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民间艺术频道>>>鲁西南织锦的前世今生
猜你喜欢的文章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甘肃陇南独特乞巧民俗:在水一方·传承千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 编辑:王姊妃 为您推荐  马克思故乡决定接受中国赠雕像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百家宴的由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疆哈密“绣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鲁西南织锦的前世今生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9年05月02日 20时42分07秒   来源: 齐鲁晚报    编辑:一花雾人   浏览:4941 人次 【打印】 【纠错

 

    鲁锦,就是将有色棉线按照设计好的经纬,织成带有几何图案的家织土布,在鲁西南当地,俗称“土布”、“粗布”等。因其织工精细、绚丽似锦,于1986年被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定名为“鲁西南织锦”,简称“鲁锦”。

    源远流长的鲁西南织锦

    关于嘉祥纺织工艺的最早记录,见于《战国策·秦策·秦武阳谓甘茂章》,其中有曾子母亲织布的记载。另外,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刻有一幅《曾母投杼图》,其中曾母使用的斜织机就是今天遍及鲁西南家家户户的立式织机的先祖。西汉刘向《烈女传》载有“秋胡戏妻”的故事,故事中记载秋胡之妻靠植桑奉养婆婆,秋胡戏妻之地即为桑林边。秋胡,春秋时期南武城人(今嘉祥县内有南武城遗址)。这些史料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嘉祥一带就是桑蚕之地,纺织技术已经很高。汉代时期,亢父(今济宁市)是全国三大纺织、服饰手工业中心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鲁西南地区广植桑麻,桑麻纺织得到进一步发展。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的“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和“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的诗句,描绘出唐代山东纺织业的盛况。宋代,鲁西南地区的丝、麻织品名扬海内外。

    至元代,黄河流域开始种植棉花,使用棉花做原料纺线织布越来越普遍。鲁西南人民将传统的丝、麻纺织工艺糅于棉纺织工艺,织成的棉布就是我们所说的鲁锦。嘉祥元代曹元用墓出土的棉菱形花纹织锦,其精美的图案显现出起步阶段的嘉祥民间织锦技艺已经十分精湛。明朝初期,棉花开始在鲁西南地区大面积种植,棉纺织技艺日趋成熟。随着明清两代织具的改进和纺织、印染技术的发展,鲁西南地区的棉纺织业进入了十分繁盛的时期,鲁锦织造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清代鲁锦曾作为贡品进献朝廷,至今中央美院民间美术研究所还收藏着清代鲁锦数百个品种。清末,随着洋布的大量涌入以及民族纺织工业的发展,手工织造的鲁锦受到冲击,渐趋衰微。

 

    72道工序织造出五彩鲁锦

    20世纪70年代,鲁锦在嘉祥农村依然普遍,当地妇女人人擅长纺线织布,产品多为自用。据档案资料记载,嘉祥民间手工织机曾经达到1.4万多台,纺棉车10万多架,三四户就有一台织布机,每户就有两三架纺棉车,很多一家一户就能独立地进行纺、浆、径、涮、织等全套工序。

    鲁锦的织造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先后要经过大大小小72道工序,主要有纺线、染线、扽线、经线、闯杼、刷线、掏缯、吊机子、织布9道主工序。每道主工序里有诸多子工序,全部采用纯手工工艺。织造工具几乎全是木制的,结构都很简单。随着鲁西南劳动妇女对纺织技术的不断革新,民间织锦由最初一把梭、两把梭,发展到13把梭,最多可达20把梭。

    鲁锦的图案意境,是靠色线交织出各种各样的纹饰来体现的。通过抽象图纹的重复、平行、连续、间隔、对比等变化,形成特有的和谐美,极具艺术魅力。如今,嘉祥鲁锦在最初的平纹、斜纹、缎纹、方格纹的基础上,又发展出枣花纹、水纹、狗牙纹、斗纹、芝麻花纹、合斗纹、鹅眼纹、猫蹄纹等8种基本纹样。早期的二匹缯,已发展到现在的四匹缯、六匹缯、八匹缯。

    鲁锦用色通常是红绿搭配,黑白相间,蓝黄穿插。不同配色,不同纹样,艺术效果也全然不同。一团团洁白的棉花,经嘉祥妇女灵巧的双手,能够纺、染成22种基本色线,织成1990多种绚丽图案。“黑镶边长流水”图案是自明清以来极为流行的传统纹样,纯黑的平纹镶边,红黄绿色彩鲜艳的流水纹,反映了人民大众期盼幸福生活细水长流的愿望。“迷魂阵”、“喜字锦”,从名称就可以看出妇女们从复杂工艺中领略到的乐趣。嘉祥县黄垓乡的织布能手,凭提花斗纹的技巧,可织出形象逼真的人物、动物和各种花卉图案,如“孔雀开屏”、“枣花竹节”、“十样景”、“外廓城、里廓城,当中坐着老朝廷”、“八砖铺地九项门,楝子开花转遭围”、“小猫蹄、大猫蹄,中间串着一根筋”、“八砖、七砖、柳条花”等,真可谓巧夺天工,五彩斑斓。

    1985年以来,嘉祥县先后在济宁市艺术馆、山东省美术馆、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工业展览馆以及北京等地举办了嘉祥织锦艺术品展览,并多次参加北京国际商品展示会、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大型展览活动。1989年以来,嘉祥成立了一些鲁锦企业,这些企业结合传统工艺,融合先进生态染整技术,开发了许多新产品,先后出口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使嘉祥成为名扬中外的“中国鲁锦之乡”。

上一篇 : “中国古典舞”在现代的传承和发展   下一篇 : 祈福纳祥话“如意”
  相关文章 (历代民间艺术
 
中华艺术瑰宝之-自贡扎染
山东日照农民画:草根艺术闯出新天地
澄怀格物:即将消失的老手艺
桃源刺绣:飞针走线巧盘花
留住年画:纸上的年味
  热门文章 (历代民间艺术
中国瓷画 雅火炼丹青
挑花:在失传边缘的民间艺术
湖南擂茶的趣味风俗
民间艺术“跨界”进入当代艺术领域
民间艺术良辰 奈何老去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19852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