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民间艺术频道>>>“中国古典舞”在现代的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的文章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甘肃陇南独特乞巧民俗:在水一方·传承千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 编辑:王姊妃 为您推荐  马克思故乡决定接受中国赠雕像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百家宴的由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疆哈密“绣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中国古典舞”在现代的传承和发展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9年04月25日 17时56分18秒   来源: 香港文汇报    编辑:若兰   浏览:4933 人次 【打印】 【纠错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敦煌风格的中国古典舞

   在大学时有位研究“中国古典舞”的教授曾对我说,“看着你们上身做着戏曲手位,下身在练习着芭蕾,耳边听着钢琴伴奏,舞蹈却在表现秦汉故事;并说这是在学习中国古典舞,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我问他为什么不改变一下呢?“难道没有芭蕾基训,没有钢琴伴奏就没有中国古典舞了吗?”他长叹一声道:“六十年啦,太久了,积重难返喽!” 

    当舞蹈界有识之士怀着这种沉重的心情,跨进人类的二十一世纪时,对中国古典舞的审度与反思便成了一种使命。 

    钢琴伴奏声中的中国古典舞 

    在上个世纪中叶,一批投身于新中国舞蹈事业的先贤们,怀着对新生活的满腔热忱,怀着对开辟新舞蹈学科的崇高责任感与使命感,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中国古典舞的探索与创建。由于处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一天等于二十年”那样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样一个火红的年代。这些中国古典舞的拓荒者们,凭着勇气、执着、奉献的精神,还有「尽早向党和人民汇报成绩」的迫切心理驱赶下,从离自己最近的中国戏曲中寻找发掘舞蹈元素,剥离舞蹈动作并创作出了一个又一个内容感人的哑巴戏,在形式上只是没有了唱腔的戏曲动作表演,并以此确立为“中国古典舞”。后来为了这种表现形式的传承与教学,又恰逢中国学习苏联老大哥的狂潮迭起,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把西方芭蕾的训练教学搬进了中国古典舞的教学体系。也就是从上个世纪中期开始,一个由中国戏曲舞蹈的表演程序,加上西方芭蕾的教学训练及舞蹈编创方法为一体的“中国古典舞”,便在钢琴的伴奏声中应运而生了。 

    在当时,人们还没有真正懂得什么是中国古典舞的时候,这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舞蹈混血儿,也的确起到了推动中国舞蹈事业、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作用,并且也生成过不少生动感人的艺术作品,当人们现在重新回顾那些闪耀着时代光芒的舞蹈节目时,依然对它当时的社会价值有着积极的评价,对它的开创者怀着深深的敬仰与钦佩。

    走出古代舞蹈学科之路 

    进入重科学的新纪元,人类在进步过程中对过去的认识与行为重新审度,我们过去的“中国古典舞”在教学和传承上便出现了新的问题。前不久我无意中听到两个古典舞专业的学生在议论,“现在的古典舞越来越不像古典舞了。”在昆明举办的荷花杯舞蹈大赛上,就有人再次发出“中国古典舞走到头了”的惊呼,更有甚者,在中日韩举办的传统舞蹈大赛中,中国的“古典舞”被日韩专家一致认为应该去参加当代舞大赛,“中国根本就没有古典舞”……其实多年来,舞蹈界对现存“中国古典舞”的质疑,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舞蹈界很多专家学者,甚至包括当初古典舞的开拓者们,都对扶着把杆,听着西洋乐学习“中国古典舞”的奇怪现象生成过怀疑和动摇,然而这毕竟是他们倾注毕生心血铸就的艺术成果,毕竟是从青年走向暮年的艰辛历程,如果一旦把它彻底否定,那么对自己的平生将如何交待?如果一旦把它彻底摒弃,又用什么来取而代之?这种沉重感、苦涩感纠缠了几代“中国古典舞”的创建者与继承者。太多的投入、太多的奉献、太多的热情、太多的珍惜,化作一股不可抗拒的顽强阻力,在中国舞坛许许多多老艺人心中都有这种挥之不去的情结,都有这种深沉而狭隘的成就情感。 

    人类历史的进化过程,与自然界物种的兴衰更替,有着惊人的相似,正当旧的“中国古典舞”由盛而衰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古典舞在另一群舞蹈拓荒者手中破土而出!一九八零年的《丝路花雨》、一九八二年的《铜雀伎》开辟了中国古典舞的新纪元。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舞蹈界出现了两支并行不悖的艺术流派,一支是从有着800年历史的戏曲艺术入手,从戏曲舞蹈中博探深究,并把中国传统武术、杂技和体育技巧运用于当今舞蹈训练和编创之中,继续沿袭西方芭蕾基训,坚持秉承建国后开创的“中国古典舞”体系。而另一支则是独辟蹊径,在从先秦到明清的历史典籍中沙里淘金,并从考古研究入手,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烟波浩淼的历史文化遗存里寻找、研究、发掘,整理自夏、商、周、秦、汉到唐、宋、元、明、清以及四夷周边少数民族的丰富古代舞蹈遗产中开掘出更为精准确切的中国古代舞蹈学科之路。 

    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对中国古典舞的考古发掘,这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也是中国古典舞从朴素的感知到理智的深入的过程,是从东拼西凑转化到科学系统发掘研究的巨大进步。正是这个进步才使我们又一次在舞台上看到了商周秦汉乐舞,看到了敦煌飞天,看到了魏晋风度,看到了盛唐华章。我们从隐隐约约的感觉,到眼前豁然开朗,原来真正的中国古典舞,正以她千种风情、万般娇媚的绰约丰姿,向我们展现出一个古老而又瑰丽的舞蹈世界。 

    今天,当人们准备以凤凰涅盘的重生心态,去接受一个最大程度还原历史本真的中国古典舞到来的时候,我们依旧充满同情与爱惜地回顾那个初创古典舞的历史过程,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在新落成的中国舞蹈博物馆里,还会见到她的音容笑貌,心中依然存蓄着无限眷恋,腮边依然滚动着难舍难分的泪花,她毕竟是中国舞人那段千回百转的经历,她终究是一代舞蹈拓荒者们披荆斩棘的旅程,她也曾有过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也曾在我们心中激荡起过怎样的波澜…… 

    当舞蹈界完全摆脱了西方芭蕾对中国古典舞的束缚之后,人们会惊喜地发现原来真正的中国古典舞是那么宏伟、壮丽,那么辉煌、动人,这正是每一个舞蹈者所期待、所向往、所追求的,藉此才会有突破旧框框的勇气。在中华民族万紫千红的舞蹈艺坛上,不仅有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深邃辽远,还有夏商周秦礼乐的古朴凝重,不仅有汉唐敦煌的辉煌灿烂,更有明清戏舞的丰富多彩,还有古代各少数民族经典舞蹈汇聚而成的中国古典舞,这舞蹈花园里的万紫千红,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舞蹈篇章。 

    面对此情此景,无论是最早的“中国古典舞”奠基人,还是如今的“中国古典舞”传承者,都会满怀喜悦地讴歌与赞美。新中国古典舞博大精深的艺术资源,兼收并蓄的舞蹈语汇,能给每一位从事舞蹈的创作者,以无穷无尽的想像空间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有了一部五千年活灵活现,载歌载舞的中国历史,我们得以一起去欢呼和拥抱中国古典舞的春天。
上一篇 : 穿越千年的神秘织锦   下一篇 : 鲁西南织锦的前世今生
  相关文章 (历代民间艺术
 
中华艺术瑰宝之-自贡扎染
山东日照农民画:草根艺术闯出新天地
澄怀格物:即将消失的老手艺
桃源刺绣:飞针走线巧盘花
留住年画:纸上的年味
  热门文章 (历代民间艺术
中国瓷画 雅火炼丹青
挑花:在失传边缘的民间艺术
湖南擂茶的趣味风俗
民间艺术“跨界”进入当代艺术领域
民间艺术良辰 奈何老去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1211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