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论文赏读>>>社会论文>>>论农村休闲经济的开发与城郊休闲经济的发展
 
 文章   发布文章 >>>
论农村休闲经济的开发与城郊休闲经济的发展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09年06月02日 16时40分12秒   来源: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部落主人: 刘邦凡 张向前 打印】【纠错

  摘要:农村休闲经济的开发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选择,也是人们自然文化回归的选择。我国广大的农村不仅具有发展休闲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固有优势,而且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

  关键词:农村;休闲经济;休闲旅游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村或城市郊区休闲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迅速,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也开发出休闲产业和休闲产品。发展休闲产业能形成大量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并整合各种资源,技术和文化,带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城郊农村休闲经济开发的优势
  
  影响一个地区休闲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社会或居民的富裕程度。通常当人均GDP达3000美元以上时,社会才会对休闲消费产生强烈需求,当恩格尔系数在40%以下时,人们才进入富裕状态。我国大多农业社区和农村居民与城市社区或城市居民相比,还没有进入富裕状态。二是社会或居民的休闲文化程度。休闲文化融合了西方“自由、时尚、高贵”的理念,而我国绝大多数农业社区和农村居民受农耕文化的影响深远,比较满足于传统朴实的零消费休闲方式,这种传统休闲文化不利于高附加值休闲产品的规模化发展。由此,在我国绝大多数农业社区和农村居民中,普及性发展休闲经济为时过早。但这并不表明我们不可以在一些发达富裕的农村地区、在毗邻城市的农村地区大力发展休闲经济,甚至在一些偏远的农业社区依托我国城市休闲经济发展强势开发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休闲产业、休闲产品。

  就城郊农业社区和居民而言,开发休闲经济项目有其自己优势:一是文化优势。休闲经济是一种文化经济,与休闲文化紧密相关。城市郊区的农民有边缘人的身份,他们既有农民的朴实、厚道、传统保守、勤劳俭朴、吃苦耐劳、热情好客等特点,也在与城里人的交往中学会了精明能干、见机行事、互惠互利、团结合作。这种特殊身份使他们既懂农民最会干什么,也懂城里人最需要什么,从而成为在休闲经济中可以大显身手的一群人。这就为休闲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优势。而在城市社区,人们经常感觉到人情关系的淡漠与疏远,于是越发希望有个机会与空间能让人们畅所欲言,融洽相处。同事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家人之间甚至主顾之间都有可能选择一片好山好水好人家的地方联络感情,开展业务。他们已厌倦了都市的繁华、拥挤与喧嚣,却对郊区充满了好奇与渴望,这更为郊区发展休闲经济提供了无限商机。这两者的结合,城郊休闲经济的发展成为理论与现实的必然。近几年来,“农家乐”、“渔家乐”、“自助果园”、“农业观光园”等休闲经济项目持续升温就说明了这一点。二是环境优势。一方面,城市郊区拥有的广阔天地、秀美山水、鸟语花香,富有而独特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城郊休闲既是对城郊产业的再开发,也是对城郊环境的再保护。发展城郊休闲经济,要充分利用当地文化基础,挖掘地方特色,形成地方风格;要杜绝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消除城市扩展过程中对城乡结合地区的不良影响。城郊地区不应是城市的垃圾堆和贫民窟,而应是一个城市的绿色屏障和环城公园。应在城郊原有产业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大力发展休闲林业、休闲渔业、休闲农业以及休闲牧业等多种具有农村风味的休闲产业,将传统的农副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统一经营,联合开发。三是投资优势。一项经济项目的开发,需要资金、人力的投入。在城市郊区发展休闲经济项目,依托固有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加以改造、利用,依托低廉劳动力甚至自我劳动力的投入,使得经营成本大大降低,从而容易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同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居民而言,他们获得这样的经济效益回报,不仅对于下一步经济发展有帮助作用,而且对于社区文化发展更有示范作用。
  
  二、远郊农村休闲经济开发的重点
  
  就一些远离城市但经济比较发达的农业社区而言,也可以尝试进行休闲经济项目的开发。开发这样的项目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政策性引导、着重长远。从整体上讲,农村社区休闲经济主要还是作为城市休闲经济的补充,未能形成固定而持久的消费群体,还不具备整体推进农村休闲经济的基本条件。因此,在现阶段,发展农村休闲经济在加大基础设施(交通、生活设施与环境等)前提下,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为基本目标,加大休闲经济的政策性引导,加强休闲经济开发的教育与引导,不求立刻实现、马上见效益,但求转变观念,抓住时机,适时发展起富有特色的休闲经济项目。第二,挖掘优势、突出特色、逐渐推进。发展休闲经济应有所选择,有所保留,忌不顾实际、盲目跟从。保持与发挥本色,才能让休闲经济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不要盲目模仿他乡风貌,也不要只顾迎合当时潮流,更不要为求一时之利造成水土资源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在人员素质方面,不必过分追求统一,要保持农民的本色。第三,以农业活动带动休闲活动。经过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建设,我国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农村地区在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化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品牌,水果之乡、蔬菜之乡、养殖之乡、种粮之乡、加工之乡、教育之乡、文化之乡等大量涌现,这就为开发休闲经济项目提供了平台。开发这样的休闲经济项目就要突出利用这样的平台,而这些平台的关键点就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
  
  三、农村休闲经济开发的重要举措——休闲旅游
  
  旅游是人们物质生活发展起来后的一种文化生活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旅游的功能已难以适应人们的需求。赋予旅游更多的内涵,使旅游与休闲相融合形成“休闲旅游”,已经成为旅游的重要方式。在农村休闲经济开发中,休闲旅游是非常重要的举措。

  (一)休闲旅游能实现传统旅游的新超越

  休闲旅游更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享受,更强调人在一段时间内处于的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存在状态;它通过人的共有行为、思想、感情、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和意志的全面而完整的发展;它为激励人在当代生活中的许多要求创造了条件。人们通过身体放松、竞技活动、艺术欣赏、科学好奇心和接触大自然等方式,为丰富生活提供了可靠性。建立在旅游基础之上的行为情趣,或者是休息、娱乐,或者是学习交往,或者是欣赏大自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获得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和精神满足、产生美好感,以实现人们学习知识、增进友情、促进沟通、保健娱乐、丰富个性等多方面的需求。休闲旅游还特别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增强爱护、保护自然的意识。因此,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旅游,是对传统旅游概念从内涵到外延都作了新的延伸。
  
  (二)休闲旅游是自然文化的回归

  休闲旅游,更多的是强调一种个体与群体间的文化氛围、文化经历、文化体验、文化传播、文化欣赏,不仅满足感官需要,更能满足人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选择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已成为比较普遍的行为方式,然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感受能力和鉴赏眼光,让出门旅游成为人们感受文明、融于自然、理解自然、理解文化、陶冶情操的一种综合的休闲方式,将休闲旅游变成社会文明的一份动力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三)农村休闲经济为休闲旅游提供广阔的舞台

  将休闲、休闲产业与旅游、旅游业结合起来,从理论看,休闲旅游的教育迫在眉睫。一方面,在我国旅游学等学科和专业增加休闲方面的课程或内容,引入新概念、新思维、新企业模式和经营模式,培养懂休闲的管理人才和从业人员;另一方面,加强对国民的休闲旅游教育,培养起公民正确而合理休闲旅游消费观。从实践层面看,最主要的是转变观念。尽管休闲旅游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越来越成为旅游业的重要项目和重要增长点,但我们必须看到,许多地方主管部门和旅游业的经营企业对此趋势反映迟缓,不能及时把握商机,不能掌握市场主动权,不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不能满足人民大众多方面的发展需求,不能顺应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中国幅员辽阔,广大农村具备发展休闲经济的资源条件,也为休闲旅游实践提供了充分的舞台。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处于原生态的农业自然资源是发展休闲经济或休闲旅游的重要物质条件,这样的物质条件可以说其他非农村地区不具备的。农业观光已经成为我国休闲旅游的重要方式甚至是主要方式。农业观光还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
 
  其次,我国农村广大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也为当地发展休闲经济或休闲旅游的创造了条件。例如西藏虽然地势高峻,气候寒冷,环境闭塞,但其独特的民风、自然生态和社会历史进程造就了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高原、雪山、冰川、森林、草地、湖泊、温泉、地热等构成了独特的自然奇景;壮观的寺庙和古建筑群以及浓厚的宗教氛围加上藏族的民风民俗,构成了独具色彩的人文奇观。这些都成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因素。青海省境内有长江源头、昆仑山口、万丈盐桥、瀚海日出、沙漠绿洲和古海底贝壳滩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目前,已相继开辟了十余条具有高原民族特色的旅游线路。

  第三,我国农村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民间工艺资源,为休闲经济或休闲旅游增添了文化基础。在我国广大的农村村镇中有大量的历史传统建筑,这是我国灿烂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发展农村休闲经济或休闲旅游的有利条件。以传统民间工艺著称的剪纸之乡、泥人之乡、微雕之乡、木雕之乡、刺绣之乡、编织之乡、铁花之乡、制梳之乡,其特异的民间传统工艺,成为发展休闲经济或休闲旅游的资源优势。

上一篇 : 关于婚姻质量的研究现状   下一篇 : 浅析“艳照门”事件中的新闻侵权现象
您是浏览 画香亭园 文章【论农村休闲经济的开发与城郊休闲经济的发展】的第 2988 位网友!
 部落主人 画香亭园 相关文章
什么样的黑曜石值得收藏
徽州古建之美:精致的木雕
被故宫收藏的传统竹刻
赏石艺术中形式美与主题的关系
为什么说宋画是中国古典绘画的最高成就
什么手表值得收藏?
第四套人民币知识大全
手串的玩赏与收藏
道光瓷器的收藏与价值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部落主人 画香亭园 热门文章社会论文
浅谈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问题
人口问题不只是数量问题
经济落后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
当代婚姻道德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与问题分析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产生原因解析
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唤起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共奔小康社会
农民就业问题浅探
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
 部落文章社会论文
浅谈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问题
人口问题不只是数量问题
当代婚姻道德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
经济落后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
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
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唤起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共奔小康社会
农民就业问题浅探
当代社会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探讨
论我国人口问题与教育的关系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7195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