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您正在浏览古典艺术图片
 
   相关图片
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  
五龙亭

五龙亭  
岳阳楼

岳阳楼  
滕王阁

滕王阁  
佛香阁

佛香阁  
北京故宫保和殿

北京故宫保和殿  
玉皇阁

玉皇阁  
普宁寺

普宁寺  
苏州耦园

苏州耦园  
退思园

退思园  
无锡南禅寺

无锡南禅寺  
光孝寺

光孝寺  
苏州枫桥

苏州枫桥  
华严寺

华严寺  
景阳宫

景阳宫  
显通寺

显通寺  
香积寺

香积寺  
南山金玉观世音

南山金玉观世音  
白礁慈济宫

白礁慈济宫  
青礁慈济宫

青礁慈济宫  
 
孔府铁山园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相片于 2009年05月03日 18时23分21秒 上传到本网  图片来源:网络
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如需转载本网内容,请您邮件、电话或QQ联系。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盗链,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版权归翰艺佳画及原创所有。
上一张图片 : 醉白池   下一张图片 : 清晖园
    上传会员: 羽晗      发布时间: 2009年05月03日        新窗口浏览  → 推荐给我的好友      浏览次数: 3360
 
    相关内容
孔府铁山园

  铁山园在山东曲阜孔府,是孔府的后花园,面积50多亩。它建于明弘治16年(1503年),由当时的七十三代衍圣公孔庆镕扩建而成,其间经过三次大修。建园之时,有人送来古鲁城内炼铁的铁渣石,类似陨石,园主十分高兴,认为这是天降神石,象征孔府从此时来运转,兴旺发达,而且与他的名字意义相合,于是把它们布置在园中,并命名为铁山园,自己也自号铁山园主。园林处原孔府轴线的最北部,也用轴线布局,正是北方特点,其布局仿紫禁城御花园格局,这布局也只有孔府敢当。

  园中路也是轴线,非常明确,在轴线南端有植柏台,四周花砖砌矮墙,有三面台阶通上下,台中植柏1株,依古木有盆景铁石置于托台上,托台四面浮雕有双龙、双麒麟、双凤等,石边立一石匾,上题:孔府天下第一家。下台前行,可见5柏抱槐一景,此柏名五君子柏,一株在根部就分成5干,最奇的是在5干中间抱有1棵槐树,此槐穿柏身而生,实为奇观。据说,此槐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当时孔庆镕曾赋诗赞曰:“五干同枝叶,凌凌可耐冬。声疑喧虎豹,形欲化虬龙。曲径荫遮暑,高槐翠减浓。天然君子质,合傲岱岩松。”

  轴线的最北端是一幢民国建成的新花厅,北依孔府后墙。此厅平面呈“T”字形,前面类似出抱厦,呈攒尖亭式,抱厦亭与后正厅相接,亭开敞无墙,厅青砖厚砌,这种组合既左右对称和四平八稳,又通透开敞,活泼可爱。抱厦亭前面两柱题联:“寻梅觅竹骚人来,赏兰观菊贤者至”。花厅前面绕抱厦亭设观景台,台四周为青砖砌矮墙,与轴线之南的柏台一致,形成南北呼应。花厅为孔府主人平时赏花、赏月和会见重要客人的地方,有时也在此设宴。厅东西有花树、竹丛。

  出厅西走,见1六角重檐亭,亭宝顶较小,宝珠立于细柱上,立面构图高挑,显得轻盈,有点受南方园林建筑的影响,但是其做法却是北方样式,屋面厚重,起翘很少。枋间板只作菱形图案,没有彩画,全涂朱红,柱间设单板坐凳,亭内设石桌,不设石几,显得过于朴素。亭西为花房。

  中轴的新花厅之东为旧花厅,面阔三间,上覆龙瓦,梁枋皆彩画花卉,梁上二梅作云状,显得古雅而华丽,此处曾叫坛屋。房前有丁字形葡萄架。依路南行,来到荷花池,池很小,只几平方米,但是池中荷花盛开,十分清雅。

  过荷花池,来到鱼池,池中养鱼,架曲桥。桥面很狭窄,两面用木栏杆,显得过于做作,但栏杆做法却很有特色,横栏竖杆,杆顶为莲花头雕刻,构图简洁。水池中立有多处湖石作为孤赏石。桥北为扇亭,亭东南西三面用青砖砌栏杆,可当座槛,亭梁枋皆有彩画,内容多为梅、兰、菊、竹、麋鹿、山水等,枋间板用中国结式图案。桥南为大湖石假山,山三面用栏杆围护,不让人攀登,唯北面与桥接,让人有亲近之感。花园西部为牡丹园、芍药圃。

  纵观全园,北方园林特征主要表现于明显的中轴线,建筑的梁架及彩画,水面等山水组合则有江南园林风格,植物特征北方色彩更浓,松、柏、槐等较多。全园景点布置较为散乱,缺乏统一感,但作为“天下第一家”的孔府后花园,还是很有气魄的。

 
 
关于古典艺术

      中国古典艺术核心内容的领域应该包括中国古典绘画(壁画,雕塑,国画,书法,篆刻),中国古典音乐,中国古典文学(包括小说,戏剧,诗歌),中国古典舞蹈(宫廷与民间乐舞),中国古典园林与建筑,中国古典工艺美术(包括陶瓷,织绣印染,奇奇,玉器与金属工艺,家具及其他)。
      儒家文化对中国古典艺术的影响: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主导成分,对中国古典艺术有重大的影响。以戏剧为例:中国儒家文化对戏曲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儒家文化所体现出的伦理精神及由其形成的”重实际,黜玄想”的”史官文化”,导致了古典戏曲与历史的紧紧”缠绕”,使历史故事和传说成为戏曲重要题材来源。儒家”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人格所张扬的循礼守制、贵贱不逾而又以睦相守的程式化生活赋予戏曲以程式之美。受儒家文化影响至深的失意文人对戏曲活动的参与,使戏曲在总体格局上不越出封建主义艺术范围,但又很大程度上与封建主体文化迥然异趣。
      宗教(佛教)对中国古典艺术的影响:佛教还为中国古典艺术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变文、俗讲和禅师的语录体都和中国俗文学有着很深的关系。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曹不兴、顾恺之、张僧繇、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历代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传世。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由此可见佛教对绘画艺术所起的作用。至于音乐方面,公元三世纪,中国已有梵呗的流行。唐代音乐又吸收了天竺乐、龟兹乐、安国乐等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唐代音乐至今还有少部分保存在某些佛教寺庙中。
      平衡的思想:平衡是中国古代所谓和谐的人本思想。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3类;即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人与人的平衡与和谐,古代人心与身的平衡与和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128183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