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论文赏读>>>教育论文>>>浅谈在大学生教育中的激励机制
 
 文章   发布文章 >>>
浅谈在大学生教育中的激励机制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09年05月12日 16时21分47秒   来源: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部落主人: 宁敏 打印】【纠错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激励机制 

    【论文摘要】正确的激励机制可以发挥人的潜能,这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本文试从激励及激励机制概述,在大学生中实施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实施大学生激励机制的手段,基本原则,正确运用激励机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 激励及激励机制概述 

  激励是心理学的概念,是表示某种行为动机所产生的原因和动力,即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过程。把激励概念引入管理中,就有了新的含义: 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是起加强激发和推动作用,并指导和引导指向目标。即,激励就是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的积极性是与需要相联系,是由人的动机推动的。未满足的需要是激励过程的起点,由此引起个人内心(心理和生理上)的激奋,导致个人从事满足需要的某种目标行为,达到了目标,需要得到了满足,激励过程也就完成。然后新的需要又产生,又引起新的行为和新的激励过程。
 
  可见,激励,就是通过管理工作设定的一定条件,激发被管理者去实现工作目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达到预期管理效果。而激励机制是指思想政治工作的某些方法所具有的激发动机、鼓励行为、调动积极性的内在机制。 
   
  2 在大学生中实施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将激励机制运用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主要指如何采用有效的激励方法和手段,调动广大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问题。
 
  (1)激励有助于学生蓬勃向上地积极地生活、工作,有助于学习态度的培养与形成。学生时期对于每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学生不断受到激励,学习、生活、工作经常得到外部正向的推动力,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将使大学生终生受益。
 
  (2)激励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生刚步入青年时期,心理尚未成熟,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和认知都不够深刻,容易产生各种困惑和迷惘,这就要求我们遵循大学生思想和心理发展规律,运用激励手段引导他们进行趋善避恶的选择,促进他们朝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3)激励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身上蕴含着极大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潜能,这种潜能需要通过激励的手段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4)激励有助于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大量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教育工作要善于应用激励,科学应用外部的推动力和促进力,把内因与外因、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把教育目标变为每个学生自己的需要,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 
   
  3 实施大学生激励机制的手段 

  大学生激励机制主要有以下手段: 

  (1)文化激励。文化激励是指高校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良好的校园文化的激励作用,调节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使校园人的精神得到振奋和升华。 

  (2)理想激励。理想激励是人们对奋斗目标或所希望的未来前景的一种合理的想象与追求。它一旦变成执着的信仰或信念,就会产生出一种精神推动力量。 

  (3)目标激励。目标激励是指能够激发人们行为、预期要求达到的目的或标准。目标激励具有有形性和可计量性等特点,有着更普遍的激励作用。 

  (4)成功激励。让学生体验到经过自身努力获取的成功,是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关键因素。心理学证明,成功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情绪体验,进一步激发更高尚的动机。 

  (5)表彰激励。表彰激励可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在激励过程中要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从而达到潜移默化人们的思想,影响人们的行为的作用。 

  (6)榜样激励。榜样激励是生动具体的行为模式。树为榜样的,是应当受到表彰嘉奖的先进个体或群体。榜样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具体解决了干什么的问题,而且解决了怎样干的问题。

  (7)人格激励。人格激励就是要求教育者加强自身修养,铸造高尚的人格,发挥人格力量和人格形象的作用,影响和教育大学生,带领他们自觉实践真善美。

  (8)关怀激励。关怀激励是指思想工作和管理者应该真诚地爱护自己的施教对象,关心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增进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并由此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 实施大学生激励机制的基本原则 

  (1)满足和引导需要原则。激发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动机的基本动力在于人的需要。需要是人的个性倾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大学生的激励教育就是要正视大学生的正当需要,为他们学习、生活、工作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适时适度原则。超前的激励可能会使人感到无足轻重;迟来的可能会使学生觉得多此一举。因此,要抓住记忆犹新的最佳时刻,使激励效果达到事半功倍。同样,激励要掌握适当的度。过度的激励或达不到一定的度的激励,都发挥不了应有的效应。 

  (3)“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教育工作的“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在工作中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保障学生的正当权益。 

  (4)公平公正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有一种保持平等、公正的需要。不公平会造成人们紧张和不安情绪,以至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甚至促使人的积极性下降。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应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使激励真正收到实效。 

  (5)精神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原则。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是有需求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又是由需求引起的。对学生的激励不仅要满足学生物质上的需求,更主要的是要满足学生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 
   
  5 在大学生教育中正确运用激励机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个有效的激励手段,必然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反之,就不会达到激发学生成才意识的目的。在应用激励手段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把学生个人需要与育人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激励力量的产生,一是个体内在的,它能使一个人自觉自愿地去积极向上,立志成才;一是在外界下产生的。只有当这两种力量相辅相成交织在一起时,才能激发并保持学生的积极性。 

  (2)充分运用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阿尔德弗的生存·关系·成长理论,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我们都可以借鉴。 

  (3)激励要因人而异。在进行激励时,要考虑到工作对象的实际情况,立足现实,循循善诱。对不同需要、不同层次的学生,只有区别情况,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激励,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4)正确使用激励手段。环境刺激即学生成才的外部因素,内部动力即学生成才的内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故正确运用激励手段尤为重要。 
   
  6 结语 

  高校大学生是拥有科学文化知识、极具塑造潜力的群体,肩负着国家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良好的教育管理氛围和教育管理环境,要靠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创造。故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正确运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为国家培养更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程正方.现代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 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6. 

  [3] 宋长生.高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与实践[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0,7月第一版. 

  [4] 孙立莉.激励理论述评[J].山东经济,2000,2:73-76. 

  [5] 贺淑曼,李焰,冯培.个性优化与人才发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10. 

  [6] 杨雪.双因素理论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管理科学,2003,1:51-52.

上一篇 : 当代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探析   下一篇 : 浅论高校网络德育
您是浏览 羽晗 文章【浅谈在大学生教育中的激励机制】的第 3242 位网友!
 部落主人 羽晗 相关文章
唐朝交通肇事最高判“流放”
中国古典“四大美女”另类榜单
明朝有十六帝 为什么北京只有“十三陵”?
甲骨文的辑录
甲骨文的分期与断代
花园庄东地甲骨
二里岗遗址牛骨刻辞
李自健
苏州根雕艺人—潘永乐
弥勒佛
 部落主人 羽晗 热门文章教育论文
新课程实施中优化作业设计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求职心理障碍及其对策研究
教师以创造性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提高农村高中“学困生”自我认定能力的策...
浅谈自主学习及终生教育能力的培养
我的“国培”历程
中职学生厌学心理及生理因素浅析
试析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与轻”
 部落文章教育论文
蔡元培:教育的最关键环节是审美教育
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
浅谈教育数字化对高校未来的影响
浅谈如何适用成功教育与挫折教育
试析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与轻”
论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论地方高校考风现状、原因及改进对策
关于中美网络伦理教育比较研究
试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育方式症结
论地方高校考风现状、原因及改进对策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7021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