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您正在浏览古典艺术图片
 
   相关图片
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  
五龙亭

五龙亭  
岳阳楼

岳阳楼  
滕王阁

滕王阁  
佛香阁

佛香阁  
北京故宫保和殿

北京故宫保和殿  
玉皇阁

玉皇阁  
普宁寺

普宁寺  
苏州耦园

苏州耦园  
退思园

退思园  
无锡南禅寺

无锡南禅寺  
光孝寺

光孝寺  
苏州枫桥

苏州枫桥  
华严寺

华严寺  
景阳宫

景阳宫  
显通寺

显通寺  
香积寺

香积寺  
南山金玉观世音

南山金玉观世音  
白礁慈济宫

白礁慈济宫  
青礁慈济宫

青礁慈济宫  
 
承德文津阁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相片于 2009年04月22日 16时37分14秒 上传到本网  图片来源:中华五千年
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如需转载本网内容,请您邮件、电话或QQ联系。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盗链,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版权归翰艺佳画及原创所有。
上一张图片 : 北京文渊阁   下一张图片 : 西藏布达拉宫白宫
    上传会员: 羽晗      发布时间: 2009年04月22日        新窗口浏览  → 推荐给我的好友      浏览次数: 3324
 
    相关内容
承德文津阁

    文津阁位于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平原区的西部,千尺雪景区之北。建于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是内廷四阁中第一座建成之阁。乾隆帝对在此建阁贮书极为得意,认为“山庄居塞外,伊古荒略之地,而今则闾阎日富,礼乐日兴,益兹文津之阁,贮以四库之书,地灵境胜,较之司马迁所云名山之藏,岂啻霄壤之分也哉?”加之每年帝王诸臣、各族首领和外国使节都云集山庄,将皇家藏书楼建在此地,更可以标榜天朝的文治武功。文津阁内原藏《古今图书集成》万卷、《御制诗》四集,1785年《四库全书》也曾收藏于此。辛亥革命后,《四库全书》运往北京图书馆,《古今图书集成》早年已被军阀盗卖净尽。

    文津阁仿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形式修建,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主要建筑由门殿、假山、水池、藏书楼、花台、曲池、山石、月门等组成。

    文津阁建筑造型、制景手法匠心独到,园中有园,自成气候。四周砌低矮白灰花墙,内外水渠分隔。门殿三楹面南,进深两间,后有门厦。东门三开间,进深一间,东有厦廊。主楼六楹面南,西稍间为楼梯间,面宽收进三分之二,总长2602米;进深五间,前后设廊,总宽14062米;通高13085米。外观重檐两层,内部结构三层。中层藏书为底檐全部遮挡,防止阳光直射。文津阁按《易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以水克火之意设计、命名。顶层六间相通意为“天一”,底层六间分隔谓之“地六”。阁前砌平台,台下聚池潭,潭内映弯月,时隐时现。仰望天空,并无月亮,弯月何出,实为奇观。池南假山嶙峋,亭台得势,古树峥嵘,藓草涵孕。假山有“十八学士登瀛洲”的造型;又有承德十大名山的缩影。

    阁东立文津阁碑,碑高532厘米,宽138厘米,厚58厘米。碑趺、碑身、碑首周边雕蟠螭纹和雷纹图案。正面用满、汉文字镌《文津阁记》,背面镌《题文津阁》,东侧镌《四库收精要》,西侧镌《建由甲午成乙未》均由乾隆御笔亲题。阁后、碑后砌假山,前后留古松数株。

    文津阁前有四组建筑,已毁,今存遗基。东为千尺雪,仿江苏寒山千尺雪建造;千尺雪西一组名宁静斋,四周环绕回廊,院内前斋后楼,中有池水分隔,康熙为楼题匾“清敞”,乾隆为斋题名“宁静”。宁静斋南一组建筑名曲水荷香,按王羲之《兰亭序》描写建造,供皇帝和御用文人戏酒吟诗所用。再东又一组建筑为前亭后殿,乾隆题名玉琴轩(康熙曾题图史自娱),有联“寓情最觉静可乐,无物始知闲不争”。

 
 
关于古典艺术

      中国古典艺术核心内容的领域应该包括中国古典绘画(壁画,雕塑,国画,书法,篆刻),中国古典音乐,中国古典文学(包括小说,戏剧,诗歌),中国古典舞蹈(宫廷与民间乐舞),中国古典园林与建筑,中国古典工艺美术(包括陶瓷,织绣印染,奇奇,玉器与金属工艺,家具及其他)。
      儒家文化对中国古典艺术的影响: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主导成分,对中国古典艺术有重大的影响。以戏剧为例:中国儒家文化对戏曲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儒家文化所体现出的伦理精神及由其形成的”重实际,黜玄想”的”史官文化”,导致了古典戏曲与历史的紧紧”缠绕”,使历史故事和传说成为戏曲重要题材来源。儒家”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人格所张扬的循礼守制、贵贱不逾而又以睦相守的程式化生活赋予戏曲以程式之美。受儒家文化影响至深的失意文人对戏曲活动的参与,使戏曲在总体格局上不越出封建主义艺术范围,但又很大程度上与封建主体文化迥然异趣。
      宗教(佛教)对中国古典艺术的影响:佛教还为中国古典艺术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变文、俗讲和禅师的语录体都和中国俗文学有着很深的关系。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曹不兴、顾恺之、张僧繇、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历代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传世。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由此可见佛教对绘画艺术所起的作用。至于音乐方面,公元三世纪,中国已有梵呗的流行。唐代音乐又吸收了天竺乐、龟兹乐、安国乐等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唐代音乐至今还有少部分保存在某些佛教寺庙中。
      平衡的思想:平衡是中国古代所谓和谐的人本思想。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3类;即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人与人的平衡与和谐,古代人心与身的平衡与和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128245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