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六十卦。水泽节(节卦)万物有节,是上上卦。象曰:时来运转喜气生,登台封神姜太公,到此诸神皆退位,纵然有祸不成凶。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坎)相叠。兑为泽,坎为水。泽有水而流有限,多必溢于泽外。因此要有节度,故称节。节卦与涣卦相反,互为综卦,交相使用。天地有节度才能常新,国家有节度才能安稳,个人有节度才能完美。
【拼音】:jie
简介
节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六十卦。水泽节(节卦)万物有节,是上上卦。象曰:时来运转喜气生,登台封神姜太公,到此诸神皆退位,纵然有祸不成凶。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坎)相叠。兑为泽,坎为水。泽有水而流有限,多必溢于泽外。因此要有节度,故称节。节卦与涣卦相反,互为综卦,交相使用。天地有节度才能常新,国家有节度才能安稳,个人有节度才能完美。《节》卦是谈节制自己行动的卦。此卦有些从上卦《涣》卦而来的意思。任何事物皆有一个有盛有衰的过程,也有一个有行有止的过程,在一定的时候必须适当节制一下自己的行动,这将会是极有益处的,此卦就是从各方面来。
卦辞解释
节:亨,苦节不可,贞。
解释
《节卦》象征节制:节制可致亨通;但过分的节制也不可以的,应当持正、适中。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解释
《象辞》说:《泽卦》的卦象是兑(泽)下坎(水)上为泽上有水之表象,象征以堤防来节制。 水在泽中,一旦满了就溢出来,而堤防本身就是用来节制水的盈虚的。
君子应当效法《节卦》的义理,制定典章制度和必要的礼仪法度来作为行事的准则,以此来节制人们的行为。
总纲:
《节》卦的主旨是节制,也就是限制。有节制,能限制,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顺应这种规律,人类自觉地通过各种法律和规章调控自己的行为,社会才能顺利发展。节制贵适当,不能过分。
适当的节制,称为甘节,效果好;过分的节制,称为苦节,效果差。可见,节制自身也有节制问题。节而失节的教训,古今中外不乏其例。卦中强调,应从实际出发选准限制点,才能保证节制的顺利可行。
爻辞解释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解释:初九,不迈出庭院,没有危害。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解释:《象辞》说:“不迈出庭院”,说明知晓通则当行,阻则当止的道理。
九二,不出门庭,凶。
解释:九二,因过分节制而不跨出门庭,会有凶险。
《象》曰:“不出门庭”,失时极也。
解释:《象辞》说:“因过分节制而不跨出门庭”,因此失去了适中、妥当的时机。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解释:六三,虽不能节制,但能嗟叹自悔,则没有祸患。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解释:《象辞》说:“虽然不能节制,但能嗟叹自悔”,这样的话,又有谁能给它造成祸患呢?
六四,安节,亨。
解释:六四,能安然实行节制,故而亨通。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解释:《象辞》说:“能安然实行节制,故而亨通”,说明谨守柔顺尊上之道。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解释:九五,能适度节制从而让人感到美而适中,是吉祥的;前行一定会受到褒奖。
《象》曰:甘节之吉,位居中也。
解释:《象辞》说:“能适度节制从而让人感到美而适中,是吉祥的”,这是由于居位中正的缘故。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解释:上六,因节制过分,则会感到苦涩;而且会发生凶险,如果能对过分节制感到懊悔,则凶险有可能消失。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解释:《象辞》说:“因节制过分,则会感到苦涩,而且会发生凶险”,因为过分节制必然导致末路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