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古寺位于青海省玉树县结古镇南西航村所在的禅古山腰,始建于公元12世纪都松钦巴初创噶玛噶举派时期。“禅古”意为“花石头”,得名于寺院附近的一块花色磐石。该寺分上下二寺,相距70米,初有下寺,后有上寺。寺院的墙面上绘有大量壁画,多数为宗教题材;在庙堂内东西墙壁上还有两组大型壁画,画面内容主要是文成公主进藏时受到隆重欢迎的情景。
莲花生大师
此幅壁画中的莲花生大师呈站姿,皮肤白净有红光;慧眼直视不旁顾,表法界光明已实现。耳上垂吊小金铃,头发呈棕黑色卷曲状,双目黑长如明星。眉毛如鲲鹏展翅飞,双耳弯如桦树皮;唇如莲,喻示口出净语,脸色明净,下巴向外凸出,卷曲的胡须墨黑,颇具圣人风采。他左手执充满甘露的宝瓶,右手执持密宗圣物金刚天杖。金刚天杖顶部有三尖叉,中有三层人头。莲花生头戴金刚持的莲花帽,颈部配以三片幡带,以示天身。身着锦缎袍,外罩法衣,周围被空行、持明、班智达围绕。整幅壁画色调热烈,造型生动,构图饱满,画工精细。
莲花生,藏语称白玛洛本,梵名为白玛桑巴瓦,祖籍西印度乌仗那。传此地有一名叫达那郭夏的海,海中长有一棵莲花树,繁花似锦,其中生出一个男婴,名叫莲花金刚。后被因陀罗菩提王收养为太子,并扶上王座。但认为不能广益人法,遂于大众部受具足戒。后来他云游孟加,从巴尔巴哈蒂论师出家,遍参善知识,博学显密经教,云游四方,化缘众生,人称释迦狮子。
公元8世纪应藏王赤松德赞之邀来到西藏,倡建桑耶寺,向君臣二十五人讲授密宗灌顶等经法,并培养弟子翻译经典,打下了学习显密经论的坚实基础。莲花大师在西藏住了五十余年,期间创建了许多圣迹。
战场图
佛教认为,整个宇宙可分为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洲、八中洲。 须弥山是世界和宇宙的中心,它形如一座宝塔于汪洋大海之中。须弥山四方大海中有四块大陆,称四大部洲,分别为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货洲和北俱卢洲。人类居住在南瞻部洲上。
南赡部洲旧泽“南阎浮提”,意译“秽树”、“胜金”(地名)。“阎浮”即“赡部”(树名);“提”意为“洲”。此洲盛产赡部树,位于须弥山南面威海里,所以有了这个名字。南赡部洲本是吉禅福地,但由于人类相互残杀争斗,魔怪恶业横行,十善法中仅余一份也基本消失,更使人类仅余一份享受。为振救于水火中之众生,香巴拉国第二十五世法种王威狂轮王为消灭野蛮人而对南瞻部洲发动了正义的战争。此幅壁画人物众多,气氛浓烈,刻画逼真,以写实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正义之师香巴拉国二十五世法种王威狂轮王率军剿灭邪恶非人之战场图景。
文 格桑益希 摄影 王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