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民间艺术频道>>>闽西客家婚俗:新娘入门跨鸡而过称“拦门鸡”
猜你喜欢的文章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甘肃陇南独特乞巧民俗:在水一方·传承千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 编辑:王姊妃 为您推荐  马克思故乡决定接受中国赠雕像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百家宴的由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疆哈密“绣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闽西客家婚俗:新娘入门跨鸡而过称“拦门鸡”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15年05月03日 13时29分27秒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66    编辑:画香亭园   浏览:6888 人次 【打印】 【纠错

闽西客家婚俗:新娘入门跨鸡而过称


儋州那大茶山村张姓客家人结婚时,客厅墙壁上的祝福语。

闽西客家婚俗:新娘入门跨鸡而过称


依循“六礼”的客家婚俗,俗尚风雅地承袭着汉家正脉婚俗的完整礼仪规范。

闽西客家婚俗:新娘入门跨鸡而过称


闽西客家迎娶中“过米筛”
 

  “腊月庚子喜满堂,情人和合结成双。婚姻自主简朴办,莫图鼓乐车马逛。夫妻勤俭创伟业,幸福生活甜如糖。盼望弄璋早日降,光宗耀祖庆华堂。恩爱夫妻白发老,锦绣前程更辉煌。”日前,在儋州市那大镇茶山村村民张海森家,海南日报记者看到了他家客厅贴着的一首诗。
 
  2011年农历腊月十七,张海森举行婚礼时,他请白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覃继民题写了这首简洁明快但寓意深刻的诗。诗的两侧,还有一副对联:“结婚自由光景好,琴瑟和协爱情长。”包括张海森在内,人口超过1800人的茶山村是一个客家聚居村,村民们的祖先大多来自福建、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
 
  在数百年的辗转和传承中,这种因应时代而题写祝福诗词、对联的传统,已成为客家人历久弥新的婚俗文化之一。
 
  连日来,海南日报记者通过采访多位客家人,试图还原其婚俗的演进轨迹。
 
  装饰:女子出嫁前“检面”
 
  沿着绿树婆娑的村道,我们来到儋州市那大镇茶山村张海森家。大门两边的婚联跃入眼帘:“鸾凤和鸣逢吉日,鸳鸯结对配良缘。”尽管对联已张贴很长时间,但仍然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气氛。
 
  “你们结婚时,在着装上有哪些习俗呢?”在张海森家采访时,记者问道。
 
  “几十年前,客家人结婚,用一条长长的红布扎成两朵大红花,戴在新郎、新娘的胸前。”张海森笑道,“我们结婚也戴红花,但没那么大。”他介绍,现在结婚用的客家礼服既可大红,也可粉红,还可以穿着颜色稍亮一些的西服。
 
  但在解放前,客家人不仅在婚礼着装上很讲究,而且在面容修饰上下功夫,尤其是新娘的“检面”。
 
  已故儋州民俗学者梁春田曾在《男婚女嫁客家人》一文中写道,在出嫁前夕,“女子一方面加紧做好嫁妆,一方面由嫂婶为其‘检面’”。这其实是一种古老的美容方法,先在出嫁女子脸上涂脂抹粉,再用拉直的细线在脸上慢慢捻面毛,也就是把汗毛捻去,使新娘子脸上更加白嫩,显得容光焕发。
 
  如今,这种古老的“检面”法已不多见。因为谈婚论嫁的客家适龄男女,在1990年代以来,大都采用电动剃须、敷面膜等现代美容方式。
 
  饮食:送馍就是送喜糖
 
  客家人婚嫁中也发“喜糖”,但发的不是糖,而是馍。
 
  张海森的妻子何宽慧是儋州市木棠镇人。当年结婚前,张海森一口气买了6000个馍,送到何宽慧家。何家再把这些馍分发给周边的亲朋好友,以示同喜同贺。
 
  “送馍也有规矩,就是必须是双数。”何宽慧说。比如6000个是双数,把这些馍分装成若干小袋,一户户送出去时,必须是2袋的整数倍,即4袋、6袋、8袋、10袋等,寓意着子孙成双成对,生生不息。
 
  馍的种类繁多,有花生馍、红枣馍等十多种。
 
  送馍数量的增长,也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表征。
 
  “1961年,我嫁到这个村里时,婆家给我娘家送了100个馍。”儋州市那大镇力乍村村民谢亚庚说。
 
  力乍村也是一个客家聚居村。
 
  今年已有75岁的谢亚庚,提及1960年代的贫困生活,她的感慨之情溢于言表:“那个时代,能送这么多馍已经很不容易了,两个馍能当一天口粮呢!”
 
  谢亚庚回忆,她出嫁时,婆家还送了猪头。在“家”这个汉字中,“豕”指猪,是客家财富的象征。送猪头等肉食,实质上跟送馍差不多,也是那个时代表达结亲意愿的礼节。
 
  在更加缺衣少食的岁月,如果连馍都稀缺,客家人也自有相送之礼。那就是,倾诉深情的客家山歌。
 
  如今仍有一副好嗓子的谢亚庚,清唱了一首山歌:“八月十五是中秋,没有月饼送朋友,没钱交个有钱妹,永久人情不会丢。”
 
  也许,送山歌是最为持久的礼物。因为,数十上百年过去了,余音绕梁的歌声仍在经久不息地传唱。
 
  居住:新娘房不能空床
 
  供职于儋州市党史办的钟守甫是客家人,他的先祖跨越了河南汝州、江西赣州、福建龙岩、广东梅州、香港油麻地、儋州中和和南丰等多地。然而,1987年他结婚时,仍然保留了送馍等客家习俗。
 
  不过,钟守甫夫妇在1980年代末期已经走在时代前列,他们按客家习俗办了婚礼后,接着就出去旅游。他透露,按照客家人的规矩,刚结婚时新娘房不能空床。
 
  一方面要遵循“新娘房不能有空床”的习俗,一方面要外出旅游一段时间。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空床可暂由小姑等亲属睡几宿。
 
  梁春田曾在《男婚女嫁客家人》一文中,这样记述新婚期间解决“新娘房不能有空床”的问题的办法:“蜜月里头,新娘房里的新娘床,晚上不能空床(空房),新娘探亲去,新郎一定要回来睡,就是蜜月后的新娘床也不能空,如新娘新郎出远门,可叫小姑子(未婚)睡新娘床。”
 
  在现代社会里,一些客家人并未严格遵循不能空床等“规矩”。但不管怎样,这些民俗体现了人们对美好婚姻、幸福生活的祈盼。
 
  出行:从坐花轿到坐轿车
 
  客家人从大陆辗转到海南,本身就是长途旅行。在婚俗中,“出行”也很有讲究。
 
  对客家婚俗颇有研究的钟守甫介绍,客家人出嫁的交通工具经历了一个明显的演进过程:解放前,新娘子坐花轿;解放初期,新娘子骑马出嫁;1970年代到1990年代之间,新娘子骑自行车;近几年来,不少新娘子乘坐轿车出嫁。
 
  在茶山村采访时,村民们介绍,客家女子出嫁后,遵循着“转门”的礼仪。所谓“转门”,指回娘家,分为“三朝转门”、“五朝转门”,即婚后第三天、第五天回娘家。三朝转门当天来回;五朝转门新娘可过夜,但新郎可不过夜。
 
  客家婚俗集趣
 
  承袭汉家正脉的客家婚俗
 
  客家人爱唱山歌,其承袭了汉家正脉婚俗的喜庆婚礼。儒家经典《礼记·昏(婚)仪》说,“昏(婚)礼者,礼之本也”,在古时候,汉族的婚俗礼制是为繁杂,按照《礼记》的记述应遵循“纳彩”(媒人提亲)、“问名”(询问女方姓名和出生日期)、“纳吉”(男女双方合生庚八字)、“纳征”(落聘订婚)、“请期”(约定婚期)、“亲迎”(迎亲结婚)等“六礼”而行。时至今日,在以洛带为中心的成都东山客家,男女双方当然是通过自由恋爱才走入婚姻殿堂的,但提亲的过场还是要走的;对“八字”合与不合也不在乎了,但迎亲过礼的排场还是很有必要的。婚俗的程式虽有些变化,但万变不离“六礼”其宗。只是在洛带的说法是:提亲、吃转转酒、剥根、报期下聘、过礼迎亲、拜堂和回门。
 
  以洛带为中心的东山客家人婚俗,在程式上更多地留存了中原古意的话,其风貌风情又沐南国春晖,比如东山客家婚礼序幕的“哭嫁”,就与土家族、壮族等的婚俗中的“哭嫁”也并无二致。(易辑)
 
  闽西客家婚俗趣闻
 
  闽西客家人的迎娶婚礼别有风趣。男家的迎亲队抵达女家,新娘出门站在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新鞋,称为“过米筛”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财气),到婆家去重创业。接着背出家门,上车(古时用轿)时兄弟用一碗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此时,新娘放声恸哭。到达男家后,在一福命妇手捧盛着柑橘(寓甘甜)的牵引下跨过火红的木碳炉,以示“兴旺”。入门时,新娘跨鸡而过,称“拦门鸡”。进入厅堂拜堂后,即入洞房,婚宴开始。
上一篇 : 乌孜别克族的风俗习惯 新婚媳妇要“赎”   下一篇 : 黑龙江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满族的萨满舞
  相关文章 (民间风俗习惯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热门文章 (民间风俗习惯
“渝东南第一床”:土家女儿的祖传嫁妆
广东开平泮村灯会:一场延续数百年的文化盛宴
中国古代冷饮趣史
苗族男女从恋爱到结婚不离糍粑
民间的节令与传统食俗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098818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3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