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美术常识>>>国画常识>>>落墨 破墨 泼墨
 
 文章   发布文章 >>>
落墨 破墨 泼墨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08年09月17日 20时49分22秒   来源: 书画艺术网   部落主人: 打印】【纠错

      落墨
      中国画技法名。始于南唐徐熙。即用墨笔把花卉的全部连钩带染地同时描绘出来,然后略加颜色,使枝、叶、蕊、萼,既有生态,又有立体感。熙自称:“落墨之际未尝以傅色晕淡细碎为工。”当时徐铉(xuàn)亦云:“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映隐。”北宋沈括解说:“徐熙以墨笔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李廌(zhì)云:“根、干、节、叶,皆用浓墨粗笔,其间栉比略以青绿点拂,而其梢萧然有拂云之气。”此乃唐末五代间水墨画确立后,由徐熙独创的以水墨为主,着色为辅,两相糅合的新形式。

      破墨
      中国画技法名。所谓破墨法就是先画出墨色,称墨未干,再在其上施加墨色的方法破墨法的方法很多:如浓破淡,淡颇浓,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等。破墨可以使墨色丰富,变化莫测,但破墨时需注意两次用墨之间的干湿火候,实际作画时以上方法相互参用。
      始见南朝梁萧绎《山水松石格》:“或离合于破墨。”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谓曾见王维、张璪的破墨山水。现代黄宾虹说:“破墨之法,淡以浓破,湿以干破。皴染之法,虽有不同,因时制宜可耳。”又说:“齐白石作花卉草虫,深得破墨之法,其多以浓墨破淡墨,少见以淡墨破浓墨。”潘天寿认为用墨:“在干后重复者,谓之积,在湿时重复者,谓之破。”作画用破墨法,目的在于使墨色浓淡相互渗透掩映,达到滋润鲜活的效果。

      泼墨
      泼墨法创始于唐代王洽,《唐朝名画录》、《历代名画记》都有记载。王洽喜豪饮,醉后解衣磅礴,激清迸发,用墨泼在绢上,然后根据墨迹的形态,画成山石林泉,云雨迷茫,浑然一体,时人称他为“王泼墨”。
      相传唐代王洽,以墨泼纸素,脚蹴手抹,随其形状为石、为云、为水,应手随意,图出云霞,染成风雨,宛若神巧,俯观不见其墨污之迹(见《唐朝名画录》)。
      但王洽真迹未传,能见其真迹这,宋代梁楷是第一位。代表作品《泼墨仙人图》
      唐代张彦远认为:“泼”不能过甚,有“吹云泼墨”之说。明代李日华《竹懒画媵》:“泼墨者用墨微妙,不见笔迹,如泼出耳。”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墨曰泼墨,山色曰泼翠,草色曰泼绿,泼之为用,最足发画中气韵。”
      后世指笔酣墨饱,或点或刷,落笔大胆、点画淋漓、水墨浑融、气势磅礴的写意画法。行此法,毛笔要大一些。用饱含水的笔头,蘸上浓淡得宜的墨汁,大胆落笔,点拓出山石的形体。运笔要胸有成竹,轻重得宜,可以重笔,也可有飞白,随物形而变化,自然可获得墨色丰富、滋润生动的效果。 皆谓之“泼墨”。现代亦有以彩色为主的纵笔豪放的画法称为“泼彩”。
上一篇 : 七观法   下一篇 : 淡雅幽香数兰花
您是浏览 晓含 文章【落墨 破墨 泼墨】的第 5239 位网友!
 部落主人 晓含 相关文章
改 琦
清代冷枚《十美图》走出“深闺”
“野逸”画风看徐熙
中国画的发展之路(发展)
黄 均
关于中国画论
袁江、袁耀及其绘画艺术
黄庭坚的诗歌艺术
文徵明<行书赤壁赋册>考略
“笔筒”:文玩清供一枝秀
 部落主人 晓含 热门文章国画常识
古人山水画中的五点作画秘诀!
一幅隐居图,展现多种皴法
国画颜料的使用技巧
国画之八格、七候、六气、六要、四难、三...
南宗写山水之法:南宗抉秘
灶画--民间绘画遗产
汉代绘画的色彩观
执笔法和用笔用墨
工笔虎头的画法
近现代书画的作伪
 部落文章国画常识
宣纸的基本使用常识
国画颜料的使用技巧
一幅隐居图,展现多种皴法
古人山水画中的五点作画秘诀!
工笔虎头的画法
国画的特殊技法有哪些
书画印章的用法
国画23种表现技法
中国画写意山水的设色法
国画技法之“没骨画法”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9097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