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印有如下特点,在一方印中的右半边作汉文篆书,左半边作满文楷书。如“大清嗣天子宝”印,为乾隆以前所行。至乾隆十三年开始,用满文九叠篆代替满文楷书,如“直隶大沽协中右营中军都司关防”印。至同治初年,战争频繁,官印易失,便在满汉篆书中加一行满文楷书,以示区别,如“合水县印“。晚清太平天国官玺印大为19.9×19.4厘米,咸丰一年制作,今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开以后新中国初期方形会章之先河。晚清台湾省第一枚官印印文兼有汉、满两种篆文,光绪十一年制。
|
|
 直隶大沽协中右营中军都司关防
|
 大清嗣天子宝 |
|
|
 合水县印 |
 清铜押印 |
|
|
 福建台湾巡抚关防 |
 太平天国官玺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