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美术常识>>>国画发展>>>中国画在“五四”后的发展
 
 文章   发布文章 >>>
中国画在“五四”后的发展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08年01月12日 23时27分45秒   来源: 艺术中国   部落主人: 打印】【纠错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20世纪中国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作为近现代最重要的文化启蒙运动,其核心主题之一便是张扬个人的价值,张扬个性解放。“为人生”成了“五四”时期文学艺术的共同主题。
 
    这个时期的美术——从观念到创作无不奔赴“人”的主题之下。其时的一批艺术家,包括油画家、国画家、版画家乃至雕塑家,如李铁夫、冯钢百、余本、徐悲鸿、林风眠、高剑父、陈树人、黄少强、黄新波、谭华牧、何三峰、赵兽、司徒乔、符罗飞等,借鉴各种外来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构建着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人生画面。
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
    如果说上世纪20年代前期“为人生”是艺术创作的一面旗帜,所有信奉“人的价值”的艺术家都奔赴于这面旗帜之下。那么,上世纪30年代初,随着“左联”的成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艺术的主要宗旨已经由“为人生”而变为“为大众”。前者着眼的是“抽象的人”,关注启蒙意义上的“人的价值”;后者着眼的是“具体的人”,关注挣扎于底层的大众的苦难生活。
] http://www.artx.cn/
    在这样的历史阶段,艺术作品明显地呈现着艺术家对“抽象的人”和“具体的人”的交叉理解——既尊重人的价值,更注重表现现实人间的痛苦和不幸。几乎从那个时期走过来的艺术家,都怀有着关注现实、悲天悯人的人道激情和社会责任感。

    1919年5月1日,美国教育家杜威来华讲学。杜威宣传实用主义的哲学与教育主张,为中国打开了通向实验科学和现代文明的窗户。

    1919年的“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教育界出现了学习西方的热潮,学习对象由原来的日本、德国转向美国。

    1922年9月,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改革了几乎是美国学制翻版的“壬戌学制”。这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教育体系的基本形成。

    1922年9月,由颜文樑、胡粹中、朱士杰创建的私立苏州美专成立,教师黄觉寺、胡粹中、孙文林均长于水彩,毕业生中有李泳森、钱延康等,后来都成为著名水彩画家。

    1927年秋,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建立艺术系,由留法归来的徐悲鸿主持工作,在此校任教的有潘玉良、吕斯百、吴作人、李毅士、李瑞年、艾中信等,他们绝大部分是留学英、法、比等国的留学生,陆续培养了一批颇具实力的水彩画家,如萧淑芳、宗其香、吴承砚、戴泽、袁振藻、崔豫章等。
上一篇 : 造化与笔墨并行   下一篇 : 中国历史画传统与当代历史画创作
您是浏览 晓含 文章【中国画在“五四”后的发展】的第 3682 位网友!
 部落主人 晓含 相关文章
改 琦
清代冷枚《十美图》走出“深闺”
“野逸”画风看徐熙
中国画的发展之路(发展)
黄 均
关于中国画论
袁江、袁耀及其绘画艺术
黄庭坚的诗歌艺术
文徵明<行书赤壁赋册>考略
“笔筒”:文玩清供一枝秀
 部落主人 晓含 热门文章国画发展
“以大观小”,看山水之法的绘画空间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三)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二)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四)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二)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一)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四)
嫁接在素描基础上的中国当代山水画
衰落与蜕变——百年中国民间美术态势思考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一)
 部落文章国画发展
“以大观小”,看山水之法的绘画空间
为何耄耋图题材倍受历代中国画家亲睐
宋代折枝花鸟画构图程式剖析
衰落与蜕变——百年中国民间美术态势思考
嫁接在素描基础上的中国当代山水画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一)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二)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三)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四)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一)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30134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