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您正在浏览古典艺术图片
 
   相关图片
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  
五龙亭

五龙亭  
岳阳楼

岳阳楼  
滕王阁

滕王阁  
佛香阁

佛香阁  
北京故宫保和殿

北京故宫保和殿  
玉皇阁

玉皇阁  
普宁寺

普宁寺  
苏州耦园

苏州耦园  
退思园

退思园  
无锡南禅寺

无锡南禅寺  
光孝寺

光孝寺  
苏州枫桥

苏州枫桥  
华严寺

华严寺  
景阳宫

景阳宫  
显通寺

显通寺  
香积寺

香积寺  
南山金玉观世音

南山金玉观世音  
白礁慈济宫

白礁慈济宫  
青礁慈济宫

青礁慈济宫  
 
南山寺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相片于 2009年08月17日 15时08分41秒 上传到本网  图片来源:网络
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如需转载本网内容,请您邮件、电话或QQ联系。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盗链,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版权归翰艺佳画及原创所有。
上一张图片 : 青礁慈济宫   下一张图片 : 西禅寺
    上传会员: 画香亭园      发布时间: 2009年08月17日        新窗口浏览  → 推荐给我的好友      浏览次数: 5817
 
    相关内容
南山寺

  南山寺位于漳州市南郊,建于唐开元年间,为闽南著名古刹之一。南山寺旅游指南

  寺内现存建筑群为清末重修,但具有唐代的风格,规模雄伟。寺内的历史古迹以“南山寺五宝”最为著名,它们分别是重达650多公斤的大铜钟、用天然石笋雕刻的佛像、血书滑缘经、光绪帝御赐藏经及缅甸玉佛。在这五样宝贝中,以缅甸玉佛最为珍贵,它是由纯汉白玉石雕琢而成的,是清末年间从缅甸运回的,目前我国仅存三尊,南山寺的这尊是最大的。

  陈邕原籍京兆万年县(今陕西西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间(西元705-706年)进士,任太子李隆基的老师,李隆基登基(即玄宗皇帝),封为太傅。

  开元二十四年(西元736年)因与奸相李林甫不合,被贬谪到福建,先居福州,后迁兴化,最后迁居漳州。他看中九龙江畔丹霞山麓这块山水秀丽的地方,兴建府第,因为建造形式类似宫迁,且有五个大门,违犯规制,被人密告到朝廷,说"陈邕兴造皇宫,阴谋造成反"。皇上派钦差前来查办,消息传来,陈太傅慌了手脚,心想大祸临头,苦无对策。在危急之时,他的女儿金娘含泪请求父亲,舍宅为寺院,让她削发为尼以保全家性命。陈太傅只得应允,即日请来法师,为金娘剃度为尼,并把她的闺房改为"修真净室",将府第改为"报劬院"。钦差大臣来到,见所建是寺院,不是皇宫,据实复旨,陈太傅免予问罪。南山寺旅游指南

  南山寺具体建造时间应在开元二十四年(西元736年)以后,初名"报劬院"。宁干德六年(即开宝元年,西元968年)刺史陈文恺重修,改名"崇福"(其时漳泉二州陈洪进所辖,漳州长官称刺史。宋太平兴国三年即西元978陈洪进上表"纳土",漳泉二州正式归宋),漳州知州章大任题匾"南州法堀"于报劬院,明朝才改称报劬院为南山寺。

  南山寺规模宏大。进五个并列的大门为天王殿,殿中奉祀一尊笑迎八方来客的弥勒大佛像,两旁分列四大天王(也称四大金钢)高大形象。原为泥塑,为1960年"六九"特大洪水淹浸,俗语云:"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这四大金刚全部倒塌。灾后改用水泥重新塑造,为古今所未有。其造型艺术尤其超越古今。弥勒佛背后,供奉一尊护法韦陀,两手按住一杆"降魔杵",直插地面。据说这"落地杵"为表示此寺可供应四方游僧膳宿的标志(另一种是合掌当胸,降魔杵平放在两手臂间,表示不供应游僧膳食)。南山寺旅游指南

  过了天王殿便是大雄宝殿,正中供奉"三宝佛"(三尊),是宋代修建寺院时重塑的,其特徵是两个耳朵下端成尖形,解放后,认为寺是唐朝建成的,佛像是宋代塑的,两相不合,因此叫它"改头换面",把它的头"砍"掉,按照唐朝特徵耳朵下端圆形的头面。但佛像踞坐的石殿和"桌裙"仍是宋朝的。

  大雄宝殿的左侧有一个石佛阁,称"净业堂",阁中有一巨大的石笋,聘请石匠各师把它雕成弥陀佛像。佛像连莲花座高达一丈六尺,造型优美,俗称大石佛。经考古专家监定,是一千多年前唐代艺术珍品。关于这尊大石佛,民间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有一位有名的石雕各师听说南山寺要雕塑大石佛,前来应聘,要求较高的工资,但声明,在雕成之后,要是有人能指出任何一个缺点,可以分文不取。完工之日,邀请各界人士前来参观评论,大家啧啧称赞,无人指出缺点。那师傅正在洋洋得意,忽然一个小孩子高声说:"大石佛的指头那么大,而鼻孔那么小,怎么能伸进去挖鼻屎呢?"大家才注意到有这个缺点。要找石匠评说时,石匠已偷偷溜走了。其实这只是笑谈。

  大雄宝殿的左角悬挂一口直径三尺八寸,高五尺六寸,重1300多市斤的大铜钟。它本是唐朝铸造,元朝延祜六年(1931年)扩建寺院时重新铸造,钟上有元朝住持僧古愚南山寺旅游指南的题铭。钟声洪亮,几里路外还可听见。关于这口大钟的铸造,也有一段故事:传说当年寺内僧人为铸这口钟四出募化,有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寡妇,诚心地把仅有的一枝铜钗捐献出来,一个乞丐也把仅有的一枚铜钱捐献出来,僧人虽然笑纳,却视为无关轻重,将其弃置一旁。大钟出炉时,钟面有一个小小圆窟窿和一条小裂痕,经过几次重新浇铸,这两个缺点依然存在。后来住持僧想起了那铜钗和铜钱,拿来一比,完全符合,而且粘住了,再也撬不下来。至今大钟上的铜钱和铜钗痕迹犹在,这故事隐喻着一个哲理。

  石佛阁的右邻是德星堂,俗称官房,原是供来客住的。1930-1931年间,陶铸任闽南特委书记时曾住在这里,特委机关就隐蔽在这寺内领导革命。

  大雄宝殿的后面高坡上的右端是藏经阁,内珍藏六十厨经文,其中有无价之宝血书《华岩经》,相传是明天启年间寺僧融(一说雄)和莲山及尼姑莲三人用三年时间刺血合写而成,笔法端秀,字迹显出金黄色,共八十一卷。可惜在"文革"时受破坏,仅存残页。还有光绪帝御赐《藏经》,即贝叶经,也是少有的珍贵文物。阁中还供奉一尊白石佛,是用纯白色大理石雕琢而成,高六尺,重四千公斤。因光洁如玉,被称为玉佛。据查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住持僧妙莲法师从缅甸募化而来。这种白石佛全国只有三尊,一在北京团城(一说围城),一在上海玉佛寺。

  高坡上的左端是陈太傅祠,据传是当年陈邕故居,后人改建为祠,供奉陈太傅塑像,后像被毁。

太傅祠后面有楼,现称"小姐楼",又称"姑娘楼",传说为金娘当年的闺房。但据对地方文物有深入研究的陈北恺(已90多岁)老先生说,那楼上供奉的是自陈邕之父陈忠以上五代祖先神位,称"五祖楼",所谓"小姐楼"乃是讹称,并从而讹为"姑娘楼"。

  金娘小姐水削发为尼之后,曾受皇上封为金花郡主,其墓原在寺后山上,人称"姑娘墓",解放后因五个工厂需要共建一座自来水池,把姑娘遗骸移葬在藏经阁后园中,修建成新墓,立碑为游客所瞻仰。

  大石佛、白玉佛、大钟、血书《严华经》、御赐《藏经》(贝叶经)合称南山寺五宝。

 
 
关于古典艺术

      中国古典艺术核心内容的领域应该包括中国古典绘画(壁画,雕塑,国画,书法,篆刻),中国古典音乐,中国古典文学(包括小说,戏剧,诗歌),中国古典舞蹈(宫廷与民间乐舞),中国古典园林与建筑,中国古典工艺美术(包括陶瓷,织绣印染,奇奇,玉器与金属工艺,家具及其他)。
      儒家文化对中国古典艺术的影响: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主导成分,对中国古典艺术有重大的影响。以戏剧为例:中国儒家文化对戏曲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儒家文化所体现出的伦理精神及由其形成的”重实际,黜玄想”的”史官文化”,导致了古典戏曲与历史的紧紧”缠绕”,使历史故事和传说成为戏曲重要题材来源。儒家”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人格所张扬的循礼守制、贵贱不逾而又以睦相守的程式化生活赋予戏曲以程式之美。受儒家文化影响至深的失意文人对戏曲活动的参与,使戏曲在总体格局上不越出封建主义艺术范围,但又很大程度上与封建主体文化迥然异趣。
      宗教(佛教)对中国古典艺术的影响:佛教还为中国古典艺术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变文、俗讲和禅师的语录体都和中国俗文学有着很深的关系。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曹不兴、顾恺之、张僧繇、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历代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传世。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由此可见佛教对绘画艺术所起的作用。至于音乐方面,公元三世纪,中国已有梵呗的流行。唐代音乐又吸收了天竺乐、龟兹乐、安国乐等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唐代音乐至今还有少部分保存在某些佛教寺庙中。
      平衡的思想:平衡是中国古代所谓和谐的人本思想。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3类;即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人与人的平衡与和谐,古代人心与身的平衡与和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3936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