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民间艺术>>>民间风俗习惯>>>沧县狮舞:技艺精湛的汉族民俗舞蹈
 
 文章   发布文章 >>>
沧县狮舞:技艺精湛的汉族民俗舞蹈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15年07月07日 20时26分18秒   来源: 天津日报   部落主人: 打印】【纠错

     在“运河记忆”非遗展开幕式上,被誉为“北狮王”的河北沧县刘吉舞狮团表演的“狮魂舞韵”,成为开幕式上动态非遗项目的重头戏。一头头雄壮的“狮子”或闪转腾挪或欢快起舞,维妙维肖,赢得满场喝彩。

  伴随着铿锵的鼓点,六头大狮子和两头小狮子活灵活现地跑上台,来了个精彩亮相。它们动作异常灵敏,扑、跌、翻、滚、腾跃,形态细腻逼真,憨态可拘。表演中,一对顽皮可爱的小狮戏弄大狮,大狮弄儿为乐,尽显天伦,逗得观众发出阵阵笑声。接下来的高空舞狮,表演者可真是亮出了绝活。一名手持狮珠的引狮者带路,逗引狮子表演出各种扣人心弦的造型动作。狮子攀上几米高的高凳施展雄姿,有的还在高凳上翻滚跳跃,如履平地。一头雄狮从高桌上,后空翻而下,动作变化多样,技艺高超。在40多分钟的表演中,观众们看得意犹未尽,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

  据历史典籍记载,沧县狮舞最早起源于汉朝,明朝时已广泛流传。沧州狮舞以同乐会形式存在,早期多在庙会和春节民间花会时活动。沧县狮舞分为“文狮”和“武狮”两类。早期称为狮戏,多为“文狮”,以兴济为代表。“文狮”以逗为主,鼓点威武豪壮,有动有静,有紧有慢,动作以动物本能动作为主,模仿猫科类戏耍动作。表演时随着鼓点的变化而变化。“武狮”以黄递铺乡北张村为代表。武狮由文狮发展而来,后来狮舞揉进武术、杂技中的动作,如叠立、走钢丝、上高凳、爬杆、高台翻滚、水中望月、巧走立绳、荷花怒放等。沧县现存的几个狮舞队多由北张村传承而来。

  刘吉舞狮团的团长叫尹少山,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舞狮传承人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80年,尹少山带领20余名年青人创建了刘吉舞狮团。2003年10月,刘吉舞狮团在全国南北“狮王”争霸赛中获得金奖并荣获“中华北狮王”称号,随后又荣获全国第十届群星奖金奖、全国舞狮精英赛金奖及全国第六届民间艺术大赛“民间绝技金奖”等奖项,并参加了香港回归庆典、国庆50周年庆典、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及奥运会开幕式前文艺演出等大型庆典晚会,并多次走出国门,远赴韩国、法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演出,让中国传统舞狮文化名扬海内外,赢得广泛赞誉。目前,刘吉舞狮团已由原来的20余人发展到160余人,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全国最大的业余舞狮团体”。

  “刘吉舞狮”作为一项传统民间艺术,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年来,为了将传统舞狮文化发扬光大,刘吉舞狮团在表演中不断创新,把武术动作和杂技技巧融入其中,先后编创出“立体直转”“蹬椅戏逗”“叠狮抖威”“下山探宝”等20个高难度动作,并着意加强了打击乐的节奏感和铿锵力度,以充分展示北狮的威武刚劲。尹少山还专门请来武术界、杂技界、文艺界的专家进行指导,改善舞狮的动作技巧。为了培养狮舞接班人,尹少山成立了“河北省沧县舞狮传习所”,壮大新生力量,培养后备人才。在采访中,尹少山对记者说:“我希望通过狮舞表演,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沧县,了解沧州,了解我们中国。希望我们沧县狮舞能够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对于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区域特色的文化实力,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 :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下一篇 : 黑龙江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满族的萨满舞
您是浏览 画香亭园 文章【沧县狮舞:技艺精湛的汉族民俗舞蹈】的第 10722 位网友!
 部落主人 画香亭园 相关文章
什么样的黑曜石值得收藏
徽州古建之美:精致的木雕
被故宫收藏的传统竹刻
赏石艺术中形式美与主题的关系
为什么说宋画是中国古典绘画的最高成就
什么手表值得收藏?
第四套人民币知识大全
手串的玩赏与收藏
道光瓷器的收藏与价值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部落主人 画香亭园 热门文章民间风俗习惯
广东开平泮村灯会:一场延续数百年的文化...
“渝东南第一床”:土家女儿的祖传嫁妆
中国古代冷饮趣史
苗族男女从恋爱到结婚不离糍粑
民间的节令与传统食俗
迎端午 香囊俏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兔儿爷长啥样? 民俗专家竟也有不同说法
寻乌 细说客家民俗“迎故事”
黑龙江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满族的萨满舞
 部落文章民间风俗习惯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沧县狮舞:技艺精湛的汉族民俗舞蹈
黑龙江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满族的萨满舞
闽西客家婚俗:新娘入门跨鸡而过称“拦门...
乌孜别克族的风俗习惯 新婚媳妇要“赎”
新疆民众春分日载歌载舞庆春耕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2824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