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雕刻艺术>>>玉雕>>>虎年话“玉雕虎”
 
 文章   发布文章 >>>
虎年话“玉雕虎”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11年01月03日 19时27分40秒   来源: 上海金融报   部落主人: 顾惠康 打印】【纠错

元 青玉雕虎形佩

    在我国,年俗的历史由来已久,随着漫长历史的演绎,又产生出了许许多多关于年俗的衍生品,特别是艺术品,比如竹木牙雕、金石书画、石雕砖刻等,其中关于虎的题材似乎更深得人心,也更多艺术表现手法。这里介绍两件藏品供大家赏析,一是汉白玉雕走虎摆件;二是籽玉上山虎子冈牌。

    在我国,年俗的历史由来已久,据说早在古代,祖先们就有了关于过年的习俗。之后,随着漫长历史的演绎,又产生出了许许多多关于年俗的衍生品,用以辟邪祛灾、祈求幸福吉祥。特别是艺术品,比如竹木牙雕、金石书画、石雕砖刻等,其中关于虎的题材似乎更深得人心,也更多艺术表现手法。

    “虎”文化蔚为大观虎,俗称“老虎”,北方又叫作“大虫”。虎是一种凶猛的食肉猫科动物,它体量庞大,性情威猛,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所崇拜的图腾之一,同时也被人誉之为“百兽之王”。

    由于虎所具有的这种神威,据说在我国古代,祖先们还把它作为了一种护卫神兽,以便祛邪辟灾。特别在周、秦、汉时期,统治者在帝王陵墓前设置的镇墓兽就多有虎的形象。《风俗通义》中说:“方向氏葬日,入坟驱罔象,罔象好食死人肝脑……罔象畏虎,故于墓前立虎也”。《封氏见闻记》也说:“秦汉以来,帝王陵寝,有石麒麟、石辟邪、石兕、石马之属,人臣墓有石人、石虎、石柱之类,皆表饰坟垅,如生前仪卫”。

    之后,由于长期受这种习俗的影响,为能达到生前也能辟邪消灾的目的,祖先们又演绎出许多与虎相关的“虎”文化。比如虎有“上山虎”、“下山虎”、“卧虎”、“走虎”之别。“上山虎”寓有“富裕”和“进取”,“下山虎”意含“落魄”走下坡路。再比如在古代,称勇敢男孩为“虎子”,称勇将为“虎将”,在军营里调兵遣将的信物为“虎符”,危险境地称“虎穴”。

    到了清代,更有人称武科榜为“虎榜(即龙虎榜)”。特别当虎那种祛邪辟灾和威猛阳刚的形象被融入民俗文化中后,虎更成为了民间无限信奉和崇敬的对象。比如在我国广大农村,就有称呼小孩为“虎娃”、“虎妞”的,逢年过节时也有长辈为小孩戴“虎头帽”、穿“虎头鞋”、挂“虎肚兜”、睡“虎头枕”的,端午节中还有长辈为小孩额头沾酒画“王”字等等,枚不胜举。

    此外,在吉祥寓意上的“虎虎(富富)生威”、“虎(富)年吉祥”、“虎(富)年有余(鱼)”等等的口彩,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单就笔者收藏的2件虎藏品作一简单赏析,以飨读者诸君。

    走虎摆件技法独具匠心一是汉白玉雕走虎摆件。该摆件系清末民初之遗存,或许是原先的拥有者长期抚摸之故,石虎表面显得光亮润泽。雕件高21.5厘米,宽38.5厘米,厚13.3厘米。整件石雕虎并不是人们常见的上山虎或下山虎,而是一头平地虎。

    可以看出,艺匠采用圆雕、浮雕和部分镂空雕的工艺技法,将其雕刻得栩栩如生。此虎虽呈行走状,但却在平静中透露出威猛。但见虎的体格强壮,肌骨间似乎蕴藏着力的勃发,虎额上的“王”字纹若隐若现,虎眼炯炯有神,而且虎牙上残留着刚食过的残骸。但最具功力的还是虎在行走中的四肢和虎尾,四肢硕大敦实,虎尾粗壮有力,这正是艺匠独具匠心之处,既揭示了虎的本性,又告诉人们只有这样的虎才是最具有威力。

    上山虎子冈牌雕功精湛二是籽玉上山虎子冈牌。据了解,“上山虎子冈牌”是上海功,为近代仿子冈牌而创作。此牌长5.8厘米,宽3.2厘米,厚0.6厘米。正面以高浮雕技法精雕一头已爬至半山坡的上山虎,足下山岩嶙峋,草木葳蕤。此虎似乎余兴未尽,正仰首回望远处,张嘴长啸,虎眼圆睁,虎须纤毫毕现,虎躯上虽仅寥寥数刀浅刻,却尽显虎毛之多,虎尾悠然地弯曲向上,虎的三足立于山岩,右前足却自然提起,就像是此虎在蓦然间听到远处有不同凡响的呼唤那般,形态相当逼真。 

    此牌背面上端为如意云头纹装饰,下端在几朵如意云头纹中间书有草楷“雄霸天下”,字体流畅,飘逸有力。艺匠如此正背两面的布局,正寓含着上山虎那种威猛阳刚,同时更含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具有的人生态度。此子冈牌玉质温糯洁白,油脂感十足,佩戴于身上,不仅可起到辟邪祛灾的作用,而且还能提升佩戴者的无限勇气,是一件价值不菲的虎牌藏品。

上一篇 : 玉雕人物飞禽走兽纹豆   下一篇 : 玉衔灵芝卧鹿
您是浏览 若兰 文章【虎年话“玉雕虎”】的第 6646 位网友!
 部落主人 若兰 相关文章
艺术界一朵奇葩:丝绢烙画
寒江独钓壶
宝梵壁画:可与敦煌壁画相媲美的东方仙画
民俗专家:正月初五为何叫“破五”
潮州木雕“枯木逢春”
竹刻艺术:佳品一物难求
菩萨彩绘漆金木雕像
立春风俗历史沿革
春节,世界文化中的独特符号
腊月二十八 贴花花
 部落主人 若兰 热门文章玉雕
玉雕《武圣》
山水人物山子(清)
大型翡翠屏风《耕织图》欣赏
清代  白玉插屏连碧玉座
海派玉雕迎“玉龙”
当代玉雕展现院体风格
玉雕艺术家王金忠探索花鸟中的院体精神
鬼斧神功淋漓尽致的玉雕极品欣赏
春秋玉器大赏
玉雕手把件《玉堂富贵》
 部落文章玉雕
精雕细琢的古代玉山子
玉雕艺术家李映峰的“观音风”
黄杨洪:俏色巧雕之美
以刀代笔:细话阴刻玉雕那些事
70后玉雕师精琢生活:自学成才 17岁...
鬼斧神功淋漓尽致的玉雕极品欣赏
当代玉雕展现院体风格
玉雕艺术家王金忠探索花鸟中的院体精神
金镶玉“年年有鱼”
王金忠谈玉雕:纯粹之美无国界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132790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