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民间艺术频道>>>祈福纳祥话“如意”
猜你喜欢的文章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甘肃陇南独特乞巧民俗:在水一方·传承千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 编辑:王姊妃 为您推荐  马克思故乡决定接受中国赠雕像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百家宴的由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疆哈密“绣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祈福纳祥话“如意”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9年05月02日 20时46分09秒   来源: 北京商报    编辑:若兰   浏览:4292 人次 【打印】 【纠错

 

《蓝田玉如意》

 

 

《万仕如意》

 

    近年来,作为中国传统把玩件的重要吉祥物——如意,在当代生活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在国内各地古玩交易市场,各类如意无论是古物还是新器,价格都明显上涨,且成交活跃。此外,在很多城市的珠宝玉器专卖店里,各种玉翠如意新品也颇得消费者青睐。无论是祝贺朋友公司开业,还是为家里长辈祝寿,花几百元或一两千元买一柄玉翠如意送上,祝愿万事如意,已很常见。

    如意,是一种象征吉祥的传统器物。在中国古代,帝王、豪族、文士、高僧等都有执握如意之好,以此求得称心如意与平安祥和。据了解,人们收藏如意,保值增值的同时还有祈福纳祥的需求。近年来,玉如意成为拍卖会上的一大亮点。如2004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一柄估价为20万-30万元的“清乾隆白玉雕年年有余纹如意”,以143万元成交,一时轰动整个收藏界。

    “如意”原属佛教词汇,译自印度梵语“阿娜律”,是一种柄端为心形的手柄。佛教法师讲经时经常手持如意,将经文记在上面,以免遗忘。然而更广泛地为人们所认同的如意起源,其实是古有雅称“不求”的搔背工具——“痒痒挠”。后来,因为它寓意吉祥,造型小巧可爱,实用功能退化,逐渐向纯粹的陈设珍玩和礼物馈赠演化。

    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亦有但少见。康熙年间,如意成为宫里皇上、后妃的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如意的品类有珐琅如意、木镶嵌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清代皇室用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之物;民国时如意成为贵重礼品,达官贵人相互馈赠,祝愿称心如意。

    从唐代开始,如意制作更加讲究,造型丰富多彩,到了明、清时期,从实用品逐渐转向陈设品和欣赏娱乐的艺术品,其长度变短,柄端手指形变为少见的灵芝形、云朵形状等。主体呈流线形,柄微曲,整体造型优美华丽。材质方面又多了金、玉、水晶、象牙、玛瑙等珍贵材料。浮雕、镂空、镶嵌及景泰蓝工艺也用上了,而且装饰有精细华丽纹饰。精品中有汉玉檀柄如意、金镂空嵌珍珠如意、翡翠三镶如意、料石雕漆如意、木柄嵌玉如意、掐丝珐琅如意等,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如今这些珍品有的深居世界各大博物馆,或者是成为藏家很少示人的珍藏。

上一篇 : 鲁西南织锦的前世今生   下一篇 : 北宋时期的傀儡戏
  相关文章 (历代民间艺术
 
中华艺术瑰宝之-自贡扎染
山东日照农民画:草根艺术闯出新天地
澄怀格物:即将消失的老手艺
桃源刺绣:飞针走线巧盘花
留住年画:纸上的年味
  热门文章 (历代民间艺术
中国瓷画 雅火炼丹青
挑花:在失传边缘的民间艺术
湖南擂茶的趣味风俗
民间艺术“跨界”进入当代艺术领域
民间艺术良辰 奈何老去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151320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3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