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雕刻艺术>>>玉雕>>>清代的扬州玉雕艺术鉴藏
 
 文章   发布文章 >>>
清代的扬州玉雕艺术鉴藏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13年06月23日 08时04分44秒   来源: 扬州晚报   部落主人: 茅竹华 打印】【纠错


清代的扬州玉雕艺术

  清代,由于扬州地处运河、长江交汇处,渔盐漕运业十分发达,城乡经济、工商业的空前繁荣,使得扬州的玉雕也发展迅速,尤其在乾隆年间(1736-1798年),喜好玉器的乾隆皇帝成为扬州玉器发展的重要推手。乾隆年间,扬州是宫廷玉器的重要生产基地,在扬州建隆寺设有玉局,由朝廷掌控派联络员指导和安排管理玉器的生产事宜。完成后的玉器作品一方面为宫廷陈设之用;一方面用于对臣下的奖赏。扬州玉器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的同时,又尤以承制清廷大型玉器而闻名于世。

  扬州是玉器生产多元化品种的区域,大、中、小件,器皿、人物、动物、花鸟等样样俱全。在技艺上重于精琢细镂,于规整古朴之中洋溢着典雅秀丽的韵味。熏、瓶、壶、杯、罐、盒等品种,工精艺巧,玲珑剔透,最能体现扬州玉器鲜明的地方特色。其代表作有:《白玉鋬耳寿字杯》、《碧玉镂空八宝纹花熏》、《碧玉雷纹扁壶》、《青玉凤驮瓶》等。被清廷定为“扬州八贡”之一的《白玉如意》,用新疆羊脂玉琢制,玉质洁白无瑕,造型精致典雅。现藏于扬州双博馆的《白玉羊》,明确镌有“乾隆年制”款,也曾是贡品。

  上贡给朝廷的玉器还有扁方壶、三足炉、梅瓶、盖罐等。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资深玉器专家杨伯达说:“碾琢大型玉山是清代中晚期扬州玉业最擅长的‘绝活’,当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特别是乾隆四十一年兴起的加工数千斤重乃至万斤重的大型玉器全部下派至两淮盐政。”这其中,记载较为详细的作品有:《大禹治水图》、《秋山行旅图》、《会昌九老图》、《丹台春晓》、《云龙玉瓮》、《海马》等。现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6件重达千万斤的大型玉器,都出自扬州琢玉人之手,这在清宫造办处档案中均有明确记载。

  高130厘米,重1000多斤的《秋山行旅图》是乾隆最为欣赏的大玉山。乾隆三十一年(1766),新疆向朝廷进贡了一块大玉石,这块大玉石令乾隆想起了金廷标的一幅山水画《秋山行旅图》,于是下旨由宫廷玉作承做。然而,宫廷玉作的二十多名玉匠每天赶制,用了六个月日工,四个月的夜工,只完成了二成,进度异常缓慢。无奈之下,乾隆下令将玉料运往扬州加工。

  这也是扬州首次奉旨碾琢这么大型的玉山。两淮盐政决定面向扬州招募能工巧匠。一番选拔之后,最终招募了3000名扬州玉匠。四年后,经过玉匠们日夜的辛劳碾琢,作品终于完成了。1770年,玉山经水路运回北京。乾隆一看之下龙心大悦。玉料上淡黄色的瑕斑变成了秋天的草木;玉料中的绺纹变成了峻拔的山峰,陡峭的崖壁,山间还隐约现出崎岖的栈道,上有赶着毛驴的驮队在缓慢行走着。作品构图层次分明,布局错落有致,秋意浓厚,意境高旷。乾隆三十五年和三十九年,乾隆还先后两次为之赋诗赞赏。

  之后的三十多年里,扬州又接连承制了5件千万斤以上的巨作。其中就有著名的《大禹治水图》玉山,其场面之宏大,人物之众多,山林之重叠,工程之浩大,工艺之复杂,令人叹为观止,毫不夸张地说,在当时,也只有扬州玉工能做出这等“绝活”!

  清代,因为扬州玉雕名声震撼全国,因此,在中国玉器史上,出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乾隆工”玉雕高潮,而“扬州工”更是“乾隆工”的主要代表,这是扬州玉雕史上的最大光荣,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清代的扬州玉雕艺术

清代的扬州玉雕艺术

上一篇 : 蒋喜:古玉文化领域走出的玉雕家   下一篇 : 清御用玉雕烛台亮相 形象为一对海燕展翅欲飞
您是浏览 画香亭园 文章【清代的扬州玉雕艺术鉴藏】的第 9666 位网友!
 部落主人 画香亭园 相关文章
什么样的黑曜石值得收藏
徽州古建之美:精致的木雕
被故宫收藏的传统竹刻
赏石艺术中形式美与主题的关系
为什么说宋画是中国古典绘画的最高成就
什么手表值得收藏?
第四套人民币知识大全
手串的玩赏与收藏
道光瓷器的收藏与价值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部落主人 画香亭园 热门文章玉雕
玉雕《武圣》
山水人物山子(清)
大型翡翠屏风《耕织图》欣赏
清代  白玉插屏连碧玉座
海派玉雕迎“玉龙”
当代玉雕展现院体风格
玉雕艺术家王金忠探索花鸟中的院体精神
鬼斧神功淋漓尽致的玉雕极品欣赏
春秋玉器大赏
玉雕手把件《玉堂富贵》
 部落文章玉雕
精雕细琢的古代玉山子
玉雕艺术家李映峰的“观音风”
黄杨洪:俏色巧雕之美
以刀代笔:细话阴刻玉雕那些事
70后玉雕师精琢生活:自学成才 17岁...
鬼斧神功淋漓尽致的玉雕极品欣赏
当代玉雕展现院体风格
玉雕艺术家王金忠探索花鸟中的院体精神
金镶玉“年年有鱼”
王金忠谈玉雕:纯粹之美无国界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2981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