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女图,绮罗画,开元间,起变化; 体硕肥,服饰华,颜色美,构图佳。 有张萱,和周昉,别一格,周家祥; 张萱作,品种强,捣练图,画卷长。 写妇女,最勤苦,忙缝纫,烫熨斗; 赵佶摹,流美洲,国之宝,外人收。 游春图,写贵妇,杜甫诗,形象涂; 丽人行,前后呼,行从图,神气足。 周昉画,众仕女,有纨扇,簪花曲; 帝纳凉,妃出浴,唐宫廷,多淫欲。 李隆基,击梧桐,扬玉环,教鹦鸣; 射鸟乐,斗鸡风,唐天子,多浪情。 仕女图,重典雅,罗裙薄,肌肤滑; 画笔浓,色调佳,绔罗画,竞艳华。
绮罗人物画,一般指仕女画。据文献记载,汉武帝时(前48年)就有著名的宫廷画家毛延寿,开始创作仕女画,更早的晚周帛画中的《龙风美人》图,马王堆帛画上驮侯妻像,北魏木板漆画上的“帝舜二妃娥皇女英”等,也都属于仕女画。不过唐代以前,不论是宫廷仕女或是民间仕女画,大都画烈女、节妇,如晋代的司马昭、荀励、卫协等人画过《烈女》图,张墨画过《捣练图》顾恺之的《女史箴》,也是有名的仕女画。到了南北朝,陆探微画的《宋桂阳王宠姬像》、《蔡姬荡舟图》等,更是精美的仕女画卷。其他如解倩画的《丁贵人弹曲项琵琶图》,杨子华画的《北齐贵戚游苑图》、《宫苑人物》屏风,也都是仕女画卷。又如梁武帝有一道《咏美人观画》诗:“殿上图神女,宫里出佳人,可怜俱是画,谁能辨伪真。”可知齐梁时代长画仕女的画家是很多的。到唐代开元间,仕女画,题材更加丰富,多以现实生活为对象,如韦项唐墓中出土的石刻妇女图像,永泰公主墓出土的许多壁画仕女像,都是现实生活中妇女形象,在造型上都是肥硕丰满面健康的形体,服饰、头饰也丰富多彩。敦煌130窟中的《乐庭环夫人供养群像》,也是仕女图画,只是唐代逐渐注重体态肥顶,肌肉丰满的造型。      
捣练图卷一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捣练图卷二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捣练图卷三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唐代仕女画家中最著名的是张萱和周昉,张萱,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开元间(713—741年),任史馆画直,工画人物,好画妇女婴儿。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说,他曾画鞍马、贵公子、屏障(屏风、或画在帐子上的画),以宫苑仕女名冠于时,曾作《长门怨词》、《宫中七夕乞巧》、《望月》等图。他的作品很多,现在只能从摹本中看到他的三幅作品。第一幅是反映唐代妇女劳动生活的图景(为宋徽宗赵佶临摹,现藏美国波斯顿博物馆)。长卷式的画面上分为三组,一组是用木杵捣练的场面;一组是理线和缝纫的活动;一组是用熨斗熨平的活动。 
第二幅是《虢国夫人游春图》(也是宋徽宗的摹本,现藏东北博物馆),画的内容是杨贵妃的姐妹虢国夫人一行七人游春的行列,把贵妇人们玩赏春光、悠然自得的神情,表现得很生动,还有秦国夫人、韩国夫人在内,反映了杨家兄妹集团无聊而骄奢的生活。人物形象和《捣练图》一佯,流露着艳媚丰满的风格。第三幅是《唐后行从图》,是描写武则天宫廷生活的一个片段。      
虢国夫人游春图一 (辽宁省博物馆藏)
虢国夫人游春图二 (辽宁省博物馆藏) 周昉,字景玄(景元)大历年间(766一785年)任越州长史。他是一位出色的画家,曾为郭子仪的女婿赵纵画像,把赵纵的性格和谈笑的神情,都画了出来,他画佛壁画,改变了千篇一律的“三尊式”,创造了“水月观音”形式,较为活泼。但他仍以“绮罗人物”画著称,和张萱一样,妇女形象多是艳媚丰满的体态。 
现存的作品《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听琴图》等,都是唐式仕女图画的典型风格。张萱和周昉开创的绮罗人物画,对后世影响很大,至晚唐仍在盛行。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所描绘的贵妇人宴游生活片断,与大诗人杜甫的名篇《丽人行》相呼应,一诗一画,均概括表现了当时贵族生活的骄纵富有,炙手可热的场面。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等,都取于宫廷生活,表现出她们的闲情逸致。并有直接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题材,如《明皇纳凉图》、《杨妃出浴图》、《明皇斗鸡射鸟图》、《太真教鹦鹉图》、《明皇夜游图》、《明皇击梧桐图》等。  
簪花仕女图一 (辽宁省博物馆藏)
簪花仕女图二 (辽宁省博物馆藏)   表现这种奢靡浪浪生活的创作倾向的,不仅有张萱、周昉,还有其他画家。当时画游春宴乐、凭栏烹茶、横笛舞蹈和围棋等仕女活动的很多。这与佛教画所表现的庄容华贵和烈女画中僵硬死板的内容很不一样。画家极力表现骄、奢、雅、逸的气息和柔软温腻的姿态,甚至对丰满的肌肤都赤裸裸地画出来,尽管唐代经过了安史战乱,但商业经济仍很活跃,特别是在江南和西蜀一带,官商大贾、新兴地主、官僚,均把绘画当做奢侈品之一。那些腰缠万贯的人,最迷恋黄金和美人,但黄金画不出,而美人却可画出,于是荆南富人,纷纷去西蜀购买“川样美人”,一时成为风尚。
    “周家祥”的艺术特色,即指张萱、周昉的绮罗人物的特色。造型特点是,唐以前一般体形稳重敦实,脸部呈椭圆形;到了唐代,体形变得肥胖,脸型更加圆润丰满起来。画中妇女浓丽肥胖,酥胸长裙,从披纱中能看出丰满的肌肉。杜甫《丽人行》中“态浓意远淑具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就是画中的诗意,给人的感觉既是百无聊赖,又有极浓宫贵气象。画仕女,如用吴道子的粗旷刚劲的线型来画,或用春蚕吐丝的线型来画,都不适合;于是张萱、周昉创造了一种适于表现光洁华美、轻罗簿纱的透明感的“铁丝描”和“游丝描”的综合技法。用色采取了朱红、绯红、石青、翠绿、米黄、草绿、白等多种鲜艳的色彩,交相辉映,既富丽而又活泼明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