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赏读频道>>>滁州民间民俗文化
猜你喜欢的文章 
 赏石艺术中形式美与主题的关系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吴为山浅谈高二适书法的人格气象:书卷气、才气、骨气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中国山水画的习得对诗词鉴赏的影响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艺术是谎言 但它述说真理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当代艺术需要美术学院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顾恺之“迁想妙得”之我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中国艺术为什么一直领先西方1000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中国绘画未来命运 当代中国画色彩语言的构建问题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论中国画意境的表现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泊图美术:浅析当代儿童适合什么样的美术教育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读胡嘉梁花鸟近作的思考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浅谈古绢画的鉴定方法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朱青生:艺术史方法论讲义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蔡元培:教育的最关键环节是审美教育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艺术金融理论与实践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浅谈教育数字化对高校未来的影响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浅谈薄薄青筠再现笔墨韵味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浅谈色彩情感在现代油画创作中的表现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浅谈探析现代陶艺在室内陈设设计中的艺术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滁州民间民俗文化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7年06月24日 21时50分43秒   文章来源: 中华五千年    浏览人气:3472 人次 【打印】 【纠错
       (一)民间音乐:民间乐器主要有唢呐、笛子、管子、笙、尖子、洞箫、二胡、四胡、板胡、坠胡、革胡、琵琶、三弦、月琴、秦琴、柳叶琴、鼓、腰鼓、板鼓、大筛锣、高音锣、中音锣、小锣等。

  (二)民间器乐曲:有吹管乐、吹打乐、锣鼓乐、拉弦乐(已失传)。其演奏风格有南北之分,南四市(县)——滁州、来安、全椒、天长的乐曲演奏柔和婉转,轻盈流畅;北三县(市)——定远、凤阳、明光的乐曲演奏刚劲奔放,高亢热烈,技巧多变。现已收集民间器乐曲子109首,其中吹管乐曲88首,吹打乐曲10首,宗教乐曲10首。

  唢呐:演奏唢呐有家庭班、师徒班、僧道班,俗称“吹鼓手”、“响手”,配奏乐器有:笙、管、笛子、小锣、小钹、碰铃、木鱼、堂鼓等。曲牌有《大开门》、《小开门》、《百鸟朝凤》等数十种,演奏时,根据对象选用调节奏出欢快热烈、悲伤如泣、俏情逗乐来。

  锣鼓:锣鼓演奏多在节日、庙会、灯会或祭神、祈祷时演奏,也有晚间作为娱乐而演奏的。多无固定班社,演奏时,自愿组合成群体,少则五、六人,多则数十人,各操乐器吹打,其声宏亮,响闻数里。

  (三)民间舞蹈:滁州市的民间舞蹈主要有狮子灯、秧歌灯、花鼓灯、双条鼓等。80年代后期,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发掘整理,选出12个各具特色的民间舞蹈,绘出造型、服饰、道具,记下伴奏音乐曲谱、动作、场记,汇编成卷。这12个舞蹈是:明光市的《流星赶月》,全椒县的《手狮舞》,来安县的《拜香凳》、《双喜灯》、《秧歌》、《子母灯》、《求雨》、《狮子灯》,天长市的《打对子》,凤阳县的《双条鼓》,定远县的《兰花灯》和滁州市的《九狮一吼》。

  (四)民间美术:本市民间美术历史悠久,有凤画、布画、刺绣、木刻等。凤画是全国独有的一种绘画艺术。

  凤画:因产生在凤阳县而得名,有六百多年历史。据民间传说,凤画于元代末年已具雏形,朱元璋称帝后,凤阳成为“龙凤之乡”,象征吉祥如意的凤画应运而生,许多画师从全国聚集凤阳,创作凤画,为凤画奠定了基础。凤画造型独特,画工精细。画中凤凰形象可概括为“蛇头、龟背、九尾十八翅,鹰嘴、鸡爪、如意冠”。构图有《丹凤朝阳》、《带子上朝》、《百鸟朝凤》、《凤戏牡丹》、《五凤楼》、《旭日东升》、《五凤齐飞》等数十种。其表现手法有两大类,一类是以单线勾勒、墨色晕染出的水墨凤画,另一类是以墨线勾勒,施以重彩的五彩凤画。颜色以朱砂、朱票、藤黄、石青、石绿等色为主,并用色金装饰,画面显出五彩缤纷,富有装饰性和浓厚的民间色彩。

编辑: 幽香若兰  
上一篇 : 傣族天文历法   下一篇 : 维吾尔族文字
  相关文章 (民族民间文化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百家宴的由来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热门文章 (民族民间文化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东巴造纸:承载纳西文化的天然古法
民俗专家:正月初五为何叫“破五”
白虎文化揭示土家族形成的路线图
春节,世界文化中的独特符号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424285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