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民间艺术频道>>>徽州三雕:如何传承创新
猜你喜欢的文章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甘肃陇南独特乞巧民俗:在水一方·传承千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 编辑:王姊妃 为您推荐  马克思故乡决定接受中国赠雕像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百家宴的由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疆哈密“绣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徽州三雕:如何传承创新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9年05月22日 20时54分26秒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若兰   浏览:4851 人次 【打印】 【纠错

 

    徽州三雕是指在古徽州一府六县(今安徽省的黟县、歙县、祁门、休宁、太平、绩溪和江西省的婺源县)的区域内,具有徽派风格的木雕、石雕、砖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三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世代相传,有完整的工艺流程,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明清时代,商界上成功的徽商为了光宗耀祖,乐善好施,回到家乡,将商道上的积累,用于大兴土木,建设自己的家园。为了追求建筑的气派、舒适与品位,对建筑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推动了徽州三雕工艺向精深发展,并日臻成熟。

    徽州三雕的严峻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徽州三雕技艺的传承步入了尴尬的境地,面临生存的危机。首先表现在古徽州三雕艺术珍品的流失与日见减少。半个多世纪以来,徽州古建筑始终处于重视不够、保护不力的弱势下,致使许多珍贵的三雕艺术品离开了它的母体,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对象,有的还被大量运往外地,流入他乡。

    徽州三雕技艺要求从事者远离浮躁,静下心来,在清贫中从事默默无闻的劳动,这也使得当今的年轻人望而却步,少有问津。同时,又由于劳动回报的微薄,一些原本从事三雕技艺的民间艺人中途放弃了。当前,从事徽州三雕技艺的队伍已是今非昔比,寥寥可数。

 

    表现手法,新旧结合

    传统的徽州三雕,首先重视的是选材和选题。木雕用料大多选用产于当地的名贵树种,如檀木、银杏、红杨、榧树、石莲等。石雕的取材来源主要有青黑色的黟县青石和褐色的茶园石,色泽有别,观感亦有差异。砖雕的用料比较讲究,一般采用经特殊技艺烧制成掷地有声、色泽纯青的青砖为材料,雕刻前,还应将青砖细磨成坯。徽州三雕在选题上首先考虑的是建筑部位的需要与可能,其取材甚为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云头、回纹、八宝博古等,主要追求的是吉祥如意、安康和谐、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其雕刻手法上大多采用平雕、浮雕、圆雕、透雕和线雕并用。

    笔者钻研三雕多年,认为在制作手法上,应该严格采用下面五种方法,即疏密冲点法、过度隐式法、阴阳表现法、粗细加线法、远近透视法。这五种方法,用的是辨证的观点,追求和讲究的是用对比、差异、错位的手法,使人的视觉审美达到轻松愉悦的效果和境界。

    手工制作与激光雕刻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的一些手工劳动逐渐被机器和电脑所代替,徽州传统的三雕工艺也不例外。一段时期以来,性能先进,功效颇高的激光雕刻机被广泛用于徽州三雕产品的制作,这从表面来看,是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但我认为,徽州三雕工艺之所以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核心和精髓就在于手工制作,三雕工艺的继承和传承形式,只能是用手工来完成,除此别无它途,也无捷径。

    传承创新三建议

    如何进一步做好徽州三雕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笔者认为,首先政府应从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出发,建立机制,营造出从事三雕工艺制作大有可为的社会氛围,使民间艺人政治上有地位,劳动上有回报,生活上有保障。其次,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第三,在继承的基础上,鼓励三雕工艺大胆创新。开发作品不能闭门造车,而要融入现实生活元素和情调,挖掘当地文化,不断研发制作出让消费者看得上、买得起、带得走、耐欣赏、可实用、想收藏、能升值的徽州三雕新作品。

    (作者为徽州三雕民间艺人)

上一篇 : 北宋时期的傀儡戏   下一篇 : 古城灯火:底座就是大宋古风盈盈
  相关文章 (历代民间艺术
 
中华艺术瑰宝之-自贡扎染
山东日照农民画:草根艺术闯出新天地
澄怀格物:即将消失的老手艺
桃源刺绣:飞针走线巧盘花
留住年画:纸上的年味
  热门文章 (历代民间艺术
中国瓷画 雅火炼丹青
挑花:在失传边缘的民间艺术
湖南擂茶的趣味风俗
民间艺术“跨界”进入当代艺术领域
民间艺术良辰 奈何老去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1603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