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赏读频道>>>中国人的“壶中天地”
猜你喜欢的文章 
 赏石艺术中形式美与主题的关系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吴为山浅谈高二适书法的人格气象:书卷气、才气、骨气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中国山水画的习得对诗词鉴赏的影响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艺术是谎言 但它述说真理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当代艺术需要美术学院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顾恺之“迁想妙得”之我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中国艺术为什么一直领先西方1000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中国绘画未来命运 当代中国画色彩语言的构建问题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论中国画意境的表现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泊图美术:浅析当代儿童适合什么样的美术教育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读胡嘉梁花鸟近作的思考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浅谈古绢画的鉴定方法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朱青生:艺术史方法论讲义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蔡元培:教育的最关键环节是审美教育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艺术金融理论与实践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浅谈教育数字化对高校未来的影响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浅谈薄薄青筠再现笔墨韵味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浅谈色彩情感在现代油画创作中的表现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浅谈探析现代陶艺在室内陈设设计中的艺术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中国人的“壶中天地”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7年08月25日 08时14分40秒   文章来源: 中国侨网    浏览人气:3777 人次 【打印】 【纠错

    如果追问酒的本质的话,其实酒不过是一种饮料,其作用就是“解渴”。《水浒传》中黄泥岗上的挑夫又累又热,就盼着喝一瓢酒消暑解渴,多么简单。可是,如果从文化角度谈酒,它就变成一个复杂问题。

 酒是饮料,但其中含有的芳香物质使它具备不同于水的三个特点:一是鼻子可以闻到的挥发性的芳香;二是味觉器官可以感觉到的令人舒适的刺激性;三是刺激血液循环、加快心跳,使人变得热情。因为具备了这种性质,人们才用它祀神、祭祖、敬老、侍上、待客、养身。古人相信气味通天,芳香扑鼻的美酒供奉在神灵之前,他们一定会开心享用。年老百体僵滞,饮酒令血脉流动、通体皆暖,点燃活力。人际之间有些隔阂、心存芥蒂,当喝下一杯酒,血脉偾涌,心防解体,彼此的关系便拉近了。

 总的来说,通过祭祀,酒可以成礼,养成生活规范;酒上了筵席,可以联欢,消除人们的差距;饮用适量的酒,可以颐养情志,使人们在精神上和生理上获得健康和愉悦。

 酿酒点滴

 遥想上古时代,先民采集渔猎,奔波终日也不过仅能使肚皮不饿而已。后来随着工具的进步,种植业的产生,先民的生活有了较大改善,粮食多了才能考虑把这些有余裕的食物转化为酒。这是说造酒发端于有了剩余食物,然而酒的发现却要早得多。

 关于酒的起源的说法很多,但却以晋人江统《酒诰》中的“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为最合理。这段话说明了先民从剩饭剩粥日久发酵所产生的酒味中受到启发,逐渐摸索出造酒的方法。

 “酒”是一种与它的原料完全不同形态和味道的饮料,我们应该体会它的出现给古人心灵带来的震撼。它不仅味道奇美,为他们所未尝见;而且它具有刺激性,能够在他们眼前打开一个全新的、奇异的世界。渔猎采集只是把已经存在于世界上的食物拿来食用而已,种植畜牧也不过是把世界已有的食物由少变多、由小变大而已,而造酒是造出世界本来不存在的食物。可想而知,这给先民造成内心的欢悦,也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神秘色彩。在旧式造酒作坊有许多禁忌,正是这种神秘心理的反映。

 酒与文学

 古代的希腊、罗马在谈到酒与文学的关系时,特别爱谈“酒神精神”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中国是个神话不发达的国家,酒在与文学的关系上还没有上升到“神”的位置,但是它对作家文思或诗兴的催化有着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抒情性作品占主流地位。抒情诗自不必说,就是记述或代言的作品也都有很强烈的抒情性。抒情性强的文学受到酒催化自不待言。另外一个特征是作品的个人性和自娱性。中国传统文学大多不是面对社会的(尽管圣人有此要求,认为文学要起到教化作用),而是自娱的。所以受外部因素控制较少(如面对市场就要考虑经济因素),个人性较强,不会太计较酒对文学影响的后果。当然这种影响有正面也有负面的。

 南北朝时,人们就感受到酒对于艺术家人格的完成和对艺术创作的催化作用了。唐人在这方面的认识更为深入。杜甫《饮中八仙歌》描绘的不只是一帮酒徒,他们更像是一个浪漫的艺术群体。酒把他们身上的艺术气质渲染得淋漓尽致。如浪漫诗人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又如书法大师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这些艺术家和诗人在半酣状态下,平日的政治哲理、道德规范等“理性的魔障”都被酒精突破了,此时他们似乎只受直觉或潜意识的支配,从而最大限度地解放了心理能量中潜藏的人之本性。

 李白醉后的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这是自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对权贵投以极大的蔑视;“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鹉鹦洲!”(《江夏赠韦南陵冰》)表现出极大的激愤。这些既是醉后的狂言,更是最能表达出李白真正自我的诗句。宋人责备李白诗中篇篇有酒,其实酒把许多诗人艺术家从尘俗琐务中解放了出来,恢复他们真正的艺术家的风范。很难设想有个时时清醒的李白,还能写出这么多传之不朽的诗篇。

 酒人逸事

 《世说新语·任诞》中记载,西晋时的张翰为人荒诞,贪杯好饮,与阮籍相似,有人劝他说:“你只追求一时的享乐,难道不考虑身后的名声吗?”张翰回答说:“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张翰似乎很达观,把名声看得很淡。酒能够给人们带来生理上的舒适和精神上的放松,而名声虽然使人有成就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但这要牺牲世俗的许多享受,两相权衡,张翰还是放弃了“名”。

 张翰也许始料不及,这种舍名求酒的行为使他享有大名,千古流传,还成为家乡的“三贤”之一。苏轼《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三首其二》云:“浮世功劳食与眠,季鹰(张翰的字)真得水中仙。”辛弃疾《汉宫春》也说:“千古季鹰犹在,向松江道我,问讯何如?”实际上张翰也不是只会喝酒,“单纯”的酒鬼很难留下佳名。张翰是位能够见微知著、善于全身远祸之士,这在热衷功名的士人中是很难得的。李白会喝酒、也会作诗,如果有人只会喝酒便以“半个李白”自居,恐怕只能贻人以笑柄。

编辑: 幽香若兰  
上一篇 : 福禄寿,中国吉祥文化   下一篇 : 歌声中蕴藏着的畲族文化
  相关文章 (民族民间文化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百家宴的由来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热门文章 (民族民间文化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东巴造纸:承载纳西文化的天然古法
民俗专家:正月初五为何叫“破五”
白虎文化揭示土家族形成的路线图
春节,世界文化中的独特符号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347523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