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懋,生卒年不详,元代画家。字子昭。嘉兴(今属浙江)人。住嘉兴魏塘镇。与吴镇居比邻。父盛洪(字文裕),善画人物、花鸟、山水。盛懋承袭父业,以精湛的技艺称誉当世,和吴镇的墨竹、岳彦高的草书、章文茂的笔,共被誉为“武塘四绝”。善画山水,兼作人物、花卉。初学陈琳,后宗赵孟頫法,运笔精劲,布置邃密,峰峦浑厚,林木丰茂,评者谓“精绝有余,特过于巧”,元至正年间享有盛名。
其山水画多作丛山密林,表现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也有的作品描写清溪洲渚中渔夫、隐逸的生活环境。画法出自董源、巨然,同时也以工笔见长。主要画风特点是结构严整,笔墨清润,在浓郁浑厚的气韵中具有潇洒隽逸的格调。
《秋林高士图》轴,绢本,设色,纵135.3厘米,横59厘米,款署“武塘盛懋”,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至正十一年(1351)作《秋江待渡图》轴,纸本,水墨,纵112.5厘米,横46.3厘米,有老圃、莹玉庵、俞英等六家题跋,至正十九年(1359)作《松石图》轴,纸本,水墨,纵77.4厘米,横27.2厘米,左上自题:“至正己亥仲秋廿二日,武唐盛懋子昭作此图为祜祯寿。”现均藏故宫博物院十一年(1351)作《沧江横笛图》轴,绢本,设色,纵84.8厘米,横47.1厘米,署款:“至正辛卯武塘盛懋制”藏南京博物院;《秋艇清啸图》轴藏上海博物馆;《松阴高士图》册页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溪山清夏图》轴,绢本,青绿山水,构图繁密,笔墨精致,图录于《中国绘画史图录》上册。
《秋林高士图》构图略似三段式,但布置邃密,林木丰茂,显然不同于倪瓒的简略,仍是北宋全景山水格局。图绘河的两岸,前岸是碎石堆叠的坡岸,杂树丛生,或枝叶茂密,或残枝枯槎。林中一高士莲冠绯衣,侧坐于坡石之上,一杖置于旁。高士抬头仰望,凝神静思。人在整个画面中居于一隅,十分谦逊,显示出当时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崇拜和敬畏。河面不宽,岸边苇草随风低拂,一派平和宁静的情景。后岸是一片坡地,向上则白茫茫云雾蒸腾,中间有树丛隐现,两座山峰自云雾中脱颖而出,巍峨雄伟,直指苍穹。山石及坡岸多矾头状,以湿笔披麻皴绘就,笔致稍紧,且时相绞合,变为解索皴。墨色依结构由淡而深,反复加染,使石体质感硬朗。树叶多以点叶法,变化多端,但墨色则稍嫌板滞,有点程式化。而蒸腾的云雾,却是此图的特色。元四家的作品中,很少刻意勾染云雾,仿佛总是晴空万里,一览无遗。而在盛懋此图中,这云雾却极具意义:构图上可以分清前后层次,而且能将无须表达之物藏匿其中,使主题更突出。
盛懋的画,洋溢着大自然的绚美,但其刻意求工,与元四家“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的文人画形成鲜明对照,士人贬之为“画工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