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展宏图
潮州麦秆画传承人方志伟:
薪火相承,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面谱”版聚焦这样一批人士,他们或是手工制造者、或是悬壶济世者、或是金融才俊……他们子承父业、传承行业精华。守一份寂寞,留一份绚烂。
麦秆画因其制作材料为麦秆而得名,是一种洋溢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间剪贴艺术,潮州麦秆剪贴画主要以人物、花卉、鸟兽、水族和山水为主题,既有潮州刺绣的纤细,又有中国画的韵味,深受人们喜爱。潮州麦秆画的省级传承人方志伟从事麦秆画的创新设计工作40余年,他从潮州麦秆厂的一名普通艺人做起,凭着对麦秆画的喜爱与对这门传统工艺的执着,不断丰富和创新麦秆画内容,让麦秆画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麦秆画《贝多芬》被卡塔尔王子买走

《潮州古城》以28.8万元人民币被收藏者高价买下
从事麦秆画
创作40余年
平常用来生火煮饭、垫牲口棚子的麦秆,在一些手艺人眼中是宝贵的创作材料,他们用自己的一双巧手,运用精细切丝工艺,让麦秆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眼前。走进潮州市麦秆画研究艺术馆,墙上一幅幅构图独特、内容丰富的画作引人入胜,画面上的鸟兽、花卉、山河、人物等图案呼之欲出,如不是近距离亲自看到,你甚至不敢相信这一幅幅画是由麦秆做成的。
从事麦秆画创作40余年的方志伟是潮州市麦秆画研究艺术馆的馆长,多年来致力于潮州麦秆画的设计创作和推广,他告诉记者,潮州麦秆剪贴画工艺最初以编织物形式出现,过去乡村艺人用刚收割的麦秆,织成斗笠、桌椅、轿子、扇子、骏马等小工艺品,后来逐步演化成现在的麦秆剪贴画。
20世纪80年代,潮州的麦秆画制作处于鼎盛时期,当时有近两千人在从事麦秆画的制作,来自海内外的订单源源不绝。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市场多元化发展,潮州麦秆画市场日渐萎缩,当地特种工艺厂被迫停产后,师傅们纷纷转行另谋生路,而方志伟选择坚守这门传统工艺。
工厂倒闭后,方志伟来回奔波在潮州的大街小巷,逐个敲开曾经一起共事的伙伴的家门,劝说他们和自己一起重新从事潮州麦秆画制作,他的诚意打动了不少师傅,最终有8个人愿意跟着他一块创作麦秆画。
一幅麦秆画最高卖到28.8万元
方志伟于2004年组建了麦秆画研究艺术馆,他亲自带徒,并开办麦秆画创作培训班,培养了一批麦秆画的技术骨干人员。为宣传和推广麦秆画,方志伟背着爱人用家里的积蓄在当地最热闹的商铺租下了一间铺面,希望用团队创作的优秀作品吸引人们对麦秆画的关注,不过,传统手工艺品市场已大不如从前,他艰难维持了两年多时间,亏了近一百万元。但方志伟顶着亲朋好友的压力,一直没放弃。他们的辛勤付出总算有了转机,近年来随着各级地方政府出台措施支持发展传统工艺美术,潮州麦秆画也慢慢有了起色。
方志伟介绍说,现在的潮州麦秆画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其独特的立体画面感;二是其制作工艺非常精细,使用的麦秆由人工切成一片片头发丝般细小,然后经过剪截、漂白、染色、熏、蒸、烫、烙等十几道工序才算初步告成;三是染色麦秆画的内容丰富多彩,独树一帜。
多年的刻苦钻研终于有了收获,方志伟带领团队制作的麦秆画越来越有名气,广州亚运会期间,他创作的一幅肖像麦秆画《贝多芬》深深吸引了卡塔尔王子及其夫人,被他们当场以2万美元买下;他与多名师傅创作的《潮州古城》更是被收藏者以28.8万元人民币高价买下,创下了潮州麦秆剪贴画收藏价格的最高纪录。
与陶艺结合,麦秆画焕发新魅力
方志伟认为,传统麦秆画不是简单模仿祖辈的手艺,要不断创新技艺才有新的活力。他在潮州麦秆画以剪、贴为主、烙彩、染为辅的传统技艺基础上,吸收了国画、版画、油画和潮州刺绣针法、泥塑、木雕等技艺的长处,对“凹凸造型法”、“刺绣针法”等制作技艺加以创新,成功解决高浮雕立体、半立体麦秆画垫高后凹凸处理难题。方志伟告诉记者,运用这些改良后的制作技艺,粗大的树干能自如地表现其苍老弯曲的自然形态,人物面部的光线明暗变化更准确突出,山水、楼台、亭阁等景物的三维立体效果更明显。
由于早年从事过陶瓷设计工作,方志伟萌生了要将麦秆画和陶瓷集结于一体的想法。
方志伟希望制作出来的瓷器麦秆画光亮细腻、透明、耐温、耐潮湿,利于保存和收藏,但麦秆画不能承受高温,在陶瓷上进行麦秆画制作之后无法烧制。他花了多年时间四处请教专家,经过反复试验和多次失败后,他最终解决了这一难题,试制出来的陶瓷麦秆画光亮透明、耐潮湿,耐高温,可达到近100℃,并且表面强度高,不易破损,让陶瓷麦秆画具有绘画、书法、浮雕等艺术的韵味,大大提升了麦秆画的艺术价值。这门技艺的诞生,给麦秆画工艺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 2008年,方志伟将这项技术申请发明专利,取得中国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
让“麦秆画”
走进中小学课堂
只要不外出,方志伟每天都会抽时间到工作室,手把手地教导年轻学员如何把中空的麦秆用刀具切段、去节、破开、成片等基本功,他告诉记者,麦秆画制作很考验人的耐心,画面上每个人物、每处景观都要经过几千次的精细剪切才能制成。
虽然潮州麦秆画在艺术价值上越来越得到认可,但方志伟成为潮州麦秆画省级传承人后,更关注的是麦秆画的传承,他的麦秆画研究艺术馆里的年轻人并不多,技术骨干大多是老师傅,他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来学习、传承。近年来,他和一些老师傅到各地一些大学、中小学里教授学生制作麦秆画,一些学生也学有小成。
近段时间,方志伟一直在四处搜集旧的麦秆画,他的工作室摆满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麦秆画,这些麦秆画看上去仍非常鲜艳,方志伟表示,不同时期的麦秆画内容记录着麦秆画的发展痕迹,他想尽可能地多找旧的麦秆画,让更多的人了解潮州麦秆画的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