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中华文学>>>古典名篇>>>《易经》第二十五卦《无妄》
 
 文章   发布文章 >>>
《易经》第二十五卦《无妄》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12年02月03日 14时12分26秒   来源: 百度百科   部落主人: 周易 打印】【纠错

易经六十四卦第25卦 无妄卦天雷无妄(无妄卦)无妄而得

下下卦

   象曰:飞鸟失机落笼中,纵然奋飞不能腾,目下只宜守本分,妄想扒高万不能。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乾)相叠。乾为天为刚为健;震为雷为刚为动。动而健,刚阳盛,人心振奋,必有所得,但唯循纯正,不可妄行。无妄必有获,必可致福。

 《无妄》卦谈的是如何处理料想不到的事的卦。这种“无妄”,包括“ 无妄,往吉”和“无妄,行有眚”两种可能:前一种即其卦中说的“不耕获,不菑畲”;后一种即其卦中说的“无妄之灾”“无妄之疾”。前一种谈的是料想不到的收获;后一种谈的是料想不到的灾祸。实际上,《无妄》一卦也可以这么说,它即今天人们常说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原文

   无妄  乾上震下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於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 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 天命不佑,行矣哉?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初九:无妄,往吉。  

  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六二:不耕获,不菑畲,则利有攸往。  

  象曰:不耕获,未富也。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九四:可贞,无咎。  

  象曰: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卦辞诠释

   [译文]无妄卦象征不妄为:至为亨通,利于坚守正道。如果不守正道就是祸患,不利于有所前往。(匪:非。眚:音 sheng,祸患。)  

  [提示]守正才能无妄。

  师:回复于正道,当然就不会妄为了,所以复卦后面是无妄卦。《序卦传》说:“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无妄”就是不轻举妄动、不胡作非为。无妄卦上为乾、为天,下为震、为动,含有“回天而动”的意思。因天而动,即遵循自然规律的正道而动,当然就不会妄为。所以卦辞评断“无妄”为“元亨”,即至为亨通;附加条件是“利贞”,要坚守正道才会有利。反之,如果不守正道就不利,反而有祸,这就是卦辞所说的“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这是从反面设诫。  

  徒:我们只要反省一下自己的日常行为,违背正道而“妄为”的成份太多了,有时简直是浑浑噩噩地打发日子。做到“守正”和“无妄”,又谈何容易!  

 《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

  [译文]《彖传》说:无妄,阳刚从外卦来,成为内卦的主宰。运动不息而又刚劲强健,阳刚居中而又应合于下。  

  [提示]以卦象解释卦名和卦义。  

  徒:这段话比较费解。  

  师:无妄卦的内卦(下体)为震,它是由外卦(上体)乾的一刚爻来与坤的初爻相交而形成,所以称震的初爻是“刚自外来”;又因为震的初爻处于内卦,按《易》例以少统多的原则,凡二柔一刚均以一刚为主,所以外来的这一刚作为震之初爻,又是“为主于内”。这就叫做“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在刚爻未来之前,坤属阴柔,阴柔为虚。在“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之后,坤变为震,震属阳刚,阳刚为实。阴虚转为阳实,这意味着真实取代了虚妄,所以称为“无妄”。这是以卦象的形成来解释卦名。  

  徒:“动而健,刚中而应”,大概是以卦象来解释卦义吧?  

  师:是的。无妄卦形成后,呈下震上乾之象。震为动,乾为健,包含着“动而健”之义。运动不息而又刚劲强健,这是以上下二体的象征意义来说明天道运动的永恒性。再看上下二体的中爻,九五的阳刚居中与六二的阴柔居中,上下相应,阴阳相合,万物由此而生生不息。“刚中而应”就是指此而言,这又是以二、五两爻的象征意义来说明天道运动的规律性。这些都是真实无妄的大自然的法则。  

  徒:这样看来,“无妄”首先要求遵守天道的规律、大自然的法则?  

  师:这正是“不妄为”的根本含义。  

  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佑,行矣哉?  

  [译文]由于守正而大为亨通,这是天之道啊。如果不守正道,就有祸患,不利于有所前往。处在无妄之时却要妄行,哪里有路可走呢?天道不保佑,能行得通吗?  

  [提示]解释卦辞。  

  徒:只有守正才能实现无妄,才能大为亨通,这是天道的体现。如果不守正道,就必然是妄为,就无路可走,因为那样做是违背天道的。  

  师:这里反复强调的“天命”(天道),实际上就是客观的自然规律。只有顺应客观规律行事,才是“守正”,才能“无妄”。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译文]《象传》说:雷声传行于天下,万物响应,象征不妄为。先代君王因此以此勉励自己,顺应天时,养育万物。(与:响应。茂:勉励。对:配合,顺应,适应。时:时机。)   

   [提示]顺应天时则无妄。  

  徒:无妄卦上为乾、为天,下为震、为雷,正是“天下雷行”之象。这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师:冬季处于潜藏冬眠状态的万物,到春季都因雷震而苏醒,应声而惊起,所以春天有“惊蛰”的节气。由此可见天道的规律毫无差错,所以象征“无妄”。统治者应该体会无妄卦象的精义,把它用到国家治理上去,从而勉励自己,一切举措都要像万物闻雷而奋起那样地顺天行事,绝不违背客观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无妄”,才能利国养民。  

  初九,无妄,往吉。  

  [译文]初九,不妄为,前往是吉祥的。  

 《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译文]《象传》说:不妄为而前往,一定能满足自己的意愿。  

  [提示]起步无妄,前途吉祥。  

  徒:初九为什么能够实现“无妄”?  

  师:初九以刚爻居阳位,纯阳不杂,实而不妄,在素质上有利于实现“无妄”。这样,它就没有妄想妄行,一切按照天道规律行事,当然就无往而不吉,能够得遂进取的心愿。初九又象征事情开始的第一步,起步不妄,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就预示着吉祥的前途。  

  六二,不耕获,不菑畲,则利有攸往?  

  [译文]六二,不耕种就想收获,不开荒就想种熟地,难道这样做会有利吗?(菑:音zi,初开垦的瘠田,垦荒。畲:音 yu,耕种多年的熟田。则:岂。)  

 《象》曰:不耕获,未富也。  

  [译文]《象传》说:不耕种就想收获,说明六二阴虚而不实。  

  [提示]寄希望于虚妄,无利可言。 [另注:也有解释为:六二柔正居中,上应九五,不期望刚耕作就有收获,不期望刚开垦就得到良田,故利有攸往。]  

  徒:企图不耕而获,这岂不是虚妄吗?镜花水月,必然落空,无利可言。这道理并不难懂,但是这种违背常识的虚妄企求在社会生活中却并不少见。六二的虚妄是怎么造成的呢?   师:六二无求实之心,无视于实事求是的行为原则。六二以阴爻居阴位,阴虚不实,因而产生虚妄之求。所以《象传》说它企图不耕而获的原因是“未富也”。在《易经》中,以阳为富、为实,以阴为不富、不实。不富、不实即为虚妄。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译文]六三,不妄为也有灾祸。有人栓系着一头牛,被过路人顺手牵走了,当地居民却遭了殃。(邑:众人聚居的村镇。)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译文]《象传》说:过路人牵去了牛,这就使得当地居民遭了殃。  

  [提示]虽不妄为,也可能因偶然因素而遭灾。  

  徒:六三爻辞好像说了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邻居把牛拴在路边,被过路人牵走了,我却被诬告成偷牛的嫌疑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这真是“无妄之灾”,无缘无故而受灾。这看来是偶然事故造成的,该倒霉的人即使不妄为也无法逃灾。  

  师:前人对本爻辞往往也是这样理解,如关朗在《关氏易传》中说:“运数适然,非己妄故,乃无妄之灾。”“运数”就是命运、气数。倒霉的事正好让它碰上了,该他倒霉,这是“运数”所注定的。这种说法虽然看到了在偶然性中隐藏的必然性,但是把那种以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必然性归结为神秘不可知的“运数”,当然是不科学的。  

  徒:那么应该怎样理解呢?  

  师:在这里,偶然并非完全偶然,无妄也并非完全无妄。让我们分析一下六三这一爻。首先,六三处于上下体交接处的是非危惧之地,这是很容易惹麻烦的地方,所以他被无端地怀疑株连而致祸。六三本人虽然“无妄”,但他处于虚妄的人和事之中,邻居的粗心大意和妄告无辜,路人的顺手牵“牛”,这都是“妄”。与他人之“妄”相牵连,本人就难以完全“无妄”。我们再看六三的主观因素,他以阴居阳而不正,处于下卦之终而不中。既然本人原来行事就是不正不中,又怎能避免在时间和地点上偶然交叉的意外事件中涉嫌呢?如果六三之为人一向道德高尚,难道会突然被怀疑为偷牛贼吗?既然主观上本来就存在着“妄”,又遇上了客观之“妄”,这样又怎能做到真正的“无妄”呢?  

  徒:是啊。只有行正才不怕影子歪。  

  九四,可贞,无咎。  

  [译文]九四,能够坚守正道,没有过错。  

 《象》曰: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译文]《象传》说:能够守正就没有过错,这是九四本身固有的品格所决定的。  

  [提示]守正而不妄为,可以免过。  

  师:九四爻下无所应,又处于“近君”的危地,本来是很容易动辄得咎的。但是它以阳爻居阴位,这象征着刚而能柔的品格,有助于它正确地应付复杂的环境,坚守正道而不妄为,终于得以免过。  

  徒:六三虽然“无妄”竟也遭灾,九四坚守正道仅能免过。这样看来,三、四这两个爻位的确是危惧之地。  

  师:处在这种情况下,在主观上自求无妄就够了,祸福只有听其自然。历史上有一种“孤危之臣”,就是这类人物。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译文]九五,不妄为却得了病,不用服药就会有自愈之喜。  

 《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译文]《象传》说:不妄为而患病所用的药,是不可以试服的。  

  [提示]无妄而有疾,不必服药攻治。  

  徒:九五以阳刚居中得正,处于尊位,这一爻从各方面看都是最优越的,无可指责,当然是“无妄”的,怎么会出了毛病呢?  

  师:九五本身确实是无懈可击,并无致疾之由;现在出了毛病,原因一定来自外部。从爻象上看,九五与六二相应,而六二有“不耕而获”的虚妄之求,九五的毛病可能是受六二的牵连所造成。  

  徒:既然有疾,又无须用药,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师:既然无妄,就没有妄想、妄行需要纠正,就意味着思想行为是合乎正道的;如果用药攻治,岂不是否定和改变自己的正确行为吗?所以,无端地得了无妄之疾,应该坚持守正安常,泰然处之,疾病会不治自除。这是以“勿药”为药,以不治为治。换句话说,只要自己的思想行为是正确的,就不应改变初衷,一切外来的诽谤和非议都会不攻自破的。度过了难关,就会领略到最后胜利的喜悦。这就是“勿药有喜”。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译文]上九,不妄为,但行动会有祸患,无所利益。   

  《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译文]《象传》说:不妄为的行动,处于穷尽之时也会遭到灾祸。  

  [提示]时穷难行,行则遭灾。  

  师:“无妄之行”本来当然是好的,但行动得不是时候仍不好,仍会遇祸。上九处于全卦之终,这是终极之地、穷尽之时,已经无处可行。这时就宜止不宜行,宜静不宜动。上九以阳爻居阴位,刚躁易动,在时穷难行、动则遭灾之时,仍然偏要前行,这样无妄就变成有妄了,因此“有眚”而“无攸利”。  

  徒:看来,任何事物发展到穷尽之时都不好,即使是“无妄之行”,也会遭遇“穷之灾也”。物极必反,无妄也将转为有妄,好事也将转为坏事。这正如乾卦上九爻“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一样。  

  师:真的,“好事”提倡到了极点,就会变质,产生副作用,变成“坏事”了。例如,过度地宣扬“好人好事”,就会出现弄虚作假、沽名钓誉的“假典型”。所以《老子》中说:“智慧出,有大伪。”这样,“无妄”就转化为“有妄”了。  

  徒:从本卦六爻的情况看,“无妄”这一命题并不简单。  

  师:六爻虽然大都呈“无妄”之象,但具体情况和吉凶利咎却很不相同:初九起步无妄而获吉,六二希求虚妄而无利,六三虽不妄为而遭灾,九四守正不妄而免过,九五无妄有疾而自愈,上九时穷无妄而遇祸。六爻所提供的行为类型虽然表现出复杂的变化,但其包容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就是说,欲达到行为无妄,要遵循两大原则:一是“守正”。也就是卦辞所强调的“利贞”、“匪正有眚”。任它情况千变万化,坚守正道不变,这样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正如朱熹所说:“《无妄》一卦,虽云祸福之来也无常,然自家所守者,不可不利于正。”二是“审时”。要审察时机和形势,以决定进退行止。最要紧的是主观要符合客观,客观情况变了,主观对策要相应而变。这样,才能在事物的动态变化中不断地作灵活的自我调整,才能确保行为的“无妄”。

上一篇 : 《易经》第二十四卦《复》   下一篇 : 《易经》第二十六卦《大蓄》
您是浏览 画香亭园 文章【《易经》第二十五卦《无妄》】的第 11387 位网友!
 部落主人 画香亭园 相关文章
什么样的黑曜石值得收藏
徽州古建之美:精致的木雕
被故宫收藏的传统竹刻
赏石艺术中形式美与主题的关系
为什么说宋画是中国古典绘画的最高成就
什么手表值得收藏?
第四套人民币知识大全
手串的玩赏与收藏
道光瓷器的收藏与价值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部落主人 画香亭园 热门文章古典名篇
《牛郎织女传》第十二回 天孙如愿鹊桥重...
《牛郎织女传》第十一回 李金星二次解围 ...
《易经》第四十二卦《益》
《牛郎织女传》第五回 金牛星下凡救金郎 ...
《易经》第二卦《坤》
《易经》第四十一卦《损》
《易经》第四卦《蒙》
《易经》第三卦《屯》
《易经》第一卦《乾》
《易经》
 部落文章古典名篇
《易经》
《易经》第一卦《乾》
《易经》第二卦《坤》
《易经》第三卦《屯》
《易经》第四卦《蒙》
《易经》第五卦《需》
《易经》第六卦《讼》
《易经》第七卦《师》
《易经》第八卦《比》
《易经》第九卦《小畜》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7079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