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文章频道>>>缂丝雕画如梦绢
 
 您正在浏览>>>文章频道>>>经典收藏>>>书画收藏>>>缂丝雕画如梦绢
     
缂丝雕画如梦绢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17年08月18日 21时06分32秒   来源: 《艺术品鉴》杂志   文章作者:
打印】【纠错【Email推荐: 】【版面设计: 天山云客】【网页编程:fonts】
 
 
【最新文章】   什么样的黑曜石值得收藏    徽州古建之美:精致的木雕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六种收藏方法让你的银器升值    收藏古铜镜:就这么5招    徽墨:千锤万杵 成就“一两徽墨一两金”    精雕细琢的古代玉山子    被故宫收藏的传统竹刻    赏石艺术中形式美与主题的关系    为什么说宋画是中国古典绘画的最高成就    什么手表值得收藏?    第四套人民币知识大全    手串的玩赏与收藏    道光瓷器的收藏与价值    宣纸的基本使用常识    《朔北美虎图》    《金顶云涛乐牛图》    《八骏马》    《碧湖春山晓日图》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宋 缂丝紫芝仙寿图 轴

  到底还有什么,能难得倒女人的一双精巧手。透过缂丝,我们隐约看到古时的绣女们坐在织机前,织梭飞舞,彩丝飘扬,一段精美卓绝的织绣艺术品便随着织机的咔咔声缓缓而出……千年以后,这一段段遗存下来的美丽仍然让今天的人们惊叹和感慨。

  正如我们今天对美女的认知是“白、富、美”一样,“德、言、容、工”便是古人眼里看美女的标准了,女红不仅能反映女子是否心灵手巧,还能够在宁神静气中,陶冶心境和心智,提炼气质功底。

  历史上有不少以“工”而名留青史的奇女子,三国时期的吴王赵夫人就有“三绝”绝活:可在指间以彩丝织成龙凤之锦是为“机绝”,能用针线在方帛之上绣出“五岳列国”地图是为“针绝”,又以胶续丝发作罗丝轻幔是为“丝绝”。唐代永贞元年有一奇女子卢眉娘,十四岁就能在一尺绢上绣七卷《法华经》,字仅粟粒之大,点划分明。明代有韩希孟的顾绣,晚清民初则出现了曾入宫廷传授绣艺、东渡日本考察的沈寿。

  最早以缂丝名世的也当然是一位女性——南宋朱克柔,宋徽宗曾在她的织品《碧桃蝶雀图》上亲笔题诗:“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

  缂丝,正是女红中最为耗时、最为极致的一种。

  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的欣赏装饰性丝织品。一般锦的织法皆为通经通纬法,缂丝的编织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纬线穿通织物的整个幅面,使缂丝犹如雕琢缕刻,且有一种强烈的双面立体感,老式织布正面干净,但背面凌乱,而“通经断纬”让正反面都一样,与普通织品非常不同。

  缂丝“通经断纬”的织法还有不少品种,每个品种都有其各自的特色:本缂丝,质地厚重;铝缂丝,柔细轻软;明缂丝,雍容华贵,引箔缂丝,夹有纸箔;现在一般将质地厚重的称为本缂丝,细软一些的均称为宋缂丝。在缂丝中,“合花线”技术是中国独有的,比如织一朵牡丹花瓣,从大红到白之间,要逐步过渡,一般纺织是用过渡色块来逐级褪晕,而合花线技术可以做成渐变。它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绞捻在一起,仿佛绘画中调色。

  因技法巧妙、耗工多、用材贵,历代人们把缂丝与黄金价值相等同,“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词一直延续到现在。古时也有 “……如妇人一衣,终岁可就。”

  缂丝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先秦时期,新疆一带已开始制作以羊毛为原材料的缂织品——缂毛。至少在隋唐时期,我国便开始制作缂丝了,敦煌石窟中的缂丝幡幢,图案多是几何纹样,设色华丽,可见当时缂织技术已趋成熟。

  到了宋代,缂丝超越实用工艺品的范畴,转向了纯粹欣赏性的艺术化的创作,并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达到令后世千年间也难以逾越的一个高峰。北宋时期,随着院体画派的发展,缂丝开始采用国画来做底稿,合花线技术能逼真地表现出笔意的浓淡,一下从纹样制作跃升为艺术欣赏品。

  缂丝有专用的织机——缂丝机,这是一种简便的平纹木机。缂织时,先在织机上安装好经线,经线下衬画稿或书稿,织工透过经丝,用毛笔将画样的彩色图案描绘在经丝面上,然后再分别用长约10厘米、装有各种丝线的舟形小梭依花纹图案分块缂织。

  缂丝能自由变换色彩,因而特别适宜制作书画作品。缂织彩纬的织工须有一定的艺术造诣。缂丝织物的结构则遵循“细经粗纬”、“白经彩纬”、“直经曲纬”等原则。即:本色经细,彩色纬粗,以纬缂经,只显彩纬而不露经线等。由于彩纬充分覆盖于织物上部,织后不会因纬线收缩而影响画面花纹的效果。

  一幅作品的完成,要落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嵌后轴经、拖经面等16道工序,更换数以万计的梭子才能完成,耗时往往经年累月,到了作品完成之时,缂丝下的画稿移动还不能超过5毫米。缂丝制作难度之大可见一斑。

  缂丝的织造十分繁复,织造者不仅要经年累月耐得住寂寞,还要有一定的绘画艺术功底,否则很难胜任制作缂丝的重任。南宋的缂丝奇女朱克柔便是当时最为有名的缂丝创作者。

  至明代,缂丝名家不断涌现,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朱良栋了。《瑶池吉庆图轴》就是朱良栋的代表作。

  《红缕梦》中晴雯所补的“雀金裘”,就是把孔雀翎毛上的羽绒与丝绒拈合后缂织而成的。定陵出土的明万历皇帝的缂丝龙袍,同样是用孔雀羽毛缂织的龙纹。这些用孔雀羽毛缂织出的花纹,看上去“金翠辉煌,碧彩闪烁”,而且永不褪色。

  宋徽宗之后,精美的缂丝受到更多皇室的喜爱,他们不仅把缂丝作为生活中的实用品,更把缂丝当作艺术品来收藏。

  故宫(微博)博物院收藏的缂丝精品,临摹书画作品的缂丝比例最大。这些缂丝通篇采用纯粹的缂织技法,就连人物眼珠、衣服皱折等细节都用丝线一根根地织造表现,气韵生动,反映出丝缂工艺的高超水平。与缂丝有关的服饰中,龙袍是最炫目的,龙袍大都是缂丝制成,做一件龙袍起码需要三四个人花上一两年时间。

  无论是缂丝所耗费的巨大人工,还是为艺术所倾注的心力,都让缂丝尽显尊贵和奢华。

  说起缂丝现代的收藏和保护,不得不提到两个关键人物:张学良和朱启钤。

  朱启钤,贵州开阳双流镇人。他是清末民初“交通系”的重要人物,一度出任代理国务总理,同时又是一位古建筑学家、收藏家。出于对缂丝的热爱,他不惜巨资收购了大量缂丝精品,当时的收藏界有“朱家缂丝甲天下”之说。

  他收藏的缂丝,大多是从清代恭王府里流散出来的皇帝御赐之物,包括宋代名家朱克柔的《牡丹图》、《山茶蛱蝶图》等。他还对缂丝进行研究,撰写了《存素堂丝绣录》一书,把藏品一一著录其中。

  对朱启钤收藏的这批缂丝,日本人垂涎已久。1924年,日本实业巨头大仓喜八郎向朱启钤提出,愿意出100万银洋收购这批缂丝。

  此时的朱启钤,虽然已经家道中落,急需用钱,却丝毫不为这笔巨款动心,他私下对家人说,这批国宝就是卖,也坚决不能卖给外国人!

  张学良将军得知消息后,立刻与朱启钤联系,表示愿意接手这批缂丝,并保证“绝不让它们流失海外尤其是日本”。有了张学良的承诺,朱启钤才放心地把这批缂丝以20万银元的价格,半售半赠地交给了张学良。

  接手缂丝后,张学良不敢大意,谨慎地把这批宝物珍藏在当时的东北边业银行金库中。

  然而,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东北,这批缂丝随边业银行一起落入日本正金银行之手,被运到长春存放。当时的伪满洲国还把这批缂丝定为了“国宝”,在日本印成一本名为《纂组英华》的图录。

  幸运的是,日本投降后,朱启钤在文物专家王世襄的帮助下,将这批缂丝从长春空运到北京,交给了故宫博物院,成为今天故宫博物院和辽宁省博物馆珍藏的国宝。

  2006年春拍中,香港苏富比、佳士得先后推出的清乾隆御制缂丝甲胄和清乾隆御制缂丝三星图轴,各以1526.7万元和1817.9万元的高价成功拍出。

  相较香港,缂丝的受欢迎程度在内地市场也毫不示弱,前不久一件清代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就以3575万元的价格在北京某拍卖公司拍出,另一件红木雕花镶嵌缂丝绢绘屏风又以8372万元在上海崇源拍卖行落槌成交。从近年来缂丝作品在拍卖场上的迭创新高的表现看,未来缂丝作品再创佳绩是可以预期的。

上一篇 : 仇英《汉宫春晓图》赏析   下一篇 : 书画收藏中的误区和风险
  编辑上传: 画香亭园          → 推荐给我的好友      浏览: 9461 人次
书画收藏相关文章
为什么说宋画是中国古典绘画的最高成就    2020-01-19
《乾隆皇帝洗象图》中的节令民俗    2019-08-01
黄宾虹与《钟馗图》    2019-07-10
马元驭《蓝藤富贵图》    2019-06-22
康熙瓷器上的仕女图: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    2019-01-30
书画收藏热门文章
版画冷门收藏也有春天    2012-04-11
梅兰芳其人其画    2018-06-26
写实绘画市场行情及收藏    2010-09-23
书画升值高于房产 当代名家30万/平尺    2011-07-21
名家瓷板画十年涨五十倍    2010-08-24
     
 
书 法 艺 术
三苏祠藏沈为书法立轴
书法这样写,节奏感更强!
写好楷书的十条法则
嘉庆皇帝楷书《五福颂》
赵孟頫之孙赵麟书法 洒落超逸不失家法
王羲之:霜降的橘子才好吃!
书法中的道家思想
张旭书法作品欣赏:气势奔放 运笔无网不收
唐太宗的书法情结
简说米芾大字观
学书法,请记住这十点
欧阳中石:书法靠死练是出不来的!
魏碑极品《张黑女》天下孤本
书法和写字的区别
这书法,美若佳人
 
博 客 文 集
《朔北美虎图》
《金顶云涛乐牛图》
《八骏马》
《碧湖春山晓日图》
大才子苏轼写的那些绝...
30立什么?40惑什...
这些知识只有1%的人...
从风水角度,住宅庭院...
老祖宗传下八句劝世良...
年轻人:现在偷的懒,...
古训:中国人8大忌讳...
攀比+“善良”+悔恨...
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你凭什么不努力又什么...
你不努力,永远不会有...
 
历 代 名 家
杨晋 吴观岱 刘彦冲
胡若思 赵之谦 张雨森
史光恩 奚 冈 高克明
钟钦礼 孙君泽 颜 辉
仇 珠 汪 镛 张 宏
郑曼陀 原 济 安正文
卞文瑜 方增先 江明君
周之冕 文 同 王洪超
欧京海 赵时棢 李自健
赵光辅 孙梦卿 王 霭
苗 墨 刘宗古 徐崇嗣
王沂东 周中耀 潘 素
顾 安 马和之 朱好古
冷 铨 缪谷瑛 王树谷
王居正 李壮平 关则驹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128306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