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谷宫灯
安远是一座古城,在甘谷。
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宋真宗天禧年间,大概有一千多年了。如此古老的小城,如今要想找一些古老的证据,却很难。比如,城墙早就没了,史书也没流传下来,这其实是中国不少老城的通例。好在安远的历史烟云虽然散了,但还没有散尽——在安远古老深远的天空下,至今,还亮着一盏灯,一盏自宋代点亮就再没有熄灭过的灯。
这就是安远宫灯。
宫灯,应当是古代游娱的一种。但能在如此偏远的老城兴盛开来,足见它当年的繁华。这或许和甘谷的历史大有关系,而宫灯的出现,则加深了这种繁华。至清代,安远宫灯的制作技术已十分成熟了。据说,当时有钱的人家,每逢春节,会请来专业画师制作新灯。灯的形状,多为四方形,一灯四面,灯架开合自如,灯面多取高级丝纱。《长物志图说》里文震享如此谈道:“灯样以四方如屏,中穿花鸟,清雅如画者为佳。”
安远宫灯,何尝不是如此呢!
想想,在安远遥远的春节里,爆竹声声,高耸的城墙里,一盏盏艳丽的宫灯挂满长街,似银河落入人间,繁星点点,气象万千,何等壮观呀。我,多想回到清末年间的甘肃安远,徘徊在这样的老街,在这样的灯火下,四处游荡。有趣的是,安远宫灯的灯面,不是简单的灯面,而是多以古代小说为蓝本而绘有画面。一盏灯一回,一盏盏灯排起来,就是一本亮着的连环画。我不知道,连环画,这种我小时候叫小人书的艺术形式起源于何时,但得承认,安远宫灯可能是自古以来最别有情趣的一种“连环画”吧。就像那纸质的连环画一样,安远宫灯所呈现的,也是一个个饶有趣味的历史故事。《三国演义》啦,《西厢记》啦,《精忠岳传》啦,这些在民间有口皆传的通俗故事,在安远,都能以一盏盏宫灯的样子,亮给你看,仿佛一本打开的书。灯火的下面,扶老携幼,男女相伴,人来人往,一派烟火气息。
再往后,就有了专门的灯会。灯会期间,也多了秦腔、秧歌等不同内容的民间游娱方式,让灯会的民间气息更加浓烈了。据说,安远宫灯留下了不少,但在“文革”期间没能躲过一劫。如今,好像只留下关于《三国演义》的一些了。我至今没有见过,但我想,那一定是世上最美的连环画吧。
其实,与其说安远宫灯是一部打开的连环画,不如说它是一座西北古老的小城留下的一盏永不熄灭的灯。这灯火,至今还在安远的天空下亮着。
它的底座,就是古风盈盈的大宋王朝。
想想,在安远遥远的春节里,爆竹声声,高耸的城墙里,一盏盏艳丽的宫灯挂满长街,似银河落入人间,繁星点点,气象万千,何等壮观呀。我,多想回到清末年间的甘肃安远,徘徊在这样的老街,在这样的灯火下,四处游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