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是一场人民战争,在基层织牢疫情防控网,需要警惕盲点,破解盲点。
目前乡村防治疫情中的盲点,就是“差不多”“好像还不错”的意识。经过各级政府的大力宣传动员,特别是在严峻的疫情形势面前,农村地区的广大村民都能积极投入防控之中,但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疲劳、放松警惕,如果本村没有人发热、送医、确诊,大伙就相对轻松,有说有笑,对少数家里到底有没有口罩、需不需要准备口罩等不以为然。可一旦有病例出现,却又因家里没有储备,在药店、卫生室也买不到口罩,感到措手不及。
这说明,乡村的防控还要精细更精细,不能止于大多数戴了口罩就差不多了,基层党组织还要挨家挨户落实严格防护,真正做到有备无患。在一些农村地区,口罩、84消毒液等基本防护物资都还很紧缺,医疗防控物资优先保障武汉、重点市州的同时,也要看到乡村防控的薄弱点,适当向乡村倾斜,为村民雪中送炭。
在市场保障方面,不少人认为,农村土地广阔,粮食、蔬菜不用愁,过年很多家庭都杀年猪,物资保障能够自给自足。实际情况是,今年返乡人员多,特别是滞留时间长,有一些家庭已出现“坐吃山空”之虞。有的村民因为疫情防控和交通管制,推迟了返回上班地,只得留在村里。但街上的店铺都关着门,买粮买菜就成了问题。如今的农村,商品经济早已深入到家家户户,春节返家的亲人多,外出买菜买肉早已是常态。村民们说,往年正月初三街上的集市就有鲜肉、活鱼卖,但今年这个特殊时期,到正月初十,集市仍然空空荡荡。
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活需求,农村市场的各类生活必需品供应也是重要部分。增加对农村市场的米、肉、油的供应,保证乡镇、农村的集市、超市、药店打开门来、量足价稳,广大农村的群众才能吃上“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