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按照“永”字的八种笔画为例,说明正楷书法点画的用笔和规律。传说先后由东汉崖子范,其后的张芝、钟繇、王羲之、智永和尚、虞世南、柳宗元、张旭等历代大书法家的研究和发展,使“永字八法”更加完备。这八种笔画分别称为侧、勒、弩、趯、策、掠、啄、磔,也就是现所说的点、横、竖、撇、捺、挑、钩、折。八法之势又名为:怪石、玉案、铁柱、蟹瓜、虎牙、犀角、鸟啄、金九。后人也将“八法”两字引申为“书法”的代称。
“永”字共有八画。画画不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汉字楷书的点画形式。
一、侧(点)
点是最短的笔画,天生走势不足,运动感薄弱,写得不好,容易成为向心的、内倾的一个圆,以封闭的形式与周围笔画隔绝,显得萎靡黯然,古人说,点如果锋芒不露,“则失之于钝,钝则芒角隐而书之神格丧矣”就是这个意思。因此,需要补救,方法有二。第一,强调笔势,起笔露锋以承接上一笔画,收笔出锋以连贯下一笔画,通过露锋出锋与上下笔画建立起顾盼映带的呼应关系,同时,打破圆点的内倾特征,增加笔画向外的张力。第二,强调体势,让它的形态不要太平或者太直,因为平和直都是静止状态,要让它左右倾斜,产生动势,非得其它笔画的配合才能保持平衡,由此与其他笔画发生相互依存的关系,强化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联系。正因为如此,“永字八法”中称点为倾侧的“侧”,姜白石《续书谱》云:“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顾盼”指笔势,“向背”指体势。
前面一章说过,汉字的每一笔画都有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部分,点也是如此,孙过庭《书谱》云:“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由于点的运动过程很短,要完成这三个动作就比较困难,容易出现两个毛病,一是顺势按下,一揿即收,起笔行笔收笔不分,笔画单薄简陋,空洞无物。二是不敢用力按顿,因为点的书写兔起鹞落,势如“高峰坠石”大起大落,在所有笔画中是最情绪化的,如果不强调提按顿挫的动作,会使作品缺少激情。
二、勒(横)
横的笔画较长,如果行笔太快,太流畅,笔画会显得单薄空洞,因此在书写过程中,不能信马由僵,一掠而过,必须勒住缰绳,步步踏实,以求稳重。“永字八法”称之为“勒”,十分形象。李世民《笔法诀》云:“为画如勒,贵涩而迟”,具体的勒法就是用笔时前面如有物阻拒,竭力与争,手不期颤而颤,结果“变起伏于锋杪”,写出来的笔画跌宕舒展,“如千里之阵云”。
三、努(竖)
书法艺术强调横平竖直,但它们不是几何学上那僵硬的水平与垂直,它们重感觉,只要感觉上是平的和直的,即使是弧线和曲线也可以。而且弧线和曲线有姿态,比较生动。因此“永字八法”称竖为“努”,努字古通“弩”,以“努”来命名竖画,一是形如弓弩来弯曲,二是蓄力如弓弩之饱满。柳宗元《八法诵》云:“努,过直而力败”,颜真卿《八法颂》云:“努,弯环而势曲”,唐太宗《笔法决》云:“为竖必努,……努不宜直,直则失力”。
四、趯(钩)
汉字在篆书和分书中没有钩,楷书的钩由笔势演化而来。笔画在结束时提笔不够高,急着与下一笔画连写,就会带出一段牵丝,将这段牵丝整饬为笔画的一部分,那就是钩。钩是上下笔画连续书写的产物,是从按到提的一个跳跃过程,因此“永字八法”称之为“趯”。古文中趯有两种含义,《诗·召南·草虫》:“趯草虫,趯阜螽”,趯为跳跃。苏轼《贾谊论》:“趯然有远举之志”,趯为飘然远引貌。理解古文趯的两种含义,对书写极有帮助,先要按顿蓄势,将力量聚集在锋尖,然后突然跃起,稍一犹豫,水渗墨滞,力疲势软,就有失“趯”的本义,有背“趯”的产生前提”。颜真卿《八法颂》云:“趯峻快以如锥”,唐太宗《笔法诀》云:“趯须存其笔锋,得势而出”,就是指这种意思。
五、策(挑)
挑是横的变态。比较长的横画从左到右,一般提笔运行到一半以后,就要下按蓄势,最后顿笔回锋,与位于左边的下一笔画起笔相呼应。跳是比较短的横画,下一笔画的起笔就在它的右边,提笔运行,顺势就能相接,不需要一般横画的下按蓄势,回锋收笔,因此,它其实是横画的前半部分,“永字八法”以骑马动作比喻横画,完整的称为收缰的勒,半截的就称为“策”,策是扬鞭的意思,非常形象。《永字八法评说》认为“策笔仰锋竖趯”,策与趯相近,两者在行笔上都比较快,得势即出。
六、掠(长撇)
撇的收笔在分书为按顿,在楷书为轻挑,这一转变的目的是为了与下一笔画连续书写。长撇的下一笔画都在收笔点的右边,需要一个很长的过渡,运笔过程如飞鸟掠檐而下,因此“永字八法”称之为掠。柳宗元《八法诵》说:“掠,左出而锋轻”。唐太宗《笔法决》说:“为撇必掠,贵险而劲,掠须笔锋左出而利”。长撇出锋,形要微曲,力要均匀,势要婉而畅。一般人写字都是以右手执笔,长撇左行,比较别扭,出锋之处极易飘忽乏力,因此必须下功夫训练。
七、啄(短撇)
啄画从形状上看与掠相同,只不过稍短一些,因此现在一般人都啄掠不分,统称为撇,其实,两者的书写是有区别的。掠的下一笔画在右边,很长,有一个掠的过程;啄的下一笔画就在顺势的左边,很短。啄画在写法上起笔稍一顿挫,即向左下斜出,峻快利落,速而且锐,类似于鸟之啄食,故名。柳宗元《八法诵》云:“啄,仓皇而疾掩”,颜真卿《八法颂》云:“啄,腾凌而速进”,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啄之必峻”。啄与撇的关系同策与勒的关系完全相同,都是后者的局部,可以相互参照。
八、磔(捺)
磔的本义是“分裂牲体”,以此命名捺画,不可思议,仔细考察,或可这样解释。分书又称八分,八与分两字在《说文解字》中均训作“别也”。“八”为象形,象一物分别相背之形,“分”字添加刀旁,表示所用器具。分书与篆书相比,特点是将回环缭绕的字形割裂成左右上下的组合结构,并且夸张撇和捺的横向出势,将字形由长变扁,“八”的字义和形体准确地反映了分书的两大特征。分书发展到楷书以后,为了理论研究的需要,开始对点画加以区别命名(以前并没有撇捺的名称),撇和捺类似“八”形,于是顺着它的意义,将左边称作掠,右边称作磔,《穆天子传》卷五:“命虞人掠林”,掠有“斫伐”的含义,与磔相近。左掠右磔,综合为表示分别相背的“八”字的含义,具体来说,左边称掠是因为从粗到细,结束后还有一个回顾之势,与掠字所含有的“拂过”之义相近,右边称磔,是因为从细到粗,力量逐渐增加,越来越大,《永字八法评说》云:“势尽布磔之”,具有砍磔的含义。
综上所述,“永字八法”其实是指汉字八种基本点画的写法,仔细分析。趯(钩)是笔画连续书写的产物,是整饬后的笔势,属于笔画的附属部分,策(挑)是勒(横)的一半,啄(短撇)是掠(长撇)的一半,在形态与写法上有相同之处。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永字的基本点画只有五种:横、竖、撇、捺、点。
——摘自《书法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