与匣的原来位置自然放入。特别是长方形的砚,上下边并非等长,多是底边略宽于上边,放砚时应视其宽窄放置。若不知其妙将砚倒置,紧塞砚匣,则会发生砚匣崩裂现象。
若遇砚匣收缩,砚身放不下时,可用砂纸打磨匣的内侧,使其增宽易放,切忌磨去砚,致遭“削足适履”之讥。
古砚匣因年代久远多有破烂和损坏,对于此类砚匣可采用匣外配匣的方法,以此对古砚匣进行收藏。因为古砚匣是研究砚匣的形制、工艺制作、制漆技术等的珍贵实物,同时也是考证古砚年代、出处、流传轨迹等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