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民间艺术频道>>>《瑶池吉庆图》轴:明代最大缂丝品尽显皇家奢华
猜你喜欢的文章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甘肃陇南独特乞巧民俗:在水一方·传承千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 编辑:王姊妃 为您推荐  马克思故乡决定接受中国赠雕像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百家宴的由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疆哈密“绣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瑶池吉庆图》轴:明代最大缂丝品尽显皇家奢华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8年09月10日 10时55分59秒   来源: 广州日报    编辑:若兰   浏览:4234 人次 【打印】 【纠错

缂丝《瑶池吉庆图》轴

 

     俗话说:“一寸缂丝一寸金。”说的就是缂丝这种织物,工艺繁复,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非普通人家可以承受。而眼前我们见到的这幅缂丝瑶池吉庆图轴,纵横皆两米有余,是现存明代最大的缂丝作品,织工精细华丽,当属皇家才能做出的鸿篇巨制。

    在这幅两米见方的丝织品上,描绘了王母娘娘在瑶池庆寿的场景。王母凤冠霞帔端坐其上,九位仙女各捧寿礼纷纷来贺。瑶池水波荡漾,祥云缭绕,松柏青翠,桐荫引凤,山石在旭日的照耀下反射出五彩的光芒,仙鹤、梅花鹿穿梭其中,桃实、灵芝硕果累累,画幅上的题材无一不强调了祝寿的含义。如此繁复的画面,想着即便是用画笔描绘,也需细勾慢描许多时日,更何况是用以一根根丝线做画笔的缂丝,巧手巧思,令人惊叹。

    缂丝,是我国传统丝织品的一个品种。缂丝的特点是“通经断纬”,“经丝”指织物上呈南北向排列的丝,得名于地球的经线;“纬丝”即指织物上呈东西排列的丝线。因为缂丝先将经丝挣于织机上,将图样衬在经线下,织工透过经线看清图样花色后,用毛笔将花纹轮廓描到经线上,然后再用带各色彩丝的小梭子,依照纹样的轮廓在经丝中织出纬丝形成图案。由于是直接将纹样织在纬线中,因此缂丝的纹样与织物本身融为一体,而不是像刺绣那样形成纹样在织物表面突起。这看似简单的技术,其实易学难精。因为它不像普通的织物那样能够一梭到头,而是需要在中途多次变换不同颜色的纬丝,由织法决定了容易造成不同颜色纬丝之间的不连贯现象,俗称“通经断纬”。

    为了使整幅织物的花纹自然写实,有立体感,缂丝在实际操作时,出现了许多具体的“戗”法。“戗”在缂丝里的意思是“填补”,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色彩的配织。如深浅两色纬线相互穿插,产生晕色效果的“长短戗”;体现颜色深浅均匀变化的“木梳戗”等。另外还有为使花纹具有立体效果,多色丝线按色阶退晕缂织的“结”法,和表现海水层次的“掼缂”法等等,正是由于有了这么多具体的技法,才能使缂丝的画面如同水墨晕染一般,生动逼真,协调自然。

    行梭运丝的织工们成就了这贵比金玉的缂丝,当这幅缂丝瑶池吉庆图轴在寿诞之日被徐徐打开时,必定耀眼夺目,赢得满堂喝彩。

上一篇 : 中国京剧脸谱艺术   下一篇 : 广州榄雕家用200颗榄核雕出6层龙船画舫
  相关文章 (历代民间艺术
 
中华艺术瑰宝之-自贡扎染
山东日照农民画:草根艺术闯出新天地
澄怀格物:即将消失的老手艺
桃源刺绣:飞针走线巧盘花
留住年画:纸上的年味
  热门文章 (历代民间艺术
中国瓷画 雅火炼丹青
挑花:在失传边缘的民间艺术
湖南擂茶的趣味风俗
民间艺术“跨界”进入当代艺术领域
民间艺术良辰 奈何老去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1613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