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工艺传承频道>>>面塑小品
猜你喜欢的文章 
 陈逢显:一梦微雕迷蝴蝶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国“五色旗”银质香囊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清雅的苏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一场中法琉璃艺术的精彩对话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明式传统家具榫卯技艺 枯木待逢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浙江安吉64岁非遗传承人陈长乐 “爱钻研”才能走得远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纤维艺术,难以想象的细腻!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万只蝶翅一幅画 被鲁迅赞为“文化瑰宝”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程氏剪纸”传承人做技艺减法 “土气”剪纸走向海外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内画鼻烟壶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山西和顺牵绣传承人:让千年硬质绣广为人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Richard Stainthorp电线人体雕塑艺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冲破抽象艺术与人物造型之间的界限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废弃的金属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羊皮筏子制作艺人:再脏再臭也放不下这门手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海南黄花梨家具制作技艺代代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玻璃雕塑艺术 玻璃球中的世界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统民艺走出国门,“胶东窗花”绽放英伦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叶子也能蝶变成唯美的艺术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埃及艺术家用烟丝作画 整幅画最后燃起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面塑小品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10年12月31日 21时13分39秒   来源: 文明中华    作者:彭群玲   编辑:若兰   浏览:4685 人次 【打印】 【纠错
  捏面人这一行至少在宋代就有了。用兑了颜色的熟江米面,凭手艺捏出各式各样的小人物——老渔翁、孙悟空、牛魔王、八仙人,粘在竹签子上,活灵活现煞是喜人。在儿童玩具不多的时代,这些江米小人可是孩子们的爱物。

  那时在庙会、集市上都有这一行手艺人.他们坐在高马杈上.膝前晋一小柜.柜面下是一个小抽屉,抽屉里用湿纱布苫着一条条不同颜色的江米面坨儿。捏面人的师傅先用手抟一小团肉粉色的面.捏成小人头.按在竹签上。再用一个小竹刀,左摁又摁,转眼之间,鼻子、眼就出了形。再用一小片黑面自头顶一披,就成了头发。接着各用一丁点儿不同色的面,在手心中一擀,就是一件花衣服。再三下两下,手脚捏齐,摆弄好姿式,一个人物不消十分钟就立于眼前。围观的大人孩子被手艺人的敏捷神巧吸引得目瞪口呆。

  这一行的能人,近代可出了不少。有文字可查考的,是清代中叶的袁润之,外号“袁缺嘴”,他能用面为人捏像。臧宜孙的《扬州竹枝词》记道:

  往日传真数画师,补来好景更题诗。

  缘何捏像人人肖?新到苏州袁润之。

  许伯樵的《十不全词》也有他一笔:“二不全,袁缺嘴,手段直,出鬼神。而日直,般般对,就是价钱实在贵。”

  清朝末年的“面人汤”也是一绝。“而人汤”,北京人氏。他的作品曾参加讨巴拿马的万国博览会,荣获大奖。他在宣统皇帝大婚时,作为贡品捏制的“麻姑上寿”和“时装人物”,迄今还珍藏在故宫博物院中。历时近一个世纪,犹自完好如昨。这是因为他在调制面坯时下了心思.确保经年不朽不霉,是何配方,令人难解。

  此艺源自何时?细考,它是与我国传统饮食艺术有关。据说.自宋、元一代.凡是盛大宴会.除了供宾客吃喝的饮食之外,主人多要另设一桌“看席”。这桌“看席”,是由“三司六局”中的果子局来“装簇酊盘看果”,由蜜煎局专司“簇酊看盘果套小子”。也就是把新鲜的水果时蔬装饰成好看的摆饰.再用事先做好的假花、人物等放置其间,图的就是一台吉祥。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提到的“果食将军”,则应是面人的鼻祖了。

  因为这种’“果食将军”类的造型在后期发展得越来越复杂,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什么“福禄寿三星”、“八仙过海”、“群仙上寿”等等神话和戏出,也都要用面捏将出来,成了供品。这种习俗一直传到民国时期,比如说老人做寿,到面铺请一堂寿面和供果儿,上面总还是插着一排八仙人,这就是“果食将军”的余威了。再往后,果子局和蜜煎局中精于面塑的师傅们渐次脱离了出来,或“另谋职业”,或自立门户去了。从此,捏面人的就自成了一行。

  这行的祖师爷便攀到鲁班爷爷处,与专为寺庙塑神佛的师傅们论师兄弟。但塑神像的师傅们又不承认这一行人是他们的师兄弟,所以一直纠缠不清。
上一篇 : “面塑”俗称“捏面人”   下一篇 : 高密聂家庄[金鸡报晓]泥塑成抢手货
  相关文章 (民间工艺
 
民国“五色旗”银质香囊
浙江安吉64岁非遗传承人陈长乐 “爱钻研”才能走得远
“程氏剪纸”传承人做技艺减法 “土气”剪纸走向海外
羊皮筏子制作艺人:再脏再臭也放不下这门手艺
传统民艺走出国门,“胶东窗花”绽放英伦
  热门文章 (民间工艺
中国民间手工艺绝学传人的欣慰与苦恼
青藏民俗百图--青海湟源排灯
西湖竹骨绸伞 有着“西湖之花”的美称
救救漳州“彩扎”民间艺人肖世华面临“绝后”之困
草色风景芦苇画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2216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