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美术常识>>>国画发展>>>西蜀的画院及画家
 
 文章   发布文章 >>>
西蜀的画院及画家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09年07月25日 17时52分59秒   来源: 翰艺佳画   部落主人: 打印】【纠错
西蜀在唐代时就不断有画家自中原来(最有名的如吴道子的弟子卢稜伽,其他如赵公祐、范琼、陈皓、彭坚等),对于西蜀绘画传统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
  
    唐末来避难的画家很多,其中较著名的存孙位、张南本、常桑、滕昌祐、刁光胤等。滕、刁二人是花鸟画家,他们的活动推进了西蜀花鸟画的发展。赵德玄在晋天福年间入蜀,带去历代画稿粉本百余本,流传很久。

  四川画家的重要画迹在北宋初留在成都寺庙上的很多(宋·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一书记载很详细)。成都大圣慈寺因为是会昌废法时唯一保存未毁的寺庙,特别成为西蜀时代画迹集中的地方。大圣慈寺壁画除了宗教性题材以外并有很多非宗教性的题材内容,值得重视的是非宗教性题材中包括的帝王、贵族、官僚的肖像,和雀竹花鸟以及名山大川的摹写。

  西蜀王氏(公元八九一一九二五年)和孟氏(公元九三四—九六五年)的画院中集聚了不少名家。擅长宗教人物画者最多,肖像画和罗汉像较突出,其次,花鸟画也较山水画为盛。

  名画家很多父子相传。例如:高道兴、高从遇、高文进、高怀节、怀宝等四世,黄筌(兄黄惟亮)、黄居寀等,赵公祐、赵温其、赵德齐祖孙,阮知海、阮惟德父子,杜子瓌、杜敬安父子,蒲师训、蒲延昌父子,常粲、常重胤父子,丘文播、丘文晓、丘余庆兄弟父子,张玖父子,赵德玄、赵忠义父子等。

  画院画家的作品也可以自由买卖。江南商人入蜀买杜家父子的佛像罗汉,荆湖商人买阮惟德画的仕女,称为“川样美人”,黄筌父子的画也流入市场。经营此类商业的人称为“常卖”。

  西蜀画院的全家善画和作品买卖的现象都是说明五代时绘画艺术具有中古手工业行业的特点,这也说明画院艺术的民间基础。

  在五代最重要的画家行列中,西蜀的黄筌、黄居寀父子有突出的地位。他们主要的贡献是在花鸟画方面。传说黄筌在孟蜀宫殿中创造性的画了鹤的六个姿态:“唳天一举首张喙而鸣,警露回首引颈上望,喙苔垂首下啄于地,舞风乘风振翼而舞,梳翎转项毨(整理)其翎羽,顾步行而回首下顾。”这个宫殿因而改名“六鹤殿”。黄筌又曾在殿堂描绘了野雉而使呈贡来的鹰鹘误认为生。这些传说说明黄筌描绘了有真实感的禽鸟的形象和黄筌的花鸟画的新水平。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黄筌《珍禽图》


  现存黄筌的作品《珍禽图》是一幅画稿,包括十只不同的鸟、两只龟和若干昆虫。表现对象的特征异常精确工致,但极简洁而富有生命感。描绘方法以墨色为主,运用少量彩色,效果生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黄居寀《山鹧棘雀图》


  黄居寀的《山鹧棘雀图》表现了幽僻无人的自然环境中鸟雀的活动,动态自然。

  黄家父子的作品据文字记载中可知,取材主要的不是日常的禽鸟花卉,而是王家官苑中的“珍禽、瑞鸟、奇花、怪石”。他们画的“桃花鹰鹘,纯白雉兔,金盆鹁鸽、孔雀、龟、鹤”等在北宋时期被称为标志着他们的特长。他们所追求的是真实感和生意,所以他们在技法上就有所革新,并且使花鸟画作为绘画艺术的一种形式,有了新的起点。

  黄筌、黄居寀父子也擅长山水及人物画。黄筌画钟馗的故事可以说明古代画家对于创作方法的卓绝理解。吴道子画的钟馗是蓝衫,赤一只脚,一只眼睛眯视,腰上插了笏板,头上戴巾而蓬了头发,用左手捉鬼,以右手食指挖鬼的眼睛。黄筌奉诏改画用拇指挖目,因为用拇指挖目显得更有力,黄筌不只改画了拇指,并且也改了全身的姿势。他的理由是,原画表现全身的力量和神情都集中在食指,现在改用拇指,为了求得全身精神和动作的一贯,所以就不得不全部改画。

  黄居寀在北宋初期参加北宋画院成为中心人物,和他有同样重要地位的还有人物画家高文进。
上一篇 : 没有找到相关文章   下一篇 : 没有找到相关文章
您是浏览 若兰 文章【西蜀的画院及画家】的第 4357 位网友!
 部落主人 若兰 相关文章
艺术界一朵奇葩:丝绢烙画
寒江独钓壶
宝梵壁画:可与敦煌壁画相媲美的东方仙画
民俗专家:正月初五为何叫“破五”
潮州木雕“枯木逢春”
竹刻艺术:佳品一物难求
菩萨彩绘漆金木雕像
立春风俗历史沿革
春节,世界文化中的独特符号
腊月二十八 贴花花
 部落主人 若兰 热门文章国画发展
“以大观小”,看山水之法的绘画空间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三)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二)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四)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二)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一)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四)
嫁接在素描基础上的中国当代山水画
衰落与蜕变——百年中国民间美术态势思考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一)
 部落文章国画发展
“以大观小”,看山水之法的绘画空间
为何耄耋图题材倍受历代中国画家亲睐
宋代折枝花鸟画构图程式剖析
衰落与蜕变——百年中国民间美术态势思考
嫁接在素描基础上的中国当代山水画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一)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二)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三)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四)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一)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8784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