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2025年7月8  星期二  乙巳年 五月十四 本月22日大暑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民间艺术频道>>>刀功墨趣留青雕
猜你喜欢的文章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甘肃陇南独特乞巧民俗:在水一方·传承千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 编辑:王姊妃 为您推荐  马克思故乡决定接受中国赠雕像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百家宴的由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疆哈密“绣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刀功墨趣留青雕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8年03月22日 20时51分44秒   来源: 中国艺术    编辑:幽香若兰   浏览:3727 人次 【打印】 【纠错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刀功墨趣留青雕


   我国的竹器雕刻,历史悠久。雕刻的技法有圆雕、透雕、高浮雕、浅浮雕、留青、浅刻等,其中尤以留青别具特色。 
                        
  留青,即是留用竹子表面一层竹青雕刻图案,铲去图案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下面的竹肌。留青雕刻的笔筒、臂搁、匣盒、扇骨等器物不仅精巧,而且外表润泽,色泽近似琥珀,历年越久,竹肌颜色越红,图案部分就越突出,如经常把玩摩挲,则光滑如脂,温润如玉。 

   留青竹刻始于唐代,到明代后期,竹刻艺术家张希黄发展了前人的刻法,使留青竹刻突破了以往图案形式,达到笔墨神韵和雕刻趣味兼备的境界。现藏于美国波斯顿美术博物馆的“山水楼阁笔筒”,就是他的代表作品。清代竹刻艺术家在继承明代技法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留青竹刻更注重书画艺术的效果,艺术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但到了清末,竹刻工艺日趋衰退,留青名家不多,佳作也较罕见。 

   20世纪中期,留青艺术家多聚居上海,如江苏武进的徐素白、苏州的支慈庵以及无锡的张韧之等。他们在继承明、清名家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 

   徐素白,字根泉,号晓钟,自幼喜爱刻竹,后以此为专业,表现手法巧妙,刻法精细入微,生动传神,特别在表现花鸟、草虫方面有较大的创造。他创作的蜻蜓、蝉、蝴蝶、小鸟等,都有独特的表现手法。支慈庵能在扇骨上留青刻蝇头小字,用留青和浅浮雕相结合的手法雕刻绘画也很精巧。张韧之是少有的女竹刻艺术家,她巧妙地利用了竹青最表面的一层来表现景物的近处和亮光部分,在露出的竹肌上又深刻一层表现远景,使作品更富有立体感。 

   江浙地区盛产毛竹,竹刻资源丰富,而留青竹刻取材仍是极严格的。必须在秋冬时节入山,选伐4年至5年生的毛竹,要求表皮平整,节长无斑。砍伐时,不能损伤其表皮,根据制作器具需要,锯断或劈开刨花擦去竹面油腻,在日光下晒一星期,再放置室内通风处架空阴干。 

   雕刻留青,大多先制成器物,然后在竹面上打好画稿,运用各种雕刻技法操刀。留青竹刻很讲究用刀,雕刻刀以弹簧钢制成,风格不同,用刀也有区别;用于切边线,用斜口刀;铲去空白处,用平口刀;刻留青部分,用平口、圆口刀;刻划毛发之类,用槽刀。刻划蜻蜓之类的薄翼,则要把翼筋凸出,薄膜处用圆刀铲去竹青的十分之七,利用色泽和雕刻深浅的对比,充分表现薄翼透明的质感。如留青竹刻艺术家徐素白先生雕刻的蜻蜓、月季花表现手法巧妙,精细入微,物象质感强烈,清秀典雅,浮然竹上,堪称留青竹刻之珍品。
上一篇 : 锦绣文章——中国传统织绣纹样   下一篇 : 角雕八仙过海
  相关文章 (历代民间艺术
 
中华艺术瑰宝之-自贡扎染
山东日照农民画:草根艺术闯出新天地
澄怀格物:即将消失的老手艺
桃源刺绣:飞针走线巧盘花
留住年画:纸上的年味
  热门文章 (历代民间艺术
中国瓷画 雅火炼丹青
挑花:在失传边缘的民间艺术
湖南擂茶的趣味风俗
民间艺术良辰 奈何老去
民间艺术“跨界”进入当代艺术领域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136111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