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美术常识>>>绘画艺术>>>萧疏淡远 元代文人画的境界
 
 文章   发布文章 >>>
萧疏淡远 元代文人画的境界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10年03月02日 21时48分03秒   来源: 信息时报   部落主人: 打印】【纠错

 

《容膝斋图》

 

 

《渔庄秋霁图》

 

    对于元朝绘画所呈现的文人画,以及元代画家所追求的精神境界:“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士大夫词翰之余,适一时之兴趣”等,倪瓒(1301~1374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因为,在人们眼中,他就是那种画如其人的人,他的行为、画、诗无不体现了他内心的声音。

    说起元朝的画家,倪瓒也算是其中最古怪的一位。按今天的标准来看,他是一个患有严重洁癖的强迫症患者,生于富裕人家的他,年长后也完全不问世事,依靠他的家庭过着读书作画的“风雅生活“,在家中的园林中筑“云林堂”、“清鞢阁”,藏书数千卷,院中遍植花木。日常生活中,他极为挑剔,凡是他碰过的东西都要洗干净,凡是他觉得脏的或是俗人,他一概不见,甚至佣人挑来的水只吃前面一桶,恐后面一桶有尿粪气,只能洗脚;连家里院子里的梧桐树也要仆人天天刷洗。关于他的趣事几乎数不胜数,人们觉得他怪诞,但很多风雅之士从全国各地赶来与他相识。但生性孤高的他只肯和自己看得上的往来,从不与达官贵人来往。

 

  但这种奢华放任的生活,倪瓒只过到了四十来岁。从那时起,在元朝日益衰落、战乱不断的背景下,他渐渐散尽家财,过起了漂泊的生活,成为“烟波艇钓江海不羁之士”,在太湖四周的宜兴、常州、吴江、湖州、嘉兴、松江一带游荡,有时住在朋友家或寺庙里。据《丹青妙笔的意蕴:中国绘画赏析》一书描述,他不满元代蒙古贵族的统治,不肯做官,人们称他为倪迂。有一次吴王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听说他的画很好,便差人带很多钱上门向他买画,倪瓒却说:“我不做王门的画师。”不料一日张士信与一些文人游太湖,忽闻香气飘来,原来是倪瓒坐的船在焚香。张士信见了他大怒,便命人上去重重打了他一顿,以解心头之恨。倪瓒遭毒打时,却噤口不出一声,事后别人问及,他说:“一出声便俗”。

    倪瓒在他50岁后隐遁江湖20年间,专于绘画,对太湖一带清远秀丽的自然景色,观察写生,领会特点,加以提炼,形成了平远三段式的构图。他的作品往往作平远之景,布局往往近景是平坡,上有几棵小树、孤亭,中景一片空白,远景是坡岸,再上面又是大片余白,无舟无人,极其简单。然而就在清空寂静的景色中,却能传达一种闲适无奈、淡淡的寂寞、萧疏与沉默。在这种有意无意、极为简练的笔墨中,构成一种有明确思想情感的美。

    当别人问起倪瓒为何不在山水中画人物,他的回答是:“天下无人也。”后世鉴赏家阮元对倪瓒的山水画作在以下评论:“他人画山水使真有其他皆可游赏。倪则枯树一二株,矮屋一二幢,残山剩水,写入纸幅,固极萧疏淡远之致,设身入其境,则索然意尽矣。”

    第五幅画:《渔庄秋霁图》  元  倪瓒    绢本长卷  现藏上海博物馆

    《渔庄秋霁图》作于1355年,是倪瓒的典型代表之作。这是太湖一带的风景,构图平淡,用笔简略,从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太湖的风景:湖内都是低缓的丘陵,隔水相望,只见岗峦逶迤,平坡一抹,景色清远秀丽。近景岸边杂树几株,浩瀚的湖水在其中。几乎成为画面的内容。高居翰在《隔江山色》中这样写道:

    “地平线很高,在其他画中通常是用来暗示俯视,在这里是指仰视,河流几乎填满观众的视野,造成的效果是一个人的意识会沉浸在这平凡无奇的山水中,就像处于出神的情境一般。倪瓒所要传达的就是这种经验:画家与观者是用一种超然与冥想的心境来看这简约的山水。倪瓒同代的人在另一幅作品上留下一首题诗,最能捕捉这样的心情:

    秋云无影树无声,湛湛长江镜面平。远岫烟消明月上,小亭危坐看潮生。”

    至倪瓒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画枯树、远山、矮屋、剩水,高居翰对和《渔庄秋霁图》极为类似的《容膝斋图》有一段极为精彩的阐释:

    “墨色的浓淡变化幅度不大,一般都很清淡,只有稀疏横打的‘点’,苔点状的树叶,以及沙洲的线条强调较深的墨色。造型单纯自足,清静平和,没有任何景物会干扰观众的意识,也就是倪瓒为观者提供一种美感经验,是类似自己所渴望的经验。最重要的是,这幅画也是一种意识状态的表现,显示同样的洁癖,同样离群索居的心态,以及同样渴望平静,我们知道这些是倪瓒性格与行为之中的原动力。此画(《容膝斋图》)是一份远离腐败污垢世界的感人告白。”

    倪瓒这种“有意无意,若淡若疏”的笔墨,带来了一种淡淡的苍凉感。中国山水画特别重视意境,倪瓒的画正是以意境取胜,尤其是他作品中传达出来的平淡天真的境界,备受文人画家的喜爱。

    据说倪瓒死后,他的画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至明代,倪瓒的画竟达到“江南人家以有无为清浊”的地步,可见其影响之大。几个世纪以来,以他为名的作品数以千计,出现了大量赝品。

上一篇 : 紫檀嵌玻璃油画围屏   下一篇 : 画说北京
您是浏览 画香亭园 文章【萧疏淡远 元代文人画的境界】的第 5585 位网友!
 部落主人 画香亭园 相关文章
什么样的黑曜石值得收藏
徽州古建之美:精致的木雕
被故宫收藏的传统竹刻
赏石艺术中形式美与主题的关系
为什么说宋画是中国古典绘画的最高成就
什么手表值得收藏?
第四套人民币知识大全
手串的玩赏与收藏
道光瓷器的收藏与价值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部落主人 画香亭园 热门文章绘画艺术
洋画师眼里的中国皇妃
汉画像石上的升仙图
徐扬和《姑苏繁华图》
仇英青绿重彩工笔《清明上河图》
绝世孤本《圆明园四十景图》的价值
中国艺术史上的波斯风
谈绘画中的艺术格调
雍正妃行乐图 十二美人
画家罗中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父...
看懂艺术展还需做功课
 部落文章绘画艺术
董其昌的眼力:闲雅享乐和艺术市场
看懂艺术展还需做功课
画家罗中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父...
绝世孤本《圆明园四十景图》的价值
雍正妃行乐图 十二美人
黄筌《写生珍禽图》:一幅精妙的课徒稿
一千年来中国画家笔下的鸡
超越时空的世界艺术文化宝藏
民国工笔画师胡也佛作品赏析
恽寿平没骨花卉技法详解(续一)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4861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