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美术常识>>>绘画艺术>>>年画艺术
 
 文章   发布文章 >>>
年画艺术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06年06月24日 09时06分52秒   来源: 翰网   部落主人: 天山云客整理 打印】【纠错

     年画,指欢庆年节时装饰环境的绘画。年画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美术形式,是适应人们庆贺年节的风俗活动而产生发展的。年画最早大约萌始于秦汉之际,当时逢除夕便在门户上画神荼、郁垒及虎以驱鬼魅不祥之物。至宋代,汴京(今河南开封)、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岁末市场上有门神、钟等神像出售,供年节贴挂。随着城乡庆贺新年活动的丰富,此时年画扩展到表现美女、娃娃、风俗、戏曲等题材,并开始镂版雕印,加速了它的发与普及。
  
     明中叶以后,商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雕版印刷中的彩色套印技术也趋向成熟,大大促进了木版年画的绘刻与销行,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了很多年画产地。其中,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成为南北两大中心,其他如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山东潍县、山西临汾、陕西汉中和凤翔、四川绵竹和梁平、湖南邵阳、广东佛山、福建漳州和泉州、台湾台南等地所印制年画亦著称于世,艺术上形成不同的风格,题材内容也更为丰富多样,成为木版年画的盛期。迄至清末,由于帝国主义入侵及国内反动统治造成农村凋敝贫困,影响了木版年画的销路而渐呈衰微之势,但在上海、天津等城市中兴起了用石印及胶版印刷的年画,其中尤以月份牌年画最为流行。抗日战争时期,战斗在延安和太行山等地的革命美术工作者吸收民间年画形式创作了表现新内容的新年画,为年画开拓了崭新道路。1949年以后,新年画继续得到发展,成为拥有广泛群众的画种之一。

  年画主要作为年节装饰,喜庆欢乐的内容、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及与之相适应的红火活泼的形式,构成它的基本艺术特色。年画题材广泛,举凡带有吉庆内容的风俗生活、新闻轶事、传统戏曲小说的人物故事、仕女、婴儿、山水花鸟及吉祥图案等都有大量表现,一些新鲜事物也总是较为迅速的在年画中得到反映,20世纪还出现过批判揭露丑恶行为的讽刺性题材和描绘政治事件的新闻年画。

  年画较其他绘画形式更强调装饰性与娱乐性,木版年画适应各地区不同环境的装饰需要,创造了门画、历画、中堂、四扇屏、窗顶、窗旁、炕围子、福字灯等多种样式。年画经常在描绘美好形象中运用为群众熟知
的谐音寓意手法表现吉祥内容,如松、鹤、桃、灵芝象征长寿,莲花和鱼谐音连年有余,瓶中插牡丹寓意平安富贵等,在表现历史故事及戏曲题材的年画中,又有单幅画、组画、连环画(或称屏画)等样式。年画还强调人物形象俊秀、标题吉利、色彩明快,务求赏心悦目,表现年节的欢乐情绪。年画作者大都熟悉群众的生活和爱好,创作上密切适应群众需要,因而为人民喜闻乐见。由于年画张贴于千家万户,对群众的思想情操和审美趣味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作用。

  年画在发展中由于绘制印刷的生产方式不同而有着多种形式。早期年画多为人工绘制,至今山东高密县犹保留了扑灰年画,即将画稿以木炭在纸上扑描复制,加速起稿速度,然后奋笔描绘,同一画稿可很快绘制多幅年画,更带有原作性质。木版印刷年画最迟始于宋,早期以木版雕印墨线,人工设色,明代以后流行水印套色,单纯强烈而艳丽,但有的地区(如天津杨柳青)年画在套色后还在人物头脸衣饰等部位以人工印染描绘,形成精致细腻的半印半画形式。石印、胶版年画是随现代印刷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可以将色彩复杂而丰富的绘画制版印刷,其中月份牌年画由于吸收民间年画喜庆红火特色,采用炭粉擦笔及水彩渲染,形成细腻逼真的效果而流行一时。1949年以后,年画吸收了中国画、油画、水粉画、彩色摄影等形式,展示了更为丰富多采的面貌。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的变化,年画在内容及形式上也在发生变化。驱邪祈福的迷信成分基本上已消失,富贵吉祥的内涵也在改变,优秀的传统题材仍受欢迎,反映新人物新风貌的作品不断涌现,每年以众多的品种和数量广泛发行,为丰富人民年节精神生活作出贡献。

上一篇 : 体    积   下一篇 : 意    境
您是浏览 赵思涵 文章【年画艺术】的第 3966 位网友!
 部落主人 赵思涵 相关文章
宁德婚嫁习俗——议婚、嫁娶等
赵人勤书法艺术作品欣赏
心,善恶美丑的本源
图说书史—行书
江明君
白石老人画虾
根雕艺术的特点
精神境界与审美人生
人生应把握的十个“度”
春日寄语
 部落主人 赵思涵 热门文章绘画艺术
洋画师眼里的中国皇妃
汉画像石上的升仙图
徐扬和《姑苏繁华图》
仇英青绿重彩工笔《清明上河图》
绝世孤本《圆明园四十景图》的价值
中国艺术史上的波斯风
谈绘画中的艺术格调
雍正妃行乐图 十二美人
画家罗中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父...
看懂艺术展还需做功课
 部落文章绘画艺术
董其昌的眼力:闲雅享乐和艺术市场
看懂艺术展还需做功课
画家罗中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父...
绝世孤本《圆明园四十景图》的价值
雍正妃行乐图 十二美人
黄筌《写生珍禽图》:一幅精妙的课徒稿
一千年来中国画家笔下的鸡
超越时空的世界艺术文化宝藏
民国工笔画师胡也佛作品赏析
恽寿平没骨花卉技法详解(续一)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7357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