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论文赏读>>>教育论文>>>浅论高校网络德育
 
 文章   发布文章 >>>
浅论高校网络德育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09年05月12日 16时19分36秒   来源: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部落主人: 打印】【纠错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高职院校互联网也随之普及,网络德育成为高职院校德育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网络德育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加强高职院校网络德育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德育;教育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社会进入了网络时代,和其他现代科技成果一样,网络在产生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也造成诸多的负面影响。随着互联网在高职院校的日益普及,网络的负面影响——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已日渐凸现,而且现状比较严重,这就对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网络德育现状
  
    与传统德育比较,一方面由于网络所提供的信息量大、传播快、有高度的交互性和开放性,使得网络德育具有大众化、互动性、生动性等优势。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多元化、网络信息传播的不对称性、网络主体虚拟化以及网络在空间上无边界、时间上无限制、道德上无约束等因素,又使得网络德育面临严嫒的挑战,德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

    1.价值观念泛化和网络道德失范

    由于因特网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极不对称性,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常常以所谓“民主”、“人权”为幌子,大肆鼓吹反动言论,容易使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快、而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成熟的高职院校学生受其蒙蔽,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甚至迷失政治方向,尤其对一些具有很强隐蔽性和欺骗性的传播内容分辨不清,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党和国家利益的背离面。

    虚拟性是网络交往的首要特征,长期沉溺虚拟环境里的学生会渐渐丧失其社会性,出现了道德水准低下,法制观念淡漠等情况,如发布虚假信息,在网上造谣中伤、败坏他人名誉,隐匿身份、欺诈行骗,非法进入他人的网络系统,破坏他人的数据和资料等。 

    2.教育引导和制度规范不足。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够成熟,自制力和控制力相对较差。目前,在许多高职院校都存在学生“触网身亡”的现象。或日夜联网游戏,或天天上网神聊,或约见网上情人,在网络世界中迅速迷失,学业上亮起红灯,以至退学回家,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高职院校网络德育的制度化、规范化的程度还远不能够满足,高职院校网络德育发展的需要。在网络空间中存在着许多管理真空,制度上也存在着许多漏洞。

    3.网络成瘾,缺乏自律,行为出轨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他们上网时精神亢奋,达到忘我境界,下网时情绪低落,消极对待学习和生活,甚至为上网而放弃学业。调查显示,95%以上大学生热衰于上网,网吧是他们最好的去处,而聊天和打游戏则是他们上网的首要选择。真正在网上查找资料、浏览有价值信息的学生很少。据2008年6月我院对部分不同专业上网学生的随机调查显示,在网上聊天、打游戏的同学占91.2%以上,在网上呆3小时以上的超过40%,甚至有部分同学连续几十个小时网上冲浪通宵达旦,且这种趋势有增无减。

    4.过度依赖网络致使大学生人际关系淡漠,缺少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在高度信息化的网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往,这自然会淡化或消解大学生的现实感,冷淡或忽略现实的人际关系。加上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匿名存在或虚拟身份,使得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难以形成,交往的安全感降低。同时,终日与网络终端打交道极易造成人际情感的淡化和逐渐萎缩,口头语言、情感表达出现障碍,必然会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使行为主体心态冷漠,忽视现实中的交往,人际距离疏远,产生孤独、苦闷、压抑,甚至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精神不振、表情呆滞,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
  
    二、加强高职院校网络德育工作策略
  
    如今许多高职院校都已经意识到如何才能将网络的开放性,流通性等特性利用起来,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所带来的机遇和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德育的教育呢?针对高职院校网络德育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加强高职院校网络德育工作的策略:

    1.高度重视,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高职院校领导和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加强网络信息的监控和管理。可以成立由党办、校办、宣传部、保卫处、学工处、团委、网络中心等部门组成的高校网络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对高校网站建设进行规划、指导与管理,对高校网络进行监管校内各单位、部门应高度重视对高校网络的利用和监管工作,安排专人责任,建设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网站,并及时进行信息更新、监控和管理同时,要迸一步完善技术措旅,提高技术防范能力,进一步推进管理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2.提高德育教师素质,优化德育队伍结构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只有不断提高白身素质,才有可能胜任日益繁重、复杂、艰巨、高标准的德育理论研究和日常实践活动,才能保证德育工作的先进性和成效性。目前高职院校德育队伍经过学习和培训,大部分已能够利用网络进行日常的德育工作,但开发德育软件、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建立德育网站等更深层的德育工作还有一定困难。德育工作者还必须下苦功不断学习实践、研究提高,熟练地掌握计算机,了解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其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并尽可能以适当方式参与校园信息的制作与控制,指导大学生在网络上查找有益信息,使自己成为大学德育所涉及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专家,充分发挥德育工作者的骨干带头作用、团结凝聚作用和咨询指导作用。

    3.开展多样的网络德育宣传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高度自由的空间,在网上,人们可以不受任何约束畅所欲言,所以在网罗上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思想状况。所以思想工作者可以而且应该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而要开展这项工作,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比如上面提到的专家讨论,师生讨论,学生交流,名人讲座,成功人士介绍,还可以建立校园BBS对实事和校园文化,校园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讨论等等。

    4、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的匿名、隐蔽特点,能充分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可以大胆地各抒己见,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情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切感受,德育工作可以有的放矢。同时,学校可以在网上建立网络心理教室,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随时收集学生们的难言之隐,请心理辅导老师在网上咨询,使每个有同样困惑的学生及时打开心结,健康成长。既保护了学生的隐私,又扩大了心理咨询的效果。

    5.建立并完善职业院校校园网站

    校园网站既是网络思想工作者的教育手段,也是德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平台。因此职业院校网络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校园网的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借鉴国内优秀高校的管理制度,建立明确而又完善的管理规范。

    1)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与管理。面对网络上良莠掺杂的信息流,必须建立有关的监控机制,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尤其是加强技术力量,监控、过滤、消除可能侵入学校网的消极信息,防患于未然。同时加快教育网络的建设,实现德育的网络化,以增强吸引力,增强德育效果。

    2)建立健全学校网络教育管理中心,发挥德育教师的指导作用,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上网人格,加强“网风”、“网德”教育,开展网上信息技术和信息法规政策教育,提高学生正确分辨、判断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增强信息免疫力。

    3)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校园内容,设置校园网文化平台,积极开展一些有益于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活动。比如开设“网上论坛”自由讨论热点问题,创办电子刊物,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等。 

    4)开展网上道德监控。在网上进行“环保”和“扫毒”工作,清除垃圾信息,利用各种防黄毒软件,自动识别和过滤掉网上的黄色内容。 

    网络德育的开展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德育现代化的需要,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高校教师应顺应潮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网络知识观念,在思想教育的方式、载体和手段上有所创新,要与时俱进。以正确的导向引导学生,以最科学最先进的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
  
    参考文献

    [1]林秀玲.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目标的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4).

    [2]隋中,高庆殿.职业院校网络德育工作创新[J].工会论坛,2007,7.

    [3]周婷.高校网络德育初探[J]. 江西教育科研,2006,12.

上一篇 : 浅谈在大学生教育中的激励机制   下一篇 : 学案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探微
您是浏览 羽晗 文章【浅论高校网络德育】的第 3099 位网友!
 部落主人 羽晗 相关文章
唐朝交通肇事最高判“流放”
中国古典“四大美女”另类榜单
明朝有十六帝 为什么北京只有“十三陵”?
甲骨文的辑录
甲骨文的分期与断代
花园庄东地甲骨
二里岗遗址牛骨刻辞
李自健
苏州根雕艺人—潘永乐
弥勒佛
 部落主人 羽晗 热门文章教育论文
新课程实施中优化作业设计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求职心理障碍及其对策研究
教师以创造性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提高农村高中“学困生”自我认定能力的策...
浅谈自主学习及终生教育能力的培养
我的“国培”历程
中职学生厌学心理及生理因素浅析
试析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与轻”
 部落文章教育论文
蔡元培:教育的最关键环节是审美教育
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
浅谈教育数字化对高校未来的影响
浅谈如何适用成功教育与挫折教育
试析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与轻”
论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论地方高校考风现状、原因及改进对策
关于中美网络伦理教育比较研究
试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育方式症结
论地方高校考风现状、原因及改进对策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7034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