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美术常识>>>国画发展>>>著名画家阎氏兄弟
 
 文章   发布文章 >>>
著名画家阎氏兄弟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06年07月04日 14时45分34秒   来源: 翰网   部落主人: 天山云客收集整理 打印】【纠错
阎氏门,冠初唐,父与子,名俱扬;
父阎毗,早仕隋,在画界,有权威。
阎立德,画哀冕,绘六服,又写扇;
帝王像,图大卷,诡异状,记东蛮。
阎立本,最突出,工写真,法高古;
凌烟阁,功臣图,绘秦府,学士图。
春云图,入内府,步辇图,更不俗;
用墨奇,丹青涂,为宋代,开新路。
兄立德,画吐蕃,嫁文成,汉藏和;
唐太宗,携宫娥,须眉丰,神彩活。
 

  初唐绘画界中最为著名的,当推阎氏一家,一门之中父、子、兄、弟,皆以画名。其父阎毗,在隋朝做官,早有画名。立德之弟立本,才能更是杰出。阎立德在高祖武德中,奉旨作衮、冕、大裘、六服、腰舆、馓、扇,皆得其妙。唐太宗让他作《玉华宫图》,得到赏识,官至工部尚书。贞观中,东蛮谢元深入朝,颜师古向大宗说:“昔周武之世,远国归款,《周史》乃集其事,作《王会篇》;今卉服鸟章俱集邸,实堪图写。乃命立德写之,诡异之状,不差毫未。” 
  
    阎立本(?一673年),显庆中立德殁,代为工部尚书,后任右相,改中书令。工书法,擅长人物、车马、台阁,师承隋代的杨契丹,郑法士,董伯仁,展子虔和其父,其作品代表初唐人物画风格。他取法张僧繇,相传他曾见到张僧繇的画,寝卧对之,十日不去。笔力圆劲雄浑,尤精肖像,善于刻画性格。画唐大宗及《秦府十八学士》、《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朝廷号为丹青神化。此外,他还把初唐各国使臣以写真图像画出。其他名画如《昭陵列像图》、《步辇图》、《永徽朝臣图》以及《历代帝王图卷》、《职贡图》等,都是对唐代伟大事业的歌颂,反映了初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重大的内容。 

  其中《历代帝王图卷》(原作现收藏美国波斯顿博物馆),内容画的是十三个帝王像,有西汉昭帝刘弗陵、东汉光武刘秀,有博闻强识才艺兼备的魏文帝曹丕,蜀主刘备,吴主孙权,有深沉而有度量,完成了统一天下的晋武帝司马炎,有粗野强梁、缺乏文化,但又很有策略,很有能力的北周武帝字文邑,有表面平和而内心有计谋、多猜忌的隋文帝杨坚,有容貌漂亮,很聪明,但是浮夸、空想、好享乐的隋炀帝,有美才兼备而精干的陈文帝陈茜,有软弱而平庸无能的陈宣帝陈项等。画开国帝王,表现他们的庄严气概,威武英明;画亡国之君,则表现他们的浮夸平庸、黯然无力的精神面貌。企图以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使唐太宗明白“前代帝王得失,以为鉴戒”,懂得“可以知兴替”的经验。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历代帝王图一
(曹丕和司马炎)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历代帝王图二
(刘备和孙权)


     在技巧上,画家抓住用力或放松的嘴部表情及胡须的软硬、疏密,以及尖、圆、大、小的眼睛,描写上视、平视、低视的目光,以分别显示其咄咄逼人的精悍神气或庸懦软弱的无神状态。另外,还用了不同服饰器物及不同的坐立动作来衬托人物的性格。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阎立本:《步辇图》一
(北京历史博物院藏)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阎立本:《步辇图》二
(北京历史博物院藏)
 

    《步辇图》是阎立本的原作,现藏北京历史博物馆,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一件珍宝。《步辇图》画的是1300多年前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重大事件。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藏族领袖松赞干布,要求和唐朝通婚,并派使者禄东赞晋见唐太宗,阎立本所画正是这个历史场面,成于请婚的次年。画唐大宗坐于步辇之上,十余宫人相随,皆曲眉丰颊,神采如生,一朱衣髯官执芴引班,后有赞普使者,芽着小团花衣,及一从者,赞皇李卫公以小篆题辞于画上。历册典籍,历历可考。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职供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描写外番朝贡的情景。宋代摹本。)


    另外所作《西岭春云图》,藏入内府。用墨峻蹭有骨,设色奇崛,丹朱以石质为之,后加以青绿点缀,人物仅寸余,但生动活泼,纤毫不露。两宋以来皴染法,其源就是阎立本所创技法。另外从阎立本在荆州看张僧繇的画的故事中,也使我们了解到他对前人遗产,既认真的学习借鉴,又不盲目地崇拜,是走自己的道路的。 

上一篇 : 仕女画家张萱和周昉   下一篇 : 山水画的兴起
您是浏览 赵思涵 文章【著名画家阎氏兄弟】的第 4686 位网友!
 部落主人 赵思涵 相关文章
宁德婚嫁习俗——议婚、嫁娶等
赵人勤书法艺术作品欣赏
心,善恶美丑的本源
图说书史—行书
江明君
白石老人画虾
根雕艺术的特点
精神境界与审美人生
人生应把握的十个“度”
春日寄语
 部落主人 赵思涵 热门文章国画发展
“以大观小”,看山水之法的绘画空间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三)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二)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四)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一)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二)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四)
嫁接在素描基础上的中国当代山水画
衰落与蜕变——百年中国民间美术态势思考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一)
 部落文章国画发展
“以大观小”,看山水之法的绘画空间
为何耄耋图题材倍受历代中国画家亲睐
宋代折枝花鸟画构图程式剖析
衰落与蜕变——百年中国民间美术态势思考
嫁接在素描基础上的中国当代山水画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一)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二)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三)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四)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一)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124372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